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中国

作者:[日]沟口雄三

编辑:曾诚

ISBN:978-7-108-03605-6

出版日期:2020-09-23

定价:¥59.00

内容简介:

  《作为方法的中国》包括了: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中国的“封建”与近代、天下与国家、生民与国民、作为方法的中国、津田支那学和今后的中国学、法国支那学、日本汉学和中国哲学、写在“儒教复兴”之际等内容。
  本书为沟口雄三的一部知名论文集。在本书第一部开篇,即提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作者的重要影响。中国“文革”十年动乱和“文革”之后中国的开放、经济发展,在这一“落后—革命”模式中无法给予很好的解释。沟口此书“作为方法的中国”,正是面对这一问题展开。作者认为,问题出在通过取道欧洲来回看亚洲的视角,所谓“先进”“落后”是以相对于欧洲的“同”“异”决定的,因此刻意强调“异”于欧洲本身,就会导致立论的不彻底,并会带来一些扭曲。而认识近代中国,应从中国内部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图发现相对于欧洲原理的另一种中国原理,在这方面本来已有相当的积累。以中国为方法的世界,就是把中国作为构成要素之一,也把欧洲也作为构成要素之一的,多元的世界;即是在多元性之上,创造出更高层面的世界图景。
  作者说“以中国为方法”,是特别针对日本的中国学研究而言。对于中国本土的研究者,探究中国历史可以成为其研究的目的;但对于日本研究者来说,其中国史只是他研究的第一阶段,接下来,要有宽广的比较视野和多方面的知识,对日本和欧洲也要进行考察。沟口以为,这是日本的中国研究者的宿命,也是他们的特权。外国人(如日本人)的中国研究不单单是对中国的偏爱和崇拜,有时候反而是最冷静的批判者。
  以上讨论,基本构成本书“第一部”“第二部”各个具体问题的一条主线。在这两部共八章中,除竹内好外,沟口还批评了津田左右吉、西顺藏、岛田虔次等人对近代中国的论述,因此本书具有比较强的论战性。在本书“第三部”,是两章篇幅较长的专题论文,具体研究晚清洋务派的张之洞和反对洋务派的人物刘锡鸿,通过这一对照研究,进入了晚清中国复杂的历史境况中。以中国为方法,应从中国内部出发,沟口的这两篇论文做了示范。 

章节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
  第二章 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
  第三章 中国的“封建”与近代
  第四章 天下与国家、生民与国民
 第二部
  第五章 作为方法的中国
  第六章 津田支那学和今后的中国学
  第七章 法国支那学、日本汉学和中国哲学
  第八章 写在“儒教复兴”之际
 第三部
  第九章 被扭曲的近代中国像——洋务与民权、中体西用与儒教
  第十章 一个反“洋务”派的记录——关于刘锡鸿
 本书主要相关人物表
 后记
 附录中国如何成为方法 孙歌


作者简介:
  沟口雄三(1932-2010),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读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先后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中经琦玉大学讲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间,他成功地打通了东京大学文学部文史哲的学科限制,建立跨学科的对话机制,并在1985年创建了“中国一社会与文化”学会。他在2007年牵头成立集全日本宋明学者为一体的《朱子语类》,译注刊行委员会,正式启动《朱子语类》日译的二十年大工程。退休后任教于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口一生不仅留下具有极大思想;中击力的著述,而且推动了多种国内与国际的大型学术活动。例如与中国学者发起“知识共同体”对话,持续讨论战争的记忆与责任问题等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公与私》《中国的冲击》等,曾主编出版了《中国思想文化事典》《在亚洲思考》(七卷),翻译有中国宋代佛教典籍《碧岩录》和王阳明《传习录》等。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