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作者:张志军

编辑:刘蓉林

ISBN:978-7-108-01816-8

出版日期:2022-03-07

定价:¥88.00

编辑推荐:
刚刚逝去的上个世纪,是北京急剧变化的百年。对于文明积淀深厚的这个历史名城来说,这仅仅是其沧桑变幻的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所爆发的力量,至今仍使这个城市保持着一种历史的惯性,塑造着它在今天以及将来的形态,有体有形地影响或决定着这里每一个人的生活。《城记》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承启;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三百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建筑师多劫的人生,演绎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这里在复活北京城半个世纪的沧桑回忆,作者曾把这本书叫做《城祭》,后改作《城记》,但有评论说,这是“一部北京老城的死亡档案”。
  北京的悲剧在于,由于共产党人的远见,它在战火中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然后在和平建设时期却被逐渐毁掉。由于领悟了毁城背后民族的大命运,作者没有诉诸道德义愤,也超越了具体的人事臧否和恩怨,而以记者的冷静、客观忠实的记录,不厌其详地钩沉探微、采访众多当事人,用故纸和史实尽可能地逼近这桩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正是这份冷静和客观,赋予了本书坚实的现场感,强硬的历史质感,以及真实的巨大震撼力。

内容简介:
《城记》在完成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章节目录:
前言·北京城的沧桑瞬间
1 古都求衡
 改造北京
 拆与保的交锋
“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
2 营城之论
 分歧之始
 被礼赞的城市
 朱自清无抢救之意
北平古建筑地图
“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3 梁陈方案
 查理·陈
 筹划新市区
 与苏联专家的较量
 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4 讼议纷起
 遭遇强劲对手
 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未获成功的申辩
 拟定规划草案
 新房子盖到哪儿去了
5 “大屋顶”辩
张开济的两次检讨
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
退而求其次
  针对“浪费”的讨伐
6 哲匠之惑
 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拆除
 吴晗发难
 大院自成小天下
7 书生意气
 “鸣放”中的辩白
 早春过后的风暴
 两位著名的反对派
 “陈华联盟”
 一对“冤家”
8 蓝图初展
总图绘定
拆除城墙行动
未被实施的故宫改建计划
  行政中心进入旧城
 城市人民公社
9 新旧决裂
  “大马路“之争
  城墙的最后拆除
  度日如年的巴黎之行
  “彻底清除旧物质文化”
  找不到答案
10 余音难逝
  情哉斯人
  解不尽的结


作者简介:
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