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

 

本 期

目 录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见证

 

 

 

 

[前 奏]  从诗歌到沉浸式音乐展览,一个钢琴家的心路历程

[华 彩]  自我的消失与呈现

[变 奏]  美学体验:皮娜•鲍什与其舞蹈剧场改革

[再 现]  两个我:一个比利时人与中国摇滚乐

 

[幕 间]  Bettina的菜谱

 

[回 旋]  寒调暖腔——《思乡曲》的潜与显

[即 兴]  莫扎特重返乐坛:献给姐姐娜奈尔的旋律

[泛 音]  夜鸣:科尔托的1949年肖邦录音

 

[专 栏]  袁 乐 | 写作给了他自由

          静 默 | 变异还是反噬?——旧罗马圣咏之谜

[安 可]  北德管风琴集萃——独领风骚的后世典范

 

[随 想]

[小册子]  

[书影音]  

 

 

 

爱乐

推开古典音乐的情感之门,揭开古典音乐的神秘面纱,感受人类最伟大的情感

与读者一起,在聆听中享受,诠释,升华

2018年第1期

 

 

本 期 目 录

 

   声音

5  聆听空气中的现场

   ——欧美古典广播音乐会收听指南之德国篇   戚乐

13 每月康塔塔

 

   专栏·恒常变奏

15 寂静

   ——准古典纯音乐琐谈开篇   薛远帆

 

   专栏·斑狐说乐

19 布里顿:关于英国音乐的随想   王立彬

 

   封面话题

23 张昊辰谈勃拉姆斯的晚期小品   张可驹

29 “勃拉姆斯是一位敛藏者”

   ——兼谈张昊辰印象   张可驹

 

   话题

35 再次苏醒的阿里奥丹特   康宁

40 两种值得琢磨的“非正统琴声”

   ——录音中的费尔曼和卡萨多   詹湛编译

 

   笔记

49 艺术是为普通人而诞生的

   ——柏辽兹访谈   段召旭

56 村上笔下,奇诡世界中的音乐

   ——《海边的卡夫卡》中的舒伯特   可驹

63 虚构采访:切尔卡斯基的无名记忆   罗山渤

 

   早期音乐

67 我们如何前行?

   ——从洛可可到曼海姆乐派   张珂

 

   现当代音乐

75 重塑现实:回声与噪音中的《偏狭的1960   夏炼

 

   专栏·浮生碎乐

82 不老的青春

   ——听殷承宗弹舒伯特   曹利群

 

   专栏·葳蕤爱乐

88 灯下琐记一二三   郭葳

 

   作品之眼

94 黄金时代的别样风景

   ——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   刘青

 

   歌剧物语

100 20世纪西方歌剧物语(四)   阎逸编译

 

   人物

108 听一听范竞马的国风雅歌   任海杰

 

   文萃

111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论瓦格纳   杰弗里•诺里斯/侯珅  编译

 

   资料库

117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七辑舒伯特与施莱格尔兄弟:

   浪漫主义的黎明(十一)   格雷厄姆•约翰逊/侯珅编译

 

   唱片

126 比贝尔的《玫瑰经奏鸣曲》版本比较(上)   法布里斯•费奇/詹湛编译

132 距离产生美

   ——由波利尼1960年版练习曲录音所想到的   段召旭

 

   书房

138 诗人之乐

   ——评《世界的声音:陈黎爱乐录》   里斯本

142 随手翻书

 

   乐迹

145 里赫特自传(一)   李元志编译

 

   往事

153 每一首歌,就是一个拥抱

   ——我的“前古典”   李峥

 

 

 

2018年第2期

 

  

  

   声音

5 在声音的世界里过春节   戚乐

11 每月康塔塔

 

   专栏•浮生碎乐

14 一些主题必然这样涌来

   ——马勒在阿特湖畔   曹利群

 

   封面话题

19 艾申巴赫:“上善若水”让我倾心   李梦

 

   话题

25 她如同巨像般耸立

   ——艾丽索•维莎拉杰独奏会听后   张可驹

32 舒伯特的《冬之旅》新释   慕谐编译

38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变世界

   ——马友友与丝路合奏团   绿萝

 

   笔记

43 艺术绝不是少数人物的表达方式

   ——德彪西访谈   段召旭

49 亲历西蒙•拉特三次率柏林爱乐访沪   任海杰

 

   早期音乐

54 失乐园补遗(一)   赵穗康

 

   现当代音乐

61 “非典型”北爱尔兰之声

   ——聆听埃德•班纳特   张磊

 

   作品之眼

66 奇妙的个性:贝多芬中期弦乐四重奏漫笔   孙健

 

   歌剧物语

72 20世纪西方歌剧物语(五)   阎逸编译

 

   旅程

81 慕尼黑音乐日记:加德纳的舒曼诠释   何宇轩

 

   电影音乐

86 什么电影能配贝多芬Op.131

   ——关于《晚期四重奏》   可驹

 

