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驰:关于《诗与它的山河》

 

文 ︱ 萧驰

 

 

  一些读者说:不大见过与本书类似的书。所以,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这究竟是一本关于什么内容的书?当然,这是一部关于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书。人类所有民族都会对大自然,对山野林泉有某种神往和眷恋。然而,由于各自生存的地貌环境不同、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以及各自语言的语义系统不同,在面对大自然时会形成不同的美感话语,本书的宗旨,就是观察从中国诗人、画家开始一代接一代地描写山水的东晋和刘宋时期起,到中唐的元和、会昌时期止,中华民族特有的关于大自然的美感话语的形成,或者说景观的形成。简单地说,本书是通过十五位诗人与中国山水的互动,讲述一个山水景观美感如何一点点生长的故事。

 

 

《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

萧驰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ISBN9787108060396

 

 

景观的概念其实涵盖了文学、绘画和园林,以及平时对山水大自然的游赏。但我所用的资料主要是这一时期诗人的作品,因为早期的山水画作品留存极其有限,早期的园林作品只剩下一座襄阳习家池,不足以支撑本书的研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是以诗歌文本作为资料,对中国古人的山水美感进行一种“知识考古”。它主要不是对所涉及的诗歌作品进行解读,其中的一些发现,希望能对治中国绘画史和园林史的学人有所启发和助益,因为在景观学的意义上,诗人的山水书写、山水画、园林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存在广泛的“互文”。为此目的,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十章,都涉及到了山水画,讨论了从诗到绘画的几个问题,包括“平远”透视,具画意空间的创造,神遊于天地,将不同地点的景致组织进一幅图景,以及到江南水乡绘画主题等。本书的第四章、第八章、附录二和第十章则涉及了中国早期的造园,讨论了从造景、相地、借景、奥如与旷如的对立互补,文人园林,以及空间组织等造园问题。本书希望治中国绘画史和园林史的学人能充分重视中古诗文这座宝山,充分重视诗人的山水书写、山水绘画和园林的景观话语之间的关联。

 

  本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研究,特点之一是包括了现地考察的内容。我从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教授那里借鉴了这一方法,却为了不尽相同的目的。其中共同之处是,我们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中国古代大部分诗歌,特别是所谓应景诗,与山水画不同,具有一种非虚构的特点和性质,即基于诗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一次历史经验。但本书的现地考察,并不主要是去验证和强调这种历史真实。相反,我要强调,即便许多作品是基于诗人的身体经验,却并非都是客观的书写。山水书写是个体诗人与特定山水之间的互动和交融。诗人处身兴感于山水之中,在吟咏和书写中会对山水景物有所强调,有所夸张,有所忽略,有所改变。文字中的山水不可能完全重现大自然中的山水。现地考察是为了尽可能地重建诗人与特定山水相遇的瞬间,自然山水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有重叠也有断裂。所谓美感话语研究,正是企图在二者的断裂中,发现诗人山水知觉中的倾向性。

 

 

嶀浦、马岙村、宅里山和对岸谢公亭石矶

(录自金午江、金向银《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

 

 

本书的研究与以往不同,又在于我不是以编年方式叙述诗歌史,也不是以一个观念的萌生和展开——譬如情景交融或境的生成——来组织叙述这四百多年的美感传统。相反,我只注意在历史中每一位诗人为中华民族的美感话语增添了什么。书的副标题叫“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生长”是一个隐喻,它将这四百多年的发展比喻为一棵植物、一株大树。树有根脉,有主干,也有不断生出的枝杈。写作本书时,我的眼睛永远是跟随著树的生长向上看的,即不断注视著新生出的枝杈,新的美感话语。

 

譬如说,“山水”就是这株话语树的根脉。这是一个意义非常丰富的语词,它在士人开始游赏山水的东晋时代在汉语中被铸造出来。山与水在此是一种并列和对比而互补的关系,这为这一语词生成以前汉语书写语境中大量出现的“山”的与“水的并列表达所证实,与前偏后正的“山水”意义完全不同。这个呈并列关系的语词“山水”是一种一元双极的“完形”,日后中国古代景观艺术中种种对立和互补的一元双极正是由此开始,它最适于以对仗形式加以表现,同时又成为了山水画和园林中开阖呼应的空间韵律。分析谢灵运对大自然的书写以及他在剡水畔的几处居所,我们总看到“山”与“水”的并列和对比。这种对比在中国式景观中体现为瀑布、山涧、江中屿、江矶、江潭、峡江等等。“山水”又是中国地貌的体现:中国的广大人口生活在一片展现强烈对比的土地之上,一方面是河流冲积平原,一方面是陡峭的山岭,山岭比实际显得更为高峻和陡峭。古人的山水美感在相当程度上,是“山水”一词以转喻(转喻是一种修辞形式,更常见的叫法是“替代”,如以“裙钗”替代女子,以“须眉”替代男子,一般是以部分来替代整体。转喻以认知语言学的说法,是词义扩大的主要方式之一。)形式实现的词义扩大。不仅诗歌作品,在山水画论和造园论中也可发现这一景观构架。

