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作者:刘晓峰

编辑:张琳 杨乐

ISBN:978-7-108-03241-6

出版日期:2011-11-01

定价:¥39.00

编辑推荐:

五月,一个特殊的月份。十二月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日子,太阳在这里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你可知道在古人的眼中,这意味着什么?乾坤坎离,如何转换?世界怎样被想象成阴阳水火轮转循环?


你可解得这一个谜团?上巳是水的日子,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祭祀一位死于火的贤士?端午是火的日子,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祭奠一位死于水的忠臣?是什么力量吧五月五日和夏至连到一起,形成五月最大的节日?端午节后的谜,你想知道谜底么?


有这样的时代,横亘千年,我们观星望月的先民,量度花开花落的先民,他们创造的历法 ,就是东亚共同的历法。而古代中国的节日体系附丽于东亚主体性的时间秩序之上,其文化影响力辐射开来,融入和根植于东亚各国特定的文化风土中,成为东亚地区共通的文化财富。


端午的名字:端午 端五 端节 五月五 午月午 重五 重午 地蜡 ......

内容简介:

端午,中国人最有代表性的节日。它历史悠久,节俗丰富。


端午的起源,众说纷纭。比如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古代越人新年说等。而端午节真正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夏至节。古人认识到夏至这一自然现象,并围绕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到春秋战国时代,阴阳五行思想流行。“五”被神圣化,“午”也和火相联起来,五月五日和午月午日分别和夏至的阴阳变化观念结合,形成了端午节的基础,并不断生长出丰富的节俗,进而形成一系列相关的传说,如屈原传说、伍子胥传说、曹娥传说等。其中屈原传说后来居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围绕夏至的阴阳变化,许多地方不断创造出各种节俗,最终演进形成今天以龙舟竞渡、铸器与采药、辟毒与禳辟、阴阳斗争之模拟等为特征的端午节体系。


潜含于端午节俗的对夏至阴阳转换的认识,是中国文化调和精神的体现:它调和自然,顺应自然,强调中和与中庸,强调与自然共生。这种观念作为东亚岁时文化的核心,直到今天仍旧是有价值的。本书的透视,将使读者获得一把打开端午节俗迷宫的钥匙。

章节目录:

编者的话
引子
又是引子
还是引子
最后一个引子
1、关注我们的端午
 (一) 了解端午
 (二) 本书的主要内容
2、端午正名
 (一) 说端说午
 (二) “端五”与“五月五日
 (三) 关注“端午”称谓的背后
3、端午与中国古代时间体系
 (一) 中国古代的时间体系
 (二) 中国古代时间体系中的五月
 (三) 端午节在中国古代节日序列中的位置
 (四) 戴上“二五眼”看五月
 (五) 端午节的节期
4、端午探源
 (一) 屈原传说
 (二) 屈原传说与端午节结合的过程
 (三) 有关端午起源的其他传说
 (四) 端午节与水神
 (五) 端午:一个复合性的节日
5、端午的节俗
 (一) 龙舟竞渡
 (二) 争斗之节
 (三) 铸剑造镜的圣日
 (四) 采药、制药与炼药
 (五) 驱邪避毒
 (六)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6、端午的宗教习俗
 (一) 张天师
 (二) 钟馗
 (三) 关帝
 (四) 瘟神
 (五) 韦陀、雷神与其他
 (六) 蛊毒
7、端午在东亚
 (一) 日本
 (二) 韩国
 (三) 越南
8、端午与现代社会
后记


作者简介:
刘晓峰,1962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赴日留学。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民族性和东亚民俗比较。著有《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华书局)、《日本的面孔》(中央编译出版社)、《清明节>(中国社会出版社)、《中国古代节日对日本的影响》(日文,日本桂书房)等。

书  评: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