   人物

93 记阿图罗•米开朗杰利的五十年音乐生涯

     雅克•莱塞尔、阿特斯•奥尔加/赵悦编译

98 埃尔莎•麦斯威尔与玛丽亚•卡拉斯   萨姆•斯塔格斯/侯珅编译

 

   文萃

106 贝多芬《“克鲁采”小提琴奏鸣曲》的历史及演奏剖析

     Rok Klopčič /詹湛编译

 

   资料库

113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一)   格雷厄姆•约翰逊/侯珅编译

 

   唱片

121 比贝尔的《玫瑰经奏鸣曲》版本比较(下)   法布里斯•费奇/詹湛编译

129 纸卷钢琴,一张唱片的说明   钟勖

 

   书房

135 瓦格纳文本研读

   ——以《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例   南曦

140 随手翻书•瓦格纳

 

   乐迹

143 里赫特自传(二)   李元志编译

154 与霍洛维茨同台(上)   内森•米尔斯坦/王崇刚编译

 

 

 

2018年第3期

 

 

 期  

 

   声音

5  巴赫的盛宴

   ——当代顶级大师的复活节音乐会   溥合、减七

8  每月康塔塔

 

   专栏•斑狐说乐

11 《魔笛》问津:说说那三个小子   王立彬

 

   封面话题

15 这些作品总是高于任何演奏

   ——钢琴家艾丽索•维莎拉杰访谈   张可驹

 

   独家访谈

28 “直到不得不停止演奏的那一天”

   ——专访耶路撒冷四重奏   李梦

 

   话题

35 关于乌斯特沃斯卡娅的十三段   杨宁

43 旋律创作的秘密   史蒂芬•约翰逊/侯珅编译

49 孤独的泛音之青红剪影

   ——当WutopiaLab遇见古尔德   庄加逊

 

   笔记

55 卑下的灵魂必然会反映在音乐里

   ——肖斯塔科维奇访谈   段召旭

60 给莫扎特开一个“脑洞”

   ——村上春树与他的《刺杀骑士团长》   孙健

66 瓦格纳家族的有缘人

   ——女高音安娅•西尔亚   任海杰

 

   早期音乐

69 失乐园补遗(二)   赵穗康

 

   现当代音乐

77 秦纳利•翁的“螺旋”之魅   张磊

 

   专栏•浮生碎乐

81 一个三和弦   曹利群

 

   专栏•葳蕤爱乐

87 结账的是好人

   ——帕特的“空白”   郭葳

 

   作品之眼

93 布鲁克纳交响曲背后的“经文”   戚乐

99 隐秘而伟大: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   李佳佳

104 布鲁克纳的“浪漫”   武跃

 

   歌剧物语

109 20世纪西方歌剧物语(六)   阎逸编译

 

   人物

113 古尔德:任性而罕见的天才   赵悦编译

119 盲舞者,你的钢索准备好了

   ——我听胡贝尔曼(上)   詹湛

 

   文萃

125 追忆•花园

   ——武满彻的音乐散文两篇   武满彻何宇轩编译

 

   资料库

129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舒伯特在1821-1822年(二)   格雷厄姆•约翰逊/侯珅编译

 

   唱片

136 2017年个人十款录音推荐   张可驹

 

   书房

143 评《从中世纪到贝多芬》   伯樵

 

   乐迹

148 里赫特自传(三)   李元志编译

148 与霍洛维茨同台(中)   内森•米尔斯坦/王崇刚编译

 

2018年第4期

 

 

本 期 目 录

    

   声音

5 交互设计时代的欢乐颂

   ——对Amphio公司音乐应用的思考   周河清

12 每月康塔塔

 

   专栏•斑狐说乐

15 通奏低音里的宅巴赫   王立彬

 

   封面话题

 萨尔茨堡:美是这座城赋予你的灵魂

19 破茧重生:萨尔茨堡音乐节主席及艺术总监访谈   庄加逊

31 威风堂堂音乐节   萨义德/庄加逊编译

38 在萨尔茨堡遇见“巴洛克”   慕谐

45 萨尔茨堡观剧记   建华

 

   话题

56 巴赫《马太受难曲》中的众赞歌:源流和戏剧角色    Tim Smith/南曦

74 贝多芬内心世界的巡礼

   ——听格万特豪斯四重奏的贝多芬全集音乐会   张可驹

 

   笔记

81 钢琴是我所有音乐创作的支柱

   ——斯特拉文斯基访谈   段召旭

88 Saudade,往事不再   么已

90 从霍洛维茨吃蘑菇谈起   张可驹

 

   早期音乐

95 失乐园补遗(三)   赵穗康

 

   现当代音乐

102 万物生灵

   ——聆听恰亚•切尔诺文的器乐作品  

   约恩•彼特•赫尔克尔/张磊、刘佩佩编译

 

   专栏•浮生碎乐

107 中国音乐创作:不该淡忘的角落   曹利群

 

   作品之眼

113 不走寻常路的歌剧“祖师爷”