 

  “天地”和“风景”是稍后出现的话语。“风景”是“风”与“景”的并列,即空气流动和光照的并列。分析最早使用这一语词的诗人鲍照和谢朓,我发现在谢灵运书写中相对被忽略的天象和气象因素被包括进来。正如在谢灵运的对仗中有大量山与水的对仗一样,在谢朓诗的对联中竟有二十八处是“风”与“景”并列和对比。这里接续了宋玉《高唐赋》书写云气变幻的天空的传统。“风景”又意味著诗人处身于光与空气的氛围之中。

 

 

展子虔《游春图》

 

 

“景”是继“山水”和“风景”之后,中国景观文化中以语词表现的最重要话语,是中华景观审美心理的核心。它首见于画论,继而在诗论和造园理论中出现,并且见于宋以后文人的生活美学。“景”是可以计数的,是“游止”,是山水和园林的标点,是今日国人游赏山水和造园所关注的基本单位。它的形成经过长期磨淬,本书对江淹、何逊、卢鸿一、王维的讨论,以及附录二《设景与借景》,都在一路追寻“景”出现的踪迹。“景”体现了“山水”和“风景”的意义交集,是对山水和天光云影进行切割和片段化了的画意空间。这一取景意识强调被空间化的“时象”(如断桥残雪的“残雪”,卢沟晓月的“晓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时机智慧。

 

“泉石”或“水石”是我在讨论中唐元结和柳宗元山水书写时注意到的又一新的话语。它的语境之中,有一种逃避雄伟、陌生山水世界,却追求小的、被幽藏著的和近似人间或家屋的亲切和熟稔感觉的倾向。这一新话语出现在築亭榭、栖泉石的文人园林的历史脉络里绝非偶然。明代造园理论的重要著作《长物志》中说:“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就告诉我们:水石就是园林世界中的山水。

 

  在以上以语词形式出现的话语“山水”“风景”“景”“水石”等等之外,本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山水美感的话语,并未形诸语词,却运作为对大自然鉴赏和书写的实践方式。以下我举出几个重要的实践话语作为说明。第二章中我以“画意”概括的以一视觉中心的“元象”和同质性氛围构结的空间世界,它是“景”作为语词出现之前、运作为实践方式的话语。

 

 

传郭忠恕临《辋川图》欹湖部分(栾家濑至欹湖)

 

 

辋谷( 从竹篑山N34°05.330/E109°19.588′ 向南拍摄)

 

 

再比如我在江淹、阴铿和李白的讨论中一再注意到诗人突破身体视域,令神思游于天地之间,甚至变动阔狭,变化山河的手段以创造巨幅图景。这一话语在后世画家的许多作品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赵黼的《江山万里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徐扬的《姑苏繁华图》那样的长卷中一再复现,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徵性话语。而这一话语可能最早出现于诗歌作品。

 

 

顾恺之《女史箴图》之一部分结构

(录自庄申《根源之美》)

 

 

隐逸诗人“可居”山水中被隔绝的“别异乡”,是另一未形诸语词却值得注意的的话语,它的原型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在地形学上它体现为山谷。本书第四章对孟浩然、卢鸿一和王维的讨论就是基于这一话语。它在造园中成为刻意追求的“壶中天地”。《红楼梦》第十七回被今人读作造园论,其中对大观园开门所见的一段描写,就强调这是一个被隔绝的别异乡。在现实世界中,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样本,只剩下河北清行宫假山和圆明园武陵春色的残迹了。

 

李白书写江南山水时表现出的“风土性”也是一种美感话语。本书所谓风土性,是指诗人作品透发出的浸淫于一地山水和人民生活氛围的感受,它似乎是这片土地本身的声音,同时又是诗人身心与山水共织出的情调。它表达的是环绕诗人的“环境”。虽然中国山水美感皆重视氛围或光韵,但“风土”是从空间上极度扩充了的“氛围”。我们将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横江词六首》与谢朓书写宣城衙署轩窗所见和王维《辋川集二十首》比较,就可以看出我所谓具风土性诗篇的特点。

 

