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之道

作者:[中国大陆]范勃

编辑:柯琳芳

ISBN:978-7-108-07295-5

出版日期:2022-04-25

定价:¥88.00

序言:

序 形式的中国


  在中国本土,瓷器从来都不是梦幻,而是一种真实存在。至少从商代中期开始,具有瓷器基本特征的原始青瓷已粉墨登场,这使得瓷器几乎与中国文明同时诞生。作者嘱我为他新出版的“小书”作序,尽管这部书的篇幅不足200 页,却因为所处理的题材, 具备了成为一部“大书”的资格。通读全书,我强烈而鲜明的是以下四个印象:
  首先,本书在方法论上与坊间汗牛充栋的相关读物都有所不同,探索了对作为“艺术品”的中国陶瓷进行“艺术史”研究的路径。这种路径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陶瓷的造型问题上。在作者看来, 陶瓷与绘画、雕塑一样,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行列,可以用艺术风格学的方式来加以把握。例如,作者注意到,早期陶瓷的器形存在着有意偏离功能的倾向,“转而去突出不合逻辑的结构形式与非实用目的的外观美感”,正是这种诉求成就了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中蛋壳黑陶杯那纤细脆薄、空灵精细、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之美。值得称道的是,在强调造型的同时,作者并没有过度夸大艺术家主观的艺术意志,而是将其放置在与不同材质和媒介相持相让的适应过程中加以动态描述。书中以大量的案例,揭示了陶瓷始而模仿金属器(商周青铜器、隋唐金银器),进而融合金属器的器形和纹饰,终而在造型、纹饰和釉色各方面,均创造出以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为代表的那种登峰造极的杰作的完整过程。
  其次,本书在年代上仅仅叙述到宋代,对于中国陶瓷史后半期辉煌的青花瓷和彩瓷时代不置一词,显属有意为之。宋代的物华天宝,作为中国古典文明的终结和近世文明开端的标志,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上述年代序列的选择,犹如一次腰斩《水浒传》的行径,使中国陶瓷史在其第一个高峰期的花好月圆之际戛然而止,正是为了刻意宣示,前述从模仿、融合到创造的艺术生产过程已然完成。
  再次,本书具体论述了这一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亦属匠心独运。第一个阶段在中国南(楚、吴越)北(中原)文化互动的语境下,讨论了商周青铜器与原始青瓷的跨媒介模拟与转换;第二个阶段在东西文化交流的语境下,追索了隋唐陶瓷器与西方(波斯、粟特)金银器的交融与汇合;第三个阶段在古今对话的语境下,探寻了宋代陶瓷以复古为创新的伟大成就。三个阶段将陶瓷的艺术生产,放置在跨地域、跨时间、跨文化和跨媒介的宏大背景与动态关系之中,生动地诠释了古典时期中国陶瓷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它是上述空间和时间场域各种因素大开大合运动进而交叉辐辏的结果——这一点,不仅在隐喻的意义上,更是在现实中,正如实际中国的形成一样,使中国陶瓷成为另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China),一个“形式的中国”。
  最后,我想指出,正如本书作者的艺术家身份所示,本书的写作对于陶瓷/中国之形式意义的阐发,也为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力,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在这种意义上,本书的写作不仅具有学术的意义,更具有实践的意义。作者范勃近年来的一系列艺术创作,如《潋滟》(2017)、《回到现场》(2019)、《无形的剧场》(2020)等,始终贯穿着对于跨媒介之“物”如盲文、药丸、针筒、实验室的迷恋,以及对于中国境遇的处境感;这种“恋物癖”和处境感被用于展现作者的形而上观念,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器之道”。
  但是,作者在本书中对于陶瓷、中国、创造力三位一体的历史与哲学思考,居然从未付诸其艺术实践,这颇令我诧异。或许这意味着一个伟大计划的肇始?这使我对于他未来的创作潜能,充满着期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李军
  2021年11月12日