   ——蒙特威尔第歌剧一瞥   孙健

119 《奥菲欧》并非他的所有

   ——蒙特威尔第与他的“三部半”现存歌剧   孙健

 

   人物

125 “胡贝尔曼时间”里的固执与自由

   ——我听胡贝尔曼(中)   詹湛

 

   资料库

133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舒伯特在1821-1822(三)   格雷厄姆•约翰逊/侯珅编译

 

   唱片

139 乘着“我们时代的音乐”之羽翼   李峥

 

   书房

145 卸去光环的莫扎特

   ——《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译后随感   石晰颋

 

   乐迹

149 里赫特自传(四)   李元志编译

154 与霍洛维茨同台(下)   内森•米尔斯坦/王崇刚编译

 

 

 

2018年第5期

 

 

  

 

   声音

5 献给莫扎特的“安魂曲”   减七

11 每月康塔塔

 

   专栏•葳蕤爱乐

14 三月的马丁诺夫   郭葳

 

   封面话题

20 陈萨:“登山之路”与“彩色气泡”   张可驹

 

   话题

27 谈朱践耳交响诗《山魂》   查太元

33 巴洛克群像剪影

   ——门采尔名画《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的长笛演奏会》   南曦

41 亨德尔在罗马

   ——德国外衣下的意大利灵魂   赵悦

 

   笔记

46 “我向群星致意”

   ——舒伯特访谈   段召旭

51 攻守旋律

   ——乐迷与球迷的所见所感   里斯本

58 神格到人格的涅槃

   ——兼记港乐版“指环”终曲   张霁扬

 

   乐器

62 喇叭提琴   傅顿挫

 

   早期音乐

66 失乐园补遗(四)   赵穗康

 

   现当代音乐

73 沉默的方式

   ——聆听细川俊夫   沃尔特-沃夫冈•施巴勒/张磊、黄源涛编译

 

   专栏•浮生碎乐

78 五线之间:可以告人的秘密

   ——芥川也寸志《音乐为什么》读书笔记   曹利群

 

   专栏•恒常变奏

83 邂逅“中无”及其伪概念揣测   薛远帆

 

   作品之眼

88 捕捉那初恋般的情感

   ——海顿的六首《太阳四重奏》   张可驹

95 古典其外,浪漫其中

   ——勃拉姆斯三首钢琴三重奏   孙浩晶

 

   歌剧物语

100 20世纪西方歌剧物语(七)   阎逸编译

 

   人物

106 我燃烧着另一部分的“我”

   ——我听胡贝尔曼(下)   詹湛

 

   文萃

114 告别之歌

   ——论马勒《第九交响曲》   Jörg Handstein/慕谐

121 中提琴角色在弦乐四重奏体裁里的流变   蕾贝卡•克拉克/詹湛

 

   资料库

133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舒伯特在1821-1822年(四)   格雷厄姆•约翰逊/侯珅编译

 

   唱片

140 优美而崇高

   ——浅谈富尼埃演奏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魏天南

 

   书房

145 伊安•博斯特里奇的迷恋之旅   周河清

149 随手翻书

 

   乐迹

151 里赫特自传(五)   李元志编译

 

 

 

2018年第6期

 

 

 

 

   声音

5 钢琴考级曲目中的童年   减七

11 每月康塔塔

 

   专栏•斑狐说乐

14 当巴赫和莫扎特移民墨西哥   王立彬

 

   封面话题

19 当音乐成为人体的“开关”   寇燚

 

   独家访谈

27 被设定的音乐与生活

   ——与皮埃尔-劳伦•艾玛德钢琴对话   张斯尧

 

   话题

36 “表情合唱团”与爱森斯坦的总体艺术

   ——纪念爱森斯坦诞辰120周年暨逝世70周年   慕谐

45 但愿人世间存在真正的寂静

   ——普列特涅夫2018年中国巡演侧记   魏天南

 

   笔记

54 巴赫时代的音乐日常   马慧元

65 雄鹰孤独地翱翔天际,而乌鸦总是成群结队

   ——勃拉姆斯访谈   段召旭

71 父爱与音乐

   ——音乐家写给孩子的练习曲   赵悦

 

   早期音乐

76 温莎圣乔治礼拜堂唱诗班与英国教堂合唱音乐的发展   葛天勤

 

   现当代音乐

83 解锁电声

   ——特雷门琴面面观   张磊、刘晓辰

 

   专栏•浮生碎乐

89 我很寂寞无法入睡   曹利群

 

   作品之眼

97 达芙妮的变形   罗逍然

106 一部向歌剧致敬的歌剧

   ——理查•施特劳斯的《随想曲》   孙健

112 “世间的路该怎么走”

   ——有关理查•施特劳斯《变形》的一点反思   张可驹

118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死与净化》   孙健

 

   文萃

123 帕莱斯特里纳

   ——盛名显赫的复调音乐作曲家   海伦编译

 

   资料库

128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舒伯特在1821-1822(五)   格雷厄姆•约翰逊/侯珅编译

