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入选“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

 

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2018年度“中国好书”、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在京揭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王宁 著;国家图书馆 整理)同时获选“中国好书”与“文津图书奖”,《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陈平原 著)获“文津图书奖”。此外,《改变世界的七种花》[]珍妮弗·波特 著)入选本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三联书店获奖书目

 

 

 

《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王宁 著

ISBN: 9787108061737

 

【内容简介】

  汉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负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承担着数亿人用书面语交流思想的任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它生发了篆刻、书法等独特的东方艺术。在当代,它又以多种创新性方式进入了计算机,从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解决了现代化信息处理的问题,迎接了高科技的挑战,使汉语信息和东方文明顺利地传播到全世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因此,本书的内容应当是国内外读者都会感兴趣的话题。

 

【作者简介】

  王宁,浙江海宁人,1936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领域有多项创建:在训诂学方面,创立了理论训诂学;在文字学方面,创建了“汉字构形学”“汉字字体学”与“书写汉字学”。著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讲座》等。21世纪以来,她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突出贡献,担任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

 

 

 推荐理由:破译中华文化的密码

书评人:郭英德

来源:国家图书馆(IDchnlibrary

 

每一位中国人从小开始,就在读汉字、学汉字、写汉字。汉字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时光,记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更浸透着我们的故乡情感。尤其是当我们远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只要一个汉字扑入眼帘,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样,顿时在心中激荡起涟漪,将我们引向朝思暮想的祖国,引向刻骨铭心的文化,引向我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皈依。

 

但是,我们果真懂汉字吗?果真能够准确自如地运用汉字吗?果真理解汉字中隐藏着的文化密码吗?果真体会汉字与我们的生命和精神之间血脉相通的关联吗?如果要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如果要洞悉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与当今时代的联系,那就读一读《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吧。这本书带我们进入“国图公开课”的讲堂,让我们置身于其乐融融的知识殿堂中,聆听王宁先生渊博生动、娓娓动听的讲述。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引导我们借助于王宁先生深入浅出的解析、丰富精彩的例证和明晰通畅的文字,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尝试破译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密码。

 

这本书告诉我们,汉字属于典型的表意文字,具有因义构形的特点,不仅独体的象形字如此,合体的形声字也是如此。因为“文字是语言的再编码”,汉字的特点根基于汉语的单音节特点,作为自源文字,它负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

 

这本书告诉我们,汉字的演变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古文字阶段,包括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等;一个是今文字阶段,包括秦代古隶、汉代隶书以及其后的楷书、行书等。无论字体怎么变化,汉字始终保持自己的美观性和表意性。汉字是有意义的文字,也是艺术的文字。

 

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是人文符号,它自身结构中就保存着很多中华文化的信息。将文化的信息融入文字中,这一点只有汉字可以做到。因此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解析汉字是破译中华文化密码的一个重要途径,传承汉字是筑牢中华文化基石的重要工程。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我们要了解汉字的性质特点、结构字理、书写规则,才能真正懂得汉字应该怎么读、学、写、教,怎样原汁原味地传承汉字,怎样实实在在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

 

  讲堂的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感、参与感;而书籍的魅力,则在于它的随机性、延伸性。该书将讲堂的魅力和书籍的魅力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既是“国图公开课”的扩展,也为书籍的阅读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陈平原 著

ISBN: 9787108061898

 

【内容简介】

  陈平原最近二十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资料,尝试借助文字与图像两种不同介质的功能互补和互动,深入拓展他一向关注的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一有“预流”性质的研究转向,既是回应海外汉学研究的某种趋向,更有中国学界自主推进相关研究的动力。

本书就是作者在晚清画报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将近代启蒙、新知传播、传教士、女学、科幻小说等诸多内容,配以三百多幅图片,生动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而书中兼及新闻史、绘画史与文化史的论述,尤其关注图文之间的缝隙,对读者深刻了解晚清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会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先后出版著作三十余种。

 

 

 推荐理由:大变革时代的图像叙事

书评人:卜键

来源:国家图书馆(IDchnlibrary

 

这是一部史料宏博、具有学术开创意义的厚重著作,又以其图文并茂的版式、简洁晓畅的书写风格、时代背景和史脉的清晰呈现,以及顺带对于专业技术性语词的绎解,为更广大人群的阅读开辟了通道。而作为一个涉猎面甚广的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能在二十余年间始终关注晚清画报,孜孜矻矻,由点到面,由个案研究到全领域覆盖,亦令人钦敬。

 

擅于从纷繁物象中厘清端绪、抉发精微,是陈平原学术生涯的一种特色。本书的题名,即可视为作者对晚清画报的点睛之笔。左图右史,亦作“左图右书”“左右图史”,古人通解有二义:一以形容坐拥书城,嗜书好学;也有配图(尤其是地图),包括元明以来小说戏曲刻本的绣像、全相、出相之说,即带插图的读物。作者用以概括晚清画报的图文相生,顿觉与中华文化传统相衔接。而西学东渐,虽说多以晚明的利玛窦为标志,但要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才形成气候。西方学术思想与科学技术的传入,既刺激了各类画报的勃兴,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大变革时代的图像叙事”,是该书开篇即提出的论题,也是对传承与更新的深入阐释。

 

有着开创体式之誉的《点石斋画报》,是陈平原此项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着力最勤的领域,成果斐然。不仅在全书中随处征引,还辟有专章论述:支持以新闻性和西洋石印为判别标准,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画报’,首先应该是‘报’,而后才是有‘画’的‘报’。也就是说,新闻性应是第一位的”;强调画报的生命力在于关注时事和传播新知,“触目惊心,事必新奇”“外洋新出一器,乍创一物,凡有利于国计民生者,立即绘图译说,以备官商采用”“用图像的方式连续报道新闻,以‘能肖为上’的西画标准改造中画,借传播新知与表现时事介入当下的文化创造,三者共同构成了《点石斋画报》在晚清的特殊意义。”在众多对研究该画报的新老学者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全面把握与认识高度。

 

或也正因为此项研究经历多年,分别写成论文,然后又有两次结集,书中颇存在着一些交叉重见之处。作者对此已有所发现,也适当作了些修订,故无伤大雅。

 

 

 

 

◆◆◆ 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

 

 

《改变世界的七种花》

[]珍妮弗·波特 著  赵丽洁 刘佳 译

ISBN9787108062673

 

作者将漫长历史中花卉与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的复杂联系层层展开,揭示出七种花背后神秘而令人惊讶的故事。它们在何时又是如何获得了自身的力量?它们在园林、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政治、经济、宗教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每一种花儿都将我们带至意想不到之处,彰显出它们用隐喻的方式言说的力量。本书为新知文库(新版)第98种。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