问题的提出


  形式问题,是艺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艺术史的重要目标。艺术史有关形式的研究,并不仅在于呈现和归类,更在于解释潜藏在艺术形式乃至风格背后的成因和意义。具体到陶瓷,例如器物的造型,除了功能因素外,各种器物形制的前后变化,亦必然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左右和影响。陶瓷的造型演变包含着难以想象的丰富信息,既涉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又承载着历史发展中的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延续,甚至更映现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汇与融合。从这个角度上讲,陶瓷器的形式发展过程本身,即是一个文化演进的缩影。所以,陶瓷的造型问题可以也应该纳入艺术风格学的层面来加以观察。这一视角目前还是艺术史研究中一块亟待开掘的处女地。
  本书选择中国陶瓷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阶段来进行考察,即新石器时代至秦汉、隋唐以及两宋。选择这三个时段的陶瓷器作为研究案例的理由如下:
  第一,古代陶瓷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形式,是融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生产性创造。除了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发展历史之外,它本身作为实物标本,能够使我们复原相应时代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习俗好尚等多种文化信息。
  第二,这三个历史时段的陶瓷器皿,首先具备了各自鲜明的时代风格,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陶瓷器皿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一个纵向坐标。这三个历史时期从历史环境上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交汇现象,有助于扩大文献及出土文物的搜集范围,为对陶器造型产生影响的多种文化因素的相互印证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
  第三,这三个时期的瓷器,在造型、装饰上都同金属器及其他贵重材质器皿的造型和工艺有着密切甚至是直接的联系。通过器物间的相互比较,为探讨作品样式的文化归属及各个时期的陶瓷造型在文化交汇中的变化、发展与创造,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图像。
  本书所涉及的三个历史阶段,正是中国陶瓷器从萌芽发展至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于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本书要追问以下一些问题:早期陶瓷造型形成的依据和参照是什么?原始青瓷的发展与青铜器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等级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隋唐时期陶瓷造型多元变化的动力又是什么?这种略显浮躁的多元变化的背后究竟暗含着怎样一种文化心态?宋代何以能够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此期间陶瓷在造型方面究竟注入了哪些元素,才使得它更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怀?在本书中,笔者将通过返回到这几个不同时段的历史文化原境的方式,来对上述问题进行一次尽己所能的还原性考察。
  本书不是考古学与古器物学的研究,也不是陶瓷史与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本书意在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其一,客观地证明、揭示出所选时段陶瓷造型艺术中的三个阶段性特征;其二,从这几个基本特征入手,探讨陶瓷造型的创造与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汇对陶瓷造型风格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其三,借助上述历史观察,厘定出艺术创造学中“模仿”“融合”“创造”三个概念之间的历史逻辑,以期用以审视和指导在东西方文化交汇背景下当代艺术创作的取向与定位。


内容简介:
  本书从艺术史的角度对史前至秦汉、隋唐、两宋这几个时期中国陶瓷的器形和艺术风格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其演变的动因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究, 将中国陶瓷放置在与不同材质和文化相持相让的适应过程中加以动态的描述。书中以大量的案例,解释了陶瓷始而模仿金属器(包括商周青铜器、隋唐金银器)和外来文化,进而融合金属器的器形和纹饰(包括外来文化带来的艺术元素和工艺),终而在造型、纹饰、釉色各方面均创造出以宋代五大名瓷为代表的登峰造极的杰作的完整过程。本书不仅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陶瓷史,也为激发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章节目录:

序 形式的中国


绪 论
一、相关学术史
二、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早期陶瓷与青铜器
一、史前陶器的器形与纹样
(一)史前陶器纹饰的多种表现
(二)史前陶器器形的多种功能
(三)原始陶器与墓葬等级制度
(四)史前陶器的纹饰与器形的启发
二、商周陶器与青铜礼器
(一)商周陶瓷器发展概况
(二)陶器对青铜礼器的影响
(三)青铜器对陶瓷器的影响
三、秦汉陶器的造型与纹饰
(一)秦汉陶瓷概况
(二)楚文化对原始青瓷造型的影响
(三)质地与社会需求
小 结


第二章 隋唐陶瓷与外来金银器
一、丝绸之路与隋唐社会文化生活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早期中外文化交流
(二)唐代丝绸之路与社会好胡之风
二、唐代金银器的发展与西方文化
(一)唐以前的外来金银器
(二)唐代金银器的特色
(三)唐代金银器中的胡风
三、隋唐陶瓷之渊源
四、隋唐陶瓷器中的胡风
(一)胡瓶
(二)高足杯
(三)多曲长杯
(四)把杯
(五)角形杯
(六)扁壶
五、唐韵胡风长沙窑
(一)萨珊、粟特文化对长沙窑的影响
(二)伊斯兰因素在长沙窑瓷器中的体现


第三章 穿行古今的两宋陶瓷
一、两宋陶瓷的仿古风
(一)宋瓷仿古举隅
(二)隆礼制乐、帝王与博古类图谱
(三)南宋陶瓷礼器
(四)直观三代、儒士与仪礼
二、烧造中的“窑”与“样”
三、由玳瑁碗引发的思考
(一)行为、法令及风气的变化
(二)黑釉瓷与模拟自然
四、宋人的文化选择及审美取向


结 语
一、铜土混育:南北文化的多样与互动
二、西风东渐:社会风尚与文化碰撞
三、铄古铸今:穿越时空的对话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简介:
  范勃,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现当代美术创作与方法研究,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转译》《曳游》等专著5部。曾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