 

   唱片

135 好奇心与新音乐   李峥

 

   书房

145 他是天鹅,也是老鹰

   ——从《音乐学与音乐表演》谈亨利•朗   詹湛

 

   乐迹

152 里赫特自传(六)   李元志编译

 

 

 

2018年第7期

 

  

 

   声音

5  群星闪耀

   ——欧洲“新一线”古典音乐节看点直击   减七

12 每月康塔塔

 

   专栏•浮生碎乐

15 长太息以掩涕   曹利群

 

   封面话题

21 莱昂斯卡娅:美妙的声音从何处而来?   张可驹

 

   独家访谈

30 张龙:声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谢嘉雯

 

   话题

39 因“救场”而一战成名的古典乐坛明星   李梦

45 民谣与民歌   花下醉

48 贝尔蒂尼指挥科隆广交的马勒全集   静介

 

   笔记

53 被遗忘的克罗梅尔   赵悦

58 “我的座右铭是:复杂不等于混乱”

   ——拉威尔访谈   段召旭

64 下午茶时间,听古尔德的“平均律”   张可驹

 

   早期音乐

71 寻求无尽的变化

   ——16世纪器乐体裁利切卡尔的诞生   陈默

75 我与早期音乐的相遇相知:

   满怀诚意的历史重构   贾抒冰

 

   现当代音乐

80 死亡的自由

   ——歌剧《牛头怪》中的死亡场景   李海梦、张磊

87 西方当代流行音乐析鉴:

   乘德国战车通达西方当代流行音乐   胡志颖

 

   专栏•葳蕤爱乐

97 圣域之歌,呼儿嗨哟   郭葳

 

   作品之眼

103 历史的必然

   ——漫谈巴赫的键盘协奏曲   孙冰洁

109 渐入佳境的乐趣

   ——巴赫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孙健

 

   旅程

115 尼伯龙根之旅   南曦

126 在柏林听一场柏林爱乐   建华

 

   人物

131 路易吉•博凯里尼的音乐生涯   海伦编译

 

   资料库

138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六)   格雷厄姆•约翰逊 / 侯珅编译

 

   唱片

141 那些诗人会如何在山巅过夜?

   ——从米哈伊尔•鲁迪的两套新片谈他的演奏艺术   詹湛

 

   书房

148 音乐语言与风格

   ——几本非专业人士也不妨一读的学术书   黄梦源

 

   乐迹

154 里赫特自传(七)   李元志编译

 

 

 

2018年第8期

 

  

 

   声音

5 “笑声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不严肃”音乐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戚乐

11 每月康塔塔

 

   封面话题

   伯恩斯坦百年纪念

14 一个美国作曲家的诞生   杨宁

21 拆除古典音乐的高墙   李梦

28 伯恩斯坦面面观   李鹏程

35 伯恩斯坦讲解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伦纳德•伯恩斯坦 / 张婕怡、李鹏程

 

   独家访谈

44 我将每首歌曲看作一幅画

   ——黄英谈艺术歌曲   张可驹

 

   话题

53 撕扯与愈合

   ——为什么我喜欢Op.95更多一点?   詹湛

58 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侯珅

63 挣脱束缚:钟声下的众赞歌   张珂

 

   笔记

70 那些怪咖级的音乐大师   杨小滨

74 人才进行工作,天才则进行创造

   ——舒曼虚拟访谈   段召旭

 

   早期音乐

83 我与早期音乐的相遇相知:

   生于时代又超乎时代的先锋艺术   贾抒冰

 

   现当代音乐

88 西方当代流行音乐析鉴:

   北欧非理性文化的神秘辐射   胡志颖

 

   专栏•斑狐说乐

96 古典涅槃:CD的葬礼   王立彬

 

   作品之眼

100 罗曼蒂克重现

   ——李斯特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   王君仪

105 幻想的诗人行走在狂欢节

   ——舒曼与《维也纳狂欢节》   赵悦

111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舒曼的《交响练习曲》   石绍荣

116 俄罗斯遗珠:巴拉基列夫的钢琴与乐队作品   魏天南

 

   旅程

123 阳光明媚的东京春日里听一场甜到心底的布隆与皮姨   张霁扬

 

   文萃

127 总体艺术:从创造者的手里解放   慕谐 编译

 

   资料库

134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七)   格雷厄姆•约翰逊 / 侯珅编译

 

   唱片

142 泼墨的形态和色彩的凝结

   ——听Melodiya公司的肖斯塔科维奇协奏曲合集   詹湛

149 历久弥新的现代精神

   ——费达谢耶夫指挥的《天方夜谭》录音   魏天南

 

   乐迹

152 里赫特自传(八)   李元志编译

 

 

 

 

 

2018年第9期

 

  

  

   声音

5  音乐之外的乐音:漫谈音乐会调音   减七

10 每月康塔塔

 

   专栏•浮生碎乐

13 真假球迷: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   曹利群

 

