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

作者:[中国大陆]杨治宜

编辑:冯金红 钟韵

ISBN:978-7-108-06301-4

出版日期:2019-06-10

定价:¥45.00

序言:

作者跋


  根据《圣经·创世纪》的神话,亚当和夏娃在偷食知识之果前是没有自我意识和羞耻感的,他们就像野兽一样裸身,天真游荡。而当他们获得自我意识的刹那,也就是真正成为“人”之始祖的刹那,就被永恒地从伊甸放逐了。作为“人”的人不能生活在伊甸园里,但伊甸这一纯真之地却成了普遍的理想,是我们试图“回归”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放下自我意识这一沉重的负担,与无合一。思维有一种超越纯粹物质存在的内在需要。自然的理想因此具备了某种乌托邦的性格,是永恒否定、永恒不满的。但终极的否定乃是否定思维本身。这样一种最高层次的反思重新肯定了物质存在,把人类主体性丧失的状态高举为理想国——一个人类从中放逐了自身的理国。“道”既是目标、也是道路。在通往绝对自然的道路上,一旦当人意识到最终目的地并不存在、而旅途本身就是真理,人或许也就能分享伊甸的至福。
  本书中,“自然”的概念是通过否定和辩证的方式得以定义的。绝对的自然只能存在于被丧失的或不可企及的状态。矛盾的是,当一个人努力超越自己、同时又清楚意识到自己限度的时候,他却忽然可能获得一种暂时的、有条件的逍遥自然。这恰是苏轼“快乐天才”的源泉。它是一种仁慈的天才,和蔼可亲又令人振发。尽管他时时流露出超迈的理想──要化身“万斛泉源”、如天工造物一般创造艺术作品,或者要作罗浮山上的谪仙人,与宇宙万象往来──他也嘲笑自己作为凡人的有限性。他必然要妥协,因为束缚的力量过于强大,不论是人性的弱点还是政治的威权,命运抑或死亡,他都无法反抗。但如果这样的洞见与现代存在主义不无类似的话,那么他的乐观精神则让他与众不同。他眼中看见的世界不是一个荒谬无意义的无情宇宙,而是无穷无尽的自我完善的可能;而假如“自我完善”假定了一个完美的终点,他也悬置了这一终点是否存在、存在何方的问题。因此,他的“自然”拥抱了自身的反面,包括中介性、物质性、文化典范和仪式的规定性。此外,他还常常以幽默的方式把这套逻辑用作修辞技巧,以达到各种现实的目的,譬如自我说服、自我辩护、社交的客套和巧计等等。他诗中所暴露的这些“弱点”恰恰让后世读者倍感亲近,允许他们把苏轼的诗歌想象成忠实的明镜,映射出作者真实的人格。某种意义上,尽管作为学者的我在阐释学上有意拉开距离,但我的读解也同样延续了这一神话。苏轼的这面镜子里,映出的是我作为现代、跨文化读者的面孔。
  不过,读者不断把自己的经历带进对作者的阐释之中,这或许不是什么坏事。戴维·洛奇[David Lodge]的《小世界》[Small World]虚构了一位英国文学专家莫里斯·乍浦[Morris Zapp]教授,他雄心勃勃地想要写一本关于简·奥斯丁的集大成之作,给整个“奥斯丁研究”领域划上一个句号、一个终止符。幸运的是,中国文学的学生不会有这样的雄心。自苏轼身后,近千年间已经有无数对苏轼的读解,每一种都试图发现他的真面目,而这一努力至今不息,使得他的作品真正成为“经典”。就像歌德所说,经典是永远阐释不尽的;或者如卡尔维诺所说,它永远说不完它要说的话。每一代读者都发现新的进入苏轼的途径,使他成为他笔下的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通过他作品的接受史,苏轼已成匡卢,那么我的读解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为这座山又贡献了一张现代的素描。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经历的一部分。我自幼就喜欢苏轼,读研究生的时候有幸在张鸣先生的课上比较系统性地读了他的作品,并最终在博士期间决定写一本关于苏轼的书。这也许是因为东海岸的普林斯顿离我江西的老家之间恰隔着一个大洋和美洲大陆的距离。苏轼的黄州寒食诗每每让我想起刚到美国的窘境: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刚到普大的那几天,学期还没开始,我未知的室友还没有抵达,学校安排的公寓周边环境又富于地广人稀的荒野之趣。周末没有巴士。公寓是白木墙壁、塑胶地板、单栋单排的军营样式。除了床垫和电脑,四壁皆空,我既没有电话,又没有熟人,更没有交通工具。东海岸的九月,绵密的细雨封锁了天空,室外的绿草开始转黄,只需要一个足印,便会浆汁崩裂、摧折腐朽──但是并没有人行来打破它们低头静默的生存。就连邻居的狗,也不堪孤寂在苦雨中哀鸣。然而度过这个周末,周一的世界忽然又充满阳光,青草重新振作,我的室友到来,我去系里报道,并认识了一群极度聪明、友善的新朋友。但六年的温暖美好时光并不能驱散开端的孤寂;又或者那孤寂其实是与我相侔的,吸引着我的回忆。我后来想,就像林语堂一样,我们都是在文化的“流散地”[diaspora]找到了苏轼,得到慰藉和心灵的向导。
  我的个人之旅是不随着一部博士论文便结束的。2013年夏,我终于来到四川盆地中部的眉山,一座潮湿多雨的小镇。“三苏祠”如今是当地的旅游名胜,每天都有中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来此朝圣。导游说,门内的两株大银杏树是苏轼、苏辙神童时代手植的。尽管是年春天的雅安地震毁坏了花园里的部分花木和建筑,银杏树却依然无恙。如果导游所言不虚,那么这两棵浸润过苏氏兄弟手中汗水的树,就是我们离天才最近的物理证据了。但其实故事真假并不重要。阴湿狭窄的亚热带花园里处处都回荡着大宋帝国的遗音。虽然苏氏后人都没有生活在眉山,但两位少年在广阔天地里的成就与光荣,都在他们留在身后的空壳里被吟咏、纪念。至今,既没有见过苏氏子孙、也没有见过那片天地的家乡人民,依然以他们为荣。我去眉山是为了开一个苏轼的研讨会,与会者自然都是苏轼专家。祠堂的每个细节都引发他们无穷无尽的苏轼学讨论。我们随口摘引苏轼的作品,会心一笑,彼此默契。通过苏轼,我们被联结在了一起。我们流动的窃窃私语把这座残破的花园转化成微型的宇宙,其中充满了历史、地理、诗人的生命瞬间和鲜活的文化记忆。我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苏轼还活着,他走在我们中间,和善地点头微笑,参与着我们的对话,透过我们的身体长存。多年来,与他的对话是我灵感的源泉。我因此写下这个故事:我如何通过这些对话,抵达自身。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自然流露”“道法自然”显然是高明的文学境界。但人真的能完全契入自然吗?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地质疑了这一传统批评方式。杨治宜认为,人对“自然”的追寻犹如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动,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但恰恰在这种永恒的徒劳中,凸显出人的价值。苏轼文学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种对于自然的“自我否定”式的追寻中。
  本书讨论了苏轼文学创作背后的佛、道等思想资源,又以苏轼对牡丹和名石的吟咏来阐发对自然美的争辩,最后落在他晚年和陶诗及丹学上。把苏轼几经贬谪的命运与各种带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苏轼的审美、创作以及他在有限的肉身与无限的自由之间的挣扎。作者借鉴了东西方各种思想视野,不仅丰富了苏轼文学研究,还将中国文学置于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之中。

