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军发展的角度审视近代史

新闻来源:北京晨报

 

陈辉(整理)

 

读过《龙旗飘扬的舰队》的人,都会记住姜鸣先生,那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如果说戚其章先生是我国甲午战争研究第一代领军人物,则姜鸣先生堪称是第二代中的代表,令人尤其敬佩的是,姜鸣先生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其专业研究的。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甲午增订版)

作者: 姜鸣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4-8

ISBN: 9787108051028

 

近日,三联书店推出了姜鸣先生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1860-1911)》,作为一本工具性巨著,它钩沉之细、收罗之富,集大成地体现了当代相关研究的成果,极大方便了后来学人。

 

北洋水师已是过去时,对于今天读者来说,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何在?我们为何应永志不忘?著名作家萨苏做出了他的解读……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18601911)》

作者: 姜鸣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7-7

ISBN: 9787108054869

 

 

过去船上为何要画忍冬纹

 

我是萨苏,是姜鸣先生的晚辈,我和姜鸣先生还是同行,都是做金融的。

 

看完这本书,真心喜欢,因为它可以帮我很多。举个例子,比如福州船政局的内容,每艘船的制造过程,船的设置、装置和设计上的特点,书中都有提到。

 

我们这些写作的人看到姜鸣先生的书会觉得真了不起,我们可以借用他书里很多内容。

 

书中有很多军舰的图纸,看当时福州船政局的军舰,会觉得海军好像特别喜欢艺术,军舰上有很多类似于忍冬纹的装饰线,可能会让人感到很奇怪,海军搞这些东西干什么?

 

真正深入到历史中,你才会明白这些装饰线是有意义的,它实际是军舰铺的轨道。近代海军前都是单侧舷开炮窗,伸出大炮来作战,另一侧的人干什么?只能放假,没事儿干。

 

大家肯定觉得这不对劲,在今天,可能小孩都能想明白,在甲板上装个旋转炮塔就好了。偏偏那时海军专家想不到,因为他们的思想一致认为船就应在船侧开窗户,从窗户里往外开炮。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船上设置了很多铁轨,把大炮装在铁轨上,从这个地方拉到那个地方,从那个地方拉到这个地方。

 

如果敌人从某个角度突然出现,炮够不着怎么办?所以,船上的轨道不能是直线的,还得是曲线的,现在看起来有点好笑。

 

 

历史进步不能跳着走

 

还有个奇怪的东西,就是船上的大炮,六角形炮口,为什么弄出这么奇怪的形状?姜鸣先生在书中描述,这是当时技术进步的结果,因为人们发现滑膛炮的炮弹直接扔出去,像扔铅球一样,打得不准也不远,要想把它打得远,只有让炮弹旋转起来,才能更有效。现在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枪管或炮管里加上来复线即可。但那个时代的人想不到这一点,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先把炮膛做成六角形的,再把炮口做成一个扭转的六角形。炮弹从这头塞进去,在火药的作用之下,它沿着六角形的管子旋转着飞出去。

 

当时福州船政局洋5号舰上面还装有伸缩桅杆,这在海战之中还使用过。甲申海战中,几艘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被法国人用杆雷给炸沉的,就是用伸缩桅杆挂上杆雷,直接甩到军舰上把你炸沉。今天我们会觉得这些想法很愚蠢,但当时的人就是这么做的。

 

姜鸣先生的书中还讲到超勇号和扬威号,它们是中国首次向英国购买的近代化巡洋舰,也算当时主力舰只,可为了让大炮旋转进攻,居然设计个大房子。设计师的脑袋始终认为所有的炮弹都应该从窗口打出去才对劲,他就弄了两个大炮房,这不是一个非常笨的设计吗?

 

在这里,我们真正看到中国当时近代化变革的过程,同时也看到整个世界在进行变革的过程,前进不可能是跳着走的,历史进步也不可能跳着走,需要脚踏实地。

 

 

社会需要基础研究

 

看到这些,我产生了三个感想:

 

第一,我们常常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对立起来,其实我们近代化的过程并不是西方化的过程,而是近代文明化的过程。

 

第二,当我们在谈论前任进行某种探索的时候,似乎应多一点敬意,因为谈论大炮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是他们怎么这么愚蠢,这么简单的方法也想不到吗?如果把我们放在那个历史情境中,可能我们真的想不到,或者想出来的办法还不如它。

 

第三,前进是不可能跳跃的,想一口吃个胖子,这是不可能的,近代中国历史给我们太多的经验和教训。

 

姜鸣先生做的是一本工具书,工具书是非常罕见,不容易找到的,别人喜欢把炫的东西做出去,其实踏实地研究是这个时代更需要的。

 

我小时候经历过一个事件,就是陈景润完成"1+2"的证明,当时我家在中国科学院,当时很多人讲,我们宣传陈景润是为了提醒社会,总要有人做基础学科。陈景润所做的"1+2"既不可能变成导弹也不可能变成飞船,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话,整个科研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姜鸣先生这本书也在提醒整个社会,需要做基础研究,如果没有基础研究,则海军研究就是建立在砂石上的研究。

 

 

研究历史不能只为讨人喜欢

 

日本人特别喜欢《菊花与刀》,如果读了这本书,会觉得里面很多东西是不完全、不正确的。开篇立义就说日本整个社会和太平洋岛国的社会更加接近,这就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当时和中国社会结构更接近。为什么日本人对这本书这么推崇?因为日本当时完全丧失了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所以一定要听听战胜者怎么说。

 

今天我们做历史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媒体为了追求更多的阅读量,也会去强调那些受众喜欢听的东西,可看姜鸣先生这本书,我们这些做历史的人总要想想,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做历史。

 

姜先生做金融也可以挣的挺多的,不做历史也挺好的,我们研究历史是因为喜欢它,认为历史可以传之久远的东西,我们想说这样一句话,看到姜鸣先生这本书可以自己想想,在我们的努力之中设法符合社会的需要,但我们做事总要不忘初心。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