   封面话题

小提琴:历史演化与现代篇章

18 “木头盒子”在歌唱   詹湛

30 对的木头遇到对的时代

   ——探微小提琴音乐之初   詹湛

38 永远不典型的“典型”

   ——纪念奥伊斯特拉赫诞辰110周年   张可驹

47 蒙克画作的六阕小提琴断章   张磊

 

   话题

56 告别世界:马勒《第九交响曲》   南夕

 

   笔记

64 音乐的目的是启迪人心

   ——约翰•凯奇虚拟访谈   段召旭

70 “传奇”与“隐士”的今昔

   ——终于听到钢琴家弗莱尔的独奏会   可驹

 

   早期音乐

76 我与早期音乐的相遇相知:飞舞自由灵魂的艺术天地   贾抒冰

 

   现当代音乐

81 西方当代流行音乐析鉴:流派激荡与风格较量   胡志颖

 

   作品之眼

90 浪漫之余辉

   ——埃尔加《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李佳佳

95 未完成的绝世之作

   ——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   罗丹

100 俄罗斯遗珠:里亚普诺夫的两部钢琴协奏曲   魏天南

 

   人物

105 “忘我”

   ——钢琴家、作曲家Lucas Debargue访谈   小白

 

   文萃

117 武满彻:人与树木   子庚编译

121 巴赫的管风琴音乐   克里斯多夫•沃尔夫 / 吴诣卓

 

   资料库

131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年(八)   格雷厄姆•约翰逊 / 侯珅编译

 

   唱片

139 被忽略的10首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   辛平编译

 

   书房

146 与蝌蚪相伴的一生

   ——评《久石让音乐笔记》   潘兆璇

 

   乐迹

149 里赫特自传(九)   李元志编译

 

 

 

 

2018年第10期

 

  

 

   声音

5  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能与人类作曲家并驾齐驱?   解磊

10 每月康塔塔

 

   专栏•斑狐说乐

12 当胖女人引吭高歌

   ——青少年歌剧倾听入门   王立彬

 

   封面话题

16 阿庇亚和现代舞台的起源   金兆畇

 

   独家访谈

31 钢琴家邓泰山:音乐像是人生的一面镜   李梦

 

   话题

37 《芬兰主题组曲》:肖斯塔科维奇极力掩藏的作品   陆乐

43 比邻星球的巴赫演绎

   ——从周善祥弹《哥德堡变奏曲》想到天才的发展   张可驹

 

   笔记

51 迎合产生不了好结果

   ——普罗科菲耶夫虚拟访谈   段召旭

61 自带火种的人   杨臻黛

 

   早期音乐

67 最古管风琴演奏最古键盘曲   吴诣卓

 

   现当代音乐

72 “异”声三种

   ——琼•拉•芭芭拉谈自己的三部作品   张磊、宗慧颖编译

77 西方当代流行音乐析鉴:集体记忆与偶像之声   胡志颖

 

   作品之眼

83 给歌剧一个“上帝之眼”:雅纳切克的《马克罗普洛斯事件》   孙健

91 伏尔加河水的寒意

   ——雅纳切克的《卡佳•卡巴诺娃》   詹湛

99 俄罗斯遗珠:品谈阿连斯基的芭蕾舞剧《埃及之夜》   魏天南

 

   人物

105 奇科里尼:将地中海风味赋予萨蒂、莫扎特和穆索尔斯基   赵悦

 

   文萃

111 科普兰论南美作曲家   庄家逊编译

 

   资料库

123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九)   格雷厄姆•约翰逊 / 侯珅编译

 

   唱片

137 兀然不动的混沌被何物冲破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   詹湛编译

 

   书房

146 随手翻书•通识两种   衡朴

 

   乐迹

149 里赫特自传(十)   李元志编译

 

 

 

 

 

2018年第11期

 

  

 

      声音

5 东德邮票乐器巡礼   南曦

12 每月康塔塔

 

   专栏•浮生碎乐

15 苦行:在恐惧与信仰之间   曹利群

 

   封面话题

21 预言者瓦格纳   乐正禾

30 “音乐是一位女性”

   ——瓦格纳女性观重估   慕谐

42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尼伯龙根的指环》散记   建华

50 瓦格纳终曲的灵性包围

   ——记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新制作《帕西法尔》   张霁扬

 

   独家访谈

58 大提琴家秦立巍:某些声音,你在其他演奏中听不到   张可驹

 

   话题

67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谈德彪西《游戏》   焦飞虎 编译

74 众声喧哗归一初:金承志合唱套曲中的“乌托邦”   麦坦

81 莉莉•布朗热的不凡作品与人生   夏尔克

 

   笔记

86 我不喜欢给作品硬找明确的标题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虚拟访谈   段召旭

94 普罗科菲耶夫歌剧《战争与和平》演出侧记   魏天南

 

   早期音乐

100 从斯特拉迪瓦里先生的木头说起   詹湛 编译

 

   作品之眼

112 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心戏:西贝柳斯的《第四交响曲》   孙健

117 民族乐派的延续:西贝柳斯的《第六交响曲》   雷苗苗

121 俄罗斯遗珠:格里埃尔的两部早期交响曲   魏天南

 

   人物

126 卡尔•施纳贝尔访谈录   汪晨阳 编译

 

   资料库

137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年(十)   格雷厄姆•约翰逊 / 侯珅 编译

 

   唱片

141 有多少录音你会听三遍?

