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子安宣邦作品集(九种)

 

  子安宣邦(Koyasu Nobukuni1933年生。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日本思想史学者。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

  

    

  

 

三联版子安宣邦作品集(九种)

· 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

· 江户思想史讲义

· 何谓“现代的超克”

·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

· 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 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即出)

· 汉字论(即出)

·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精读(即出)

· 近代知识考古学(即出)

 

 

 

 

 

 

《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

ISBN: 9787108054715

 

对于希望了解日本思想现状的中国读者而言,本书是一个“窗口”:在今天的日本,《论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近代日本的《论语》解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近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

 

  子安宣邦在书中梳理了近代日本解读《论语》的代表人物:诸桥辙次、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等,并兼及朱熹、李泽厚等中国学者的解读。本书并非对这些解读的完整呈现,而是记录了学者们接近孔子曾经面对的问题的努力。从中可见:日本人是如何解读《论语》的;他们如何面对一些常问常新的问题,如什么是“学”“仁”“道”“信”“天”“政”“礼”。子安宣邦的解读方法同样可以启示:再次思考《论语》中的“学”“仁”“道”“信”“天”“政”“礼”等核心问题,对于当今中国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江户思想史讲义》

ISBN9787108058416

 

本书是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子安宣邦的代表作。江户时期是日本近现代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包括中国儒家思想在内的日本思想资源进行了新的阐发,建构了其后日本思想史发展变化的若干重要基础,影响至于当代。

 

  本书通过对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伊藤仁斋、荻生徂徕、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江户时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读,重构了江户思想,并以新构建的江户时代观,反观于近代,使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日本近现代思想发展的脉络,而本书作者具有创造性的解读,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方便门径。

 

 

 

 

《何谓“现代的超克”》

ISBN9787108060839

 

本书对于日本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现代的超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分析和批判。子安宣邦认为,起因于日本帝国对世界秩序以同样属于帝国主义的战争方式进行重组要求的“十五年战争”,是日本“现代的超克”论成立的背景。作为对重组要求的回应的“东亚新秩序”“东亚协同论”也应运而生,并由此将“十五年战争”双重化,使之成为“两场战争”,从而为无法正当化的对中国的战争找到历史的和哲学的根据。

 

  正是通过对以上战争时期日本思想界和日本社会整体的深刻反思,作者提出了如何正确面对战时日本文化意识形态,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现代体制、如何促进其本质性转换的问题。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

ISBN9787108064202

 

在本书中,子安宣邦“作为思想史家”在日本思想史脉络之中展开了对日本政治神学的批判。于是,靖国神社问题被追溯到作为“天皇制国家日本之大祠”的伊势神宫;战后由美国引导制定的、规定着和平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神道指令》,也被置于与“历史再认识论”的关联之中重新认识。

 

本书将知识考古学方法与文本细读紧密结合。例如: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展示了“制造”伊势神宫的过程;通过对参与《神道指令》起草工作的美国人伍达德论文的细读,揭露了“历史再认识论”者为了恢复国家神道的地位而对论文的断章取义,并阐述了“政教一致”与“祭政一致”的关系。

 

  子安宣邦的批判呈现了日本政治神学的生成过程与实践形式,这是一部将学术性与现实批判性完美结合的著作。

 

 

 

 

《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ISBN9787108066169

 

在《近代日本的亚洲观》中,子安宣邦集中考察了东洋、亚洲和东亚这三个概念的历史发生轨迹。特别是对其中的“东亚”概念如何在20世纪初的日本,从作为文化上的概念逐渐转化为帝国地缘政治上的话语,而由日本首先提出并流通于该地区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知识考古学式的清理和解构分析。这是本书要讨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宗旨,表明它不仅是有关“东亚”的思想观念史,同时也是密切关注当下知识生产并与之对话和辩驳的著作。

 

基于学理考据而积极参与话语实践,是本书最突出的特色。通过阅读本书,中国读者可以了解近年来的日本思想界、知识界,乃至日本社会对于“东亚”这一曾经具有特定历史、思想和政治内涵的概念有着怎样的理解?这个概念又有什么样的思想史传承?战后七十年的今天,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彻底思考,还是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本书得到一个脉络清晰的基本认识的问题。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