唐晓峰教授谈李希霍芬的地理学与丝绸之路

《读书》服务日活动简讯

 

325日下午,《读书》服务日讲座活动在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分店举行。主讲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晓峰围绕“李希霍芬的地理学与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为读者做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讲座。讲座由《读书》编辑卫纯主持。

 

 

 

 

 

李希霍芬是洪堡、李特尔之后最重要的地理学家,提出了将地质学与地貌学相连贯的解释范式,是区域地理学的奠基人。相比于其瞩目的自然地理学成就,李希霍芬在人文地理学上的先锋性被后来者的光辉所遮蔽了,其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后者展开。唐晓峰教授以李希霍芬的中国考察为重点,具体介绍了两部著作——《中国》和《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生动淋漓地呈现出李希霍芬的学术贡献、治学理路。

 

1857年开始,李希霍芬学业完成,离开校园,在商会、政府资助下进行田野实地考察,从欧洲、东亚、美国再至中国;1872年后返回德国,从此告别田野,而成为专心于学术的大学教授和科学家,前后两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学术风貌。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分七条路线,历时四年(1868-1872年),时逢对洋人比较友善的同治中兴时期(其间德国于1871年实现统一,无疑对李希霍芬的身份认同有重大影响)。唐晓峰教授列举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期间的两个重要事件,一是李希霍芬以其地理战略眼光向德国政府提出胶州湾的重要性,二是在河南洛河考察时,李希霍芬“突发奇想”,首次提出“黄土风成说”。

 

在中国的实地考察以及资料搜集为李希霍芬返德后的《中国》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的编排和写作表现出李希霍芬的“中亚情结”:虽然他主要的学术成就集中在华北地区,但却选了“中亚”(在李希霍芬那里是以中国新疆为核心的地区概念)作为第一卷的开篇。另外,尽管标题中注明是“基于实地考察的研究”,但实际上李希霍芬的考察之路因十年“回乱”止于西安,未能真正抵达中亚做实地考察。李希霍芬对中亚大陆的重视,既受到古代贸易路线的启发,也包含着修建中亚铁路的未来展望。第一卷中提到的“丝绸之路”,更准确地说是“丝绸、贸易、钢铁”之路概念的递进。对中亚的描写,体现出李希霍芬一贯的追求精确的科学精神,以及对中西文献的细致研究。

 

在介绍李希霍芬的学术研究之外,唐晓峰教授也提到了《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许多有意思的细节。不同于中国文人笔下描绘的中国,李希霍芬以西方人的现代眼光,叙述了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丰富有趣的另一面。

 

讲座气氛轻松融洽,互动积极。唐晓峰教授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引起现场阵阵欢笑。互动环节中,有读者提到同时期的天山研究者谢苗诺夫与李希霍芬在学术上的区别,唐晓峰教授解答道,已经有研究者指出,谢苗诺夫注重俄国和中国的东西分界,而李希霍芬更在意超越国界的东西连通。有读者希望对讲座中提到的“‘丝绸之路’给予了中国主体性”的说法有进一步的解释,唐晓峰教授补充指出,历来中国人都认为这条交通线与中国的关系最为紧密,而这条交通线上流通的最为重要的商品——丝绸也来自中国,所谓因“丝绸之路”而来的主体性或主动性,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在交流中,唐晓峰教授不无遗憾地指出,西方现代地理学乃至现代科学在西方大炮轰开国门前并未与中国知识界形成有效互动,而19世纪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质学家的鞭策或许还值得我们深思。

 

(实习生:赵诗情 李舒辰)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