   ——王之炅在Accentus的新唱片   可驹

 

   书房

145 进入瓦格纳音乐世界的又一块“指路牌”

   ——再读布莱恩•马吉的《瓦格纳与哲学》   张纯

 

   乐迹

153 里赫特自传(十一)   李元志 编译

 

 

 

 

2018年第12期

 

 期  

 

   声音

5  为什么要在岁末听“贝九”   戚乐

9  每月康塔塔

 

   专栏•斑狐说乐

12 1951拜罗伊特,新德国、旧德国   王立彬

 

   封面话题•当音符有了色彩与形象

18 “绘画是我的妻子,音乐是我的情人”

   ——保罗•克利的“越界”   慕谐

27 蒙克的月光,就是德彪西的月光   静介

34 石黑一雄的《夜曲》故事   王冬菊

42 探戈,孤独者的三分钟爱情   王竞尧

 

   独家访谈

50 我没敢想过自己会成为罗西尼男高音

   ——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访谈   张可驹

 

   笔记

62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

   ——为一首古老的旋律专程前往基尔肯尼   薛远帆

67 音乐最能培养人的心智

   ——车尔尼虚拟访谈   段召旭

74 谈戚继光《凯歌》   查太元

81 马勒与肖斯塔科维奇:丧钟为谁而鸣?   王斌

 

   现当代音乐

84 定位安妮•勒巴伦   朱蒂•洛克黑德 / 张磊、李典 编译

 

   作品之眼

91 异端•融合

   ——《乌木协奏曲》和它代表的潮流   杜鹃

97 抵达森林中空地的愿望: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略述   詹湛

107 俄罗斯遗珠:格拉祖诺夫的两部钢琴协奏曲   魏天南

 

   旅程

112 慕尼黑音乐日记

   ——约翰•阿克塞尔罗德的慕尼黑首演   何宇轩

 

   人物

119 世界音乐公民亚历山大•齐尔品   赵悦 编译

 

   资料库

127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八辑 舒伯特在1821-1822(十一)   格雷厄姆•约翰逊 / 侯珅 编译

 

   书房

137 雾里看花,和辛丰年说闲话   朱鸰

140 读马慧元《星船与大树》   谭伟

 

   乐迹

144 里赫特自传(十二)   李元志 编译

 

   往事

155 哥城音乐五事   南曦

 

 

 

 

2019年第1期

 

 期 目

 

   声音

5 音乐家,好胃口!   南曦

10 乐史今日

 

   专栏•浮生碎乐

16 轻看了李斯特   曹利群

 

   封面话题

24 孤独是生命的底色:写在阿巴多逝世五周年   李梦

32 爱和音乐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事

   ——纪念克劳迪奥•阿巴多   谢嘉雯

 

   话题

41 安步当车的老法师与明星队

   ——从布鲁克纳“第七”看琉森乐团的夏伊时代   张可驹

49 入门曲目:从何而来?   韩应潮

56 我的柏林音乐之缘   路德维

 

   笔记

63 我这个人不好也不坏

   ——萨蒂虚拟访谈   段召旭

71 在深情中隐忍,在无望中激昂   优游

77 漫话音乐家 | 作为学生、钢琴家和教育家的贝多芬   沈冰

 

   早期音乐

84 在汉堡拜访泰勒曼   罗西

 

   现当代音乐

91 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幻境”音乐剧场   陆敏捷

 

   作品之眼

99 复古倾向与时代之音

   ——布鲁克纳的弥撒曲   刘禹君

106 迟到的布鲁克纳《e小调弥撒曲》   减七

111 布鲁克纳《感恩赞》:上主,佑我永不陷入迷惘   鲁瑶

118 俄罗斯遗珠|塔涅耶夫的弦乐四重奏   魏天南

 

   旅程

123 慕尼黑音乐日记|德彪西:迷醉的感悟   何宇轩

 

   人物

132 每一次触键,都要有独特的声音

   ——巴维音乐会及访谈小记   方瀚

 

   文萃

138 肖邦面面观(一)  科尔托 / 周美琪   编译

 

   唱片

147 四张唱片,穿越千年   李峥

 

   书房

156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译后随笔   王隽妮

 

 

 

 

 

2019年第2期

 

 期 目

 

   声音

5 古典音乐改编的前世今生   减七

11 乐史今日

 

   专栏•浮生碎乐

17 等着我吧   曹利群

 

   封面话题

25 音乐是被赐的恩典:对话安德拉斯•席夫   张斯尧

 

