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史与人类学

作者:王铭铭

编辑:舒炜 冯金红

ISBN:978-7-108-03554-7

出版日期:2010-10-11

定价:¥26.00

编辑推荐:

我推崇“人生史”这个概念。


 


“人生史”指的是一种不怎么像社会科学的方法,它不同于“量化研究”,虽则相比更接近“质性研究”,却与之差异也大。这个意义上的“人生史”,与古代中国的“人物志”是有相通之处的。


 


对整体的人生的关注,不同于现代社会对于个体的关注。现代社会之所以“照顾”个体,是因为要文明地在关怀个体中消灭个体,促成结构对个人的“全权监控”。在这个社会学的视野中,“人生史”若有意义,便是在于它对于“生命政治”的揭露。“人生史”研究者关注个体,不以认识“全权监控”为最高宗旨,不轻言“生命政治”,而是以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意义”为目的。


 

前言:

这是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的新著,体现了作者的新想法,即从人类学的眼光来考虑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人类学是考察外邦、考察原始社会(野蛮社会)的一门学科,从来不把自己本土社会、自己的历史当做对象,也就是说:人类学实际是不把文明社会当做对象的。但八十年代以来,对于人类学的学科反思相当深入,即强调反思自己的学科偏见,一方面纠正对外邦、对原始社会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拓宽对本土社会、自己历史的考察。


目前王铭铭的这部《人生史与人类学》,实际是用人类学的眼光,来重新考察思索传统中国历史体裁 纪传体,希望从这一角度得出新的看法;同时也是对人类学这一现代社会科学进行学科的再反思。


本书是三联书店“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的一种。

内容简介:

“人生史”指的是一种不怎么像社会科学的方法,它不同于“量化研究”,虽则相比更接近“质性研究”,却与之差异也大。这个意义上的“人生史”,与古代中国的“人物志”是有相通之处的。本书是用人类学的眼光,来重新考察思索传统中国历史体裁 纪传体,希望从这一角度得出新的看法。对整体的人生的关注,不同于现代社会对于个体的关注。现代社会之所以“照顾”个体,是因为要文明地在关怀个体中消灭个体,促成结构对个人的“全权监控”。在这个社会学的视野中,“人生史”若有意义,便是在于它对于“生命政治”的揭露。“人生史”研究者关注个体,不以认识“全权监控”为最高宗旨,不轻言“生命政治”,而是以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意义”为目的。

作者简介: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类学评论》创刊主编。近作有:《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2008)、《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2007)、Empire and Local Worlds: A Chinese Model for Long-Term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帝国与地区性的世界》,2008)等等。曾于2000年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讲授博士课程“人类学的中国问题”,1998年6月至今担任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海外会员、英国《国际文化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学术编委。

书  评: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