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归宿(增订版)

作者:资中筠

编辑:杨乐

ISBN:978-7-108-03752-7

出版日期:2011-11-14

定价:¥56.00

编辑推荐:
财富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还是有助于社会向更加合理、健康、公正的方向发展?这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财富,如何善用财富。

前言: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讨论集资、生财、创造财富,资中筠的这本书却讨论 “散财之道”,她发出了一个极其不同一般的声音,这声音提醒我们,除了发财致富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钱并不是一切,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别的,所以我们应该看一看资中筠写的这本书。它讨论的是一个使社会更趋于完美的公益性事业。
                                                            ——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


本书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是研究当代公益基金会的一面镜子。
                            ——黄浩明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本书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在探讨构建所谓“市民社会”、如何充分利用政府和企业外的第三方即民间组织或类似的非政府组织(NGO)填平社会鸿沟的问题,希望中国借鉴美国的经验,发展造福社会的公益事业。
                                                       ——李犁 《公益时报》副社长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本中国学者撰写的综合介绍和分析美国公益基金会的著作。书中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和图片,评述了美国现代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通过例举洛克菲勒、福特等二十多家机构的事例,探讨了美国基金会的思想理念、发展历程及运作方式。为国内读者了解美国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方兴未艾的公益基金会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全书探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如何利用财富做有益之事。作者认为,一个基金会如果管理得好,它可以有效弥补贫富之间的鸿沟,使富人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基金会可以在科学教育、政策研究、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影响,而不仅局限于募捐等慈善之事。本次新版,作者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篇做了部分修改,并增补四篇评述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状况的文章,对于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是否适用,哪些可以借鉴,哪些无法移植,做了较详细的探讨。

作者简介:

资中筠


1951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和中华美国学会,曾任《美国研究》主编。创立“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翻译多部文学作品,2004被中国译协评为“资深翻译家”。
    主要学术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资中筠集》等。
    散文随笔集:《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人世》、《斗室中的天下》。译著:《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哲学的慰藉》等。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