   话题

37 漩涡中的“BBB”与“BBW   乐正禾

46 汤沐海:给灵魂烙上音乐的印记   阎逸

53 阿特伯格,来自北欧的冷浪漫作曲家   王竞尧

 

   笔记

57 真正的作曲家不会写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勋伯格虚拟访谈   段召旭

65 《假日交响曲》:艾夫斯的音乐叙事   雷苗苗

72 俄罗斯乡间风景画:柴科夫斯基的《杜姆卡》   汪晨阳

 

   现当代音乐

78 绒毛鸟先生

   ——须川展也的萨克斯管独奏作品集《绒毛鸟》   戚浩

 

   作品之眼

88 举杯莫扎特,对影成三人

   ——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赏析   李子麟

94 故人入梦,明我长忆

   ——听舒伯特的钢琴三重奏   谢欣悦

102 俄罗斯遗珠|阿连斯基与塔涅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   魏天南

 

   旅程

107 慕尼黑音乐日记|在城中,寻找理查•施特劳斯   何宇轩

 

   人物

117 传统并非沉重的负担

   ——格万特豪斯四重奏与乐队首席埃尔本访谈   张可驹

 

   文萃

130 亨德尔致友人的两封信   乔俊涵 译

134 肖邦面面观(二)   科尔托/周美琪编译

 

   唱片

142 难以听到现场的音乐   李峥

 

   书房

152 爱乐者的聆听体验:“新耳朵音乐丛书”

 

 

 

 

 

2019年第3期

 

 期 目

 

   声音

5 交响乐在二次元中的高光时刻   减七

10 乐史今日

 

   封面话题

16 王健:艺术不躲避黑暗   张可驹

 

   特别关注•紫禁城古乐季

34 聆听维奥尔琴的三种方法

   ——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电影原声说开来   李梦

 

   话题•柏辽兹150周年

44 柏辽兹笔下的莎士比亚   韩应潮

51 柏辽兹书信选读   侯珅 译

56 同永远年轻的柏辽兹对话   里斯本

 

   笔记

61 不要忘了,音乐是时间的一部分

   ——梅西安虚拟访谈   段召旭

67 生生不息《江城子》   杨宁

73 追随这生命中的秋意

   ——记特米尔卡诺夫与圣彼得堡音乐会   魏天南

78 肖斯塔科维奇的三个面相   优游

85 不问东西,做自己的音乐

   ——由小野丽莎说起   花下醉

 

   早期音乐

89 一部杰作的身世之谜

   ——解读若斯坎《万福玛利亚,安详的童贞女》   陈默

 

   作品之眼

97 一位“丑角”,一部经典

   ——莫扎特《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赏析   罗筠静

102 聊聊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Op.30   陈素妮

107 俄罗斯遗珠|器乐协奏曲中的三部鲜见之作   魏天南

113 开心一刻:三部mini独幕歌剧   任海杰

 

   旅程

121 慕尼黑音乐日记

   三个唱片店与布列兹《仪式》的三张唱片   何宇轩

 

   文萃

129 肖邦面面观(三)   科尔托/周美琪 编译

 

   唱片

140 繁盛的晚期巴洛克之花   李峥

148 谈谈《流浪者幻想曲》的三种演绎   周静怡

 

   书房

155 新瓶新酒,沁人心脾

   ——简评《剑桥中世纪音乐史》兼谈西方中世纪音乐史著作   陈默

 

 

 

 

2019年第4期

 

 

  录

 

   声音

5 飞驰的音符:作为跑步背景的古典音乐   减七

11 乐史今日

 

   封面话题

16 墨积层染

   ——与作曲家梁雷对话   栾复祥

 

   特别关注•紫禁城古乐季

34 “音乐选择了我”

   ——皮埃尔•韩岱的音乐道路   殷石

 

   话题

45 为何要尝试听复古乐派的演奏   子磬

53 “少即是多”

   ——纪念包豪斯学院诞辰100周年   慕谐

 

63 被“发明”的英国合唱传统

   ——从《我在那一夜看见了永恒》看英式演唱风格   葛天勤

72 英国音乐的两极:保守与前卫   李峥

 

   笔记

78 我从来不排斥“卖音乐”的概念

   ——菲利普•格拉斯虚拟访谈   段召旭

85 谷冥寂

   ——民国初年的三位音乐家   何宇轩

93 “倒退”的勋伯格   赵穗康

96 小说与音乐的二重奏

   ——四位文学大咖的邀约   吴靖

 

   早期音乐

102 “最早的欧洲旅行指南”

   ——12世纪的《卡里克斯蒂努斯抄本》   陈默

109 在维也纳搜寻维瓦尔第最后的足迹   倪思婷

 

   旅程

117 因雪思高士

   ——维也纳独奏游记   段召旭

125 在冬天的汉堡,找寻勃拉姆斯   王烨

 

   人物

133 俯仰之间,钩络晨风

   ——男高音蒂托•斯基帕不可思议的艺术   詹湛

 