章节目录:

中文版序   柯马丁
自序


导言
  2016年2月20日,瑞士巴塞尔
  否定的自然
  艺术与自然
  苏轼:一个天才的神话


第一章 诗心如镜
  风格、诗人与道
  一位青年僧人的艺术教育
  僧诗及其批评
  诗歌作为“方便法门”
  结语:言说无言


第二章 制造“自然”
  艺与“学”
  坐忘与解脱
  雪堂与“似境”
  结语:通过有限,抵达不朽


第三章 名花的挑战
  自然美学
  花解语
  佛寺牡丹考
  “色”与道德
  结语:面对绝对自然的独白


第四章 雄辩的怪石
  无用之用
  用之无用:砚石之例
  文人经济学
  结语:“非人”而人


第五章 回归内在的乌托邦
  尚友古人
  隐喻的山川
  诗歌的民族学
  怨诗
  桃花源与内在乌托邦
  归去来
  结语:通过陶潜,抵达自身


第六章 逍遥的肉身
  作为业余爱好的丹学
  阅读命运
  龙虎铅汞说
  白鹤峰上的道人
  撤出自然
  纵身见在
  结语:妥协此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杨治宜,江西宜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史哲试验班本科、比较文学硕士,201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自此执教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2015年起任副教授(终身教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南北宋、近现代旧体诗,尤重诗学与其他智识领域之关涉。

书  评:

  历史上,像苏轼这样,无论思想、文学还是艺术全都值得反复品味并且也经得起各种诠释的作家并不多见。这本书以细致绵密的思路和文笔,呈现一位青年学者与苏轼的对话。看点很多,以下三点最突出:第一,利用苏轼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文学艺术中含义丰富复杂而又十分核心的“自然”命题,将各个领域贯穿成一整体,构成宏大的阐释体系,核心概念的抽绎和阐释框架的设立都富于理论建构意义。第二,通过历史文本的细读,尝试还原苏轼思想、文学、艺术以及审美观念得以生成的语境,实现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在与苏轼对话的场域中,表达作者对苏轼的独到思考和认知。第三,在细读历史文本过程中体现出绵密的思维追求和方法论自觉。做到独出心裁、深入诠释、充分揭示文本承载的信息而又尽量避免背离文本的意义走向,避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论者犹如解牛的庖丁,运斤的匠石,在历史文本字里行间梳理出苏轼原文的精彩, 眼光之敏锐,思考之深细,都煞是好看。
  ——张鸣(北京大学教授)


  这是一部充满雄心和勇气的著作……杨治宜对苏轼艺术的分析既保持了一定距离,又拥抱、赞颂了它。因此,《“自然”之辩》同时是思想的胜利,又是一部美文——我禁不住想,如果苏轼能读到它,一定也会默契含笑吧。
  ——柯马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