   文萃

141 肖邦面面观(四)   科尔托/周美琪编译

 

   唱片

149 从维也纳到莱比锡,再到克利夫兰

   ——谈2018年收藏的三张交响乐唱片   张可驹

 

   书房

156 音乐的情感“语法学”

   ——读《意义的边界》   林颐

159 随手翻书•芭蕾舞起   陈晞容

 

 

 

 

 

2019年第5期

 

 

 

  声音

5 将巴赫、莫扎特捧在手心:玩具的造像艺术   南曦

11 乐史今日

 

   封面话题

17 关一扇门,开一扇窗

   ——威尔瑟-莫斯特与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十七年   李梦

23 专访威尔瑟-莫斯特:乐团艺术水准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   李梦

28 音乐是“给予与索求”

   ——指挥家威尔瑟-莫斯特小记   冻熊果

 

   独家访谈

34 帕格尼尼之外

   ——与小提琴家黄蒙拉对谈   方翰

 

   话题

43 “李斯特夫人”是谁?   段召旭

48 “游戏”还是“戏剧”?

   ——刍议西方早期音乐中的三处中文错译   陈默

53 你感觉谁和谁比较相似?

   ——由三位钢琴家的演奏想到“老派风格”的问题   张可驹

 

   笔记

61 我没有吸引观众的习惯

   ——福雷虚拟访谈   段召旭

66 让饥饿灵魂丰盈,让躁动内心宁静

   ——巴赫宗教康塔塔与铃木雅明的东方演绎   优游

74 柴科夫斯基:友情的沉思   刘昕

 

   早期音乐

78 古艺术经文歌的瑰宝

   ——浅谈《班贝格抄本》   陈默

 

   现当代音乐

86 由“岛”至“岛”

   ——聆听冰岛当代女作曲家安娜•索弗斯塔提亚   张磊

 

   作品之眼

92 舒伯特的抒情与狂乱

   ——《c小调钢琴奏鸣曲》(D.958)赏析   祝茗

98 风格纯正形式完美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陈洁

 

   旅程

104 慕尼黑音乐日记|跟随康定斯基,找到勋伯格   何宇轩

 

   人物

112 黑管魔法师弗洛朗•艾欧的多面音乐人生   仇延

 

   文萃

119 古斯塔夫•玛丽亚•莱昂哈特:来自达维特•莫罗尼的致敬()   达维特•莫罗尼/吴诣卓

134 肖邦面面观(五)  科尔托/周美琪 编译

 

   书房

142 可能斯特拉文斯基不睬你

   ——小评阿多诺的局限性,兼驳《新音乐的哲学》   詹湛

 

   唱片

152 回顾和谐花园古乐团在TELDEC的录音

   ——维瓦尔第篇   何磊明

 

 

 

 

 

2019年第6期

 

 

 期  

 

   声音

5 藏在乐谱里的文字密码   王竞尧

14 乐史今日

 

   封面话题

19 指挥家帕沃•雅尔维有话说:

   如何成为古典音乐界的“世界公民”?   李梦

 

   特别关注

27 紫禁城古乐季|雷诺德•范•梅契伦:透过彩窗那一缕阳光   仇延

 

   话题

37 小约翰•施特劳斯与旋转的维也纳   乐正禾

44 低调实高调,内蕴即传统

   ——写在海廷克90华诞之际   张可驹

53 叫汉斯的男人   南曦

56 “成长与重建”

   ——从波兰戏剧大师瓦里科夫斯基的《奥涅金》说起   谢嘉雯

 

   笔记

65 作品的空虚和无意义让我感到痛苦

   ——瓦格纳虚拟访谈   段召旭

74 低调而惊喜不断的伟大歌剧院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2018记事   刘雪枫

82 多面体阿诺德•勋伯格   沈冰

 

   早期音乐

88 一部中世纪的音乐百科全书

   ——“智者”阿尔方索十世的《圣母玛利亚坎蒂加》   陈默

 

   现当代音乐

96 微弱、透明或沉寂

   ——意大利作曲家萨尔瓦多•夏利诺   詹湛

 

   作品之眼

109 “魔鬼”的另一面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   李子麟

 

   旅程

114 造访马勒的故乡卡利什特与伊格劳   吴斌

121 勃拉姆斯在吕德斯海姆   布克

 

   人物

128 传奇和慧,唱响寰球   曾小平

 

   文萃

134 古斯塔夫•玛丽亚•莱昂哈特:来自达维特•莫罗尼的致敬()   达维特•莫罗尼/吴诣卓 译

 

   唱片

145 从巨头到怪杰

   ——谈2018年收藏的三款钢琴作品唱片   张可驹

152 中国音乐家的盛宴

   ——国家大剧院唱片精品

 

 

 

 

2019年第7期

 

 

   

 

   声音

5 落日时分:对焦2019夏季音乐节   减七

12 乐史今日

 

   封面话题

17 新旧之间

   ——关于卡拉扬及其战后“黄金十年”的反思   张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