李白在一些诗作中还创造了一种特别的话语:他会在经过或特别去造访一片山水时,想到曾经吟咏过以往这片山水的诗人。对李白而言,过往的诗人主要是谢灵运和谢朓,这两位诗人生命的气息似乎就流动在眼前正为李白再体验的山水风景之中。当然,李白会因此而赋诗,诗中会檃栝过往诗人的诗句,古今两位诗人的生命脉络就于此“相接”了。或者说,异代不同时的诗人之间,藉同一片山水而有了跨越时间的晤谈。明朝诗人李东阳有诗说:“地重谪仙题后价,天留谢朓赏时心”,诗人的“赏时心”因他所吟咏的山水而永存。

 

“山水”与“山河”两个语词相差一字,义涵却极不同。“山水”一般用于一地一时的游赏,而“山河”则用于指称国族世代居住的广袤土地。本书对杜甫夔州一些作品讨论时强调:诗人的“神思”会出入于“山水”和“山河”之间:或者自眼前“山水”而拓向“山河”,或者令眼前“山水”成为万里“山河”的转喻和象征,或者自广袤的山河图景起笔,而放置峡中山水于其中。

 

本书最后一章,讨论了白居易和与他交游颇密的几位诗人对江南水乡城镇的呈现,以及白居易在洛阳造园、居园活动中,对江南水乡城镇的再呈现。从六朝以降到中唐以前,也有诗人对江南城市进行过书写,但他们都是自一个高处向下俯瞰。视野里出现的主要是城市所据的山川形势和宫苑意象,普通人的生活环境是被忽略的。白居易和环绕他的一些元和诗人的作品,开启了华夏山河中一道被遮蔽的美景---由许多河流联接著山水的水乡城市。为此,他们必须让抽离的身体进入、参与、牵绕于这个地方,以不限于视觉的各类感觉从深度上去体验和捕捉水国的色彩、光泽、声响和生命,使江南水乡被呈现为一个“被生活了的地方”。这些诗人正是经由这样新鲜的美感话语,才得以表现中唐以后逐渐繁华起来的江南新商业城市杭州和苏州。至少从白居易开始,这种新的景观延伸到园林之中。我们至今仍然可以在颐和园后湖的苏州街看到这样的园林景观。

 

本书在讨论孟浩然时第一次提出了“内部风景”这个概念,那是折叠在特定山水世界中的文学或历史寓涵。在孟浩然诗中,郑交甫与江妃二女的相遇就是万山下解佩渚的“内部风景”,隐者庞德公是鹿门山的“内部风景”。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袁宏夜遇谢尚是牛渚矶的“内部风景”,而李白造访的新亭渚、板桥浦、彭蠡湖口等地,大、小谢的吟咏就是这些地方的“内部风景”。杜甫寓居夔州更是面对著折叠在山水中的众多“内部风景”:夏禹疏凿大江是夔门的“内部风景”,公孙述据险称帝是白帝城的“内部风景”,诸葛亮摆八阵图是鱼复浦坝上乱石的“内部风景”……。“内部风景”在我们这个既爱山水又重视历史记忆的民族中作为普遍的话语出现,决非偶然。

 

在山水艺文之中,有一个许多山水共有的“内部风景”,那就是本书在导论和第六章中讨论的神女。她是中国诗人集体无意识中的某种“原型”,在这个文学传统中不断复制自身,化身为湘妃、巫山之女、洛神宓妃、山鬼、汉滨游女、鼋山神女等等。我在第六章中从八位书写山水诗人的作品中,梳理出中国文学中一个隐秘的谱系,说明神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诗人心目中山水的化身。本书的结论进一步说明:神女体现了中国诗人笔下山水的阴柔之美,体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昵之情。回应法国汉学名家朱利安提出的裸体是西方文化构成精义的呈现(即所谓“派典”),以及中国文化和艺术重视世界浮现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说法,本书提出:对应呈现西方文化精义的裸体,中国文化存有观念精义的呈现是山水。而历代诗人笔下形影飘忽的神女正体现了世界浮现于有形与无形之间。难怪中国诗人和画家惯以变幻无穷的烟云之气作为面对山水而生发的基本“物质想像”了。

 

 

巫山神女峰 巫山县旅游局邓宏斌、黄正平/

 

 

由“内部风景”可以重温本书导论提到的本书写作的目的之一:呼吁另一种环保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我们一向以为:古人留下的城郭、宫殿、寺庙、园林、陵墓、桥梁等等建筑物才是应当保护的历史文化单位,但却未能保护好。但如果我们认识到:凡被著名诗人吟咏过的山水都具有“内部风景”,都是著名诗篇得以流播的载体,我们就会将剡水、辋川、岘山、白帝山、夔门等等,也同样视为极珍贵的历史文化环境,视为可以真正足以使后人可以摩挲到古代文化的物质遗存了。

 

 

 

 

 

    — 作者简介

 

 

   萧驰,曾于中国大陆修读中国文学批评史。1987年负笈北美。先后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修读比较文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是滥觞北美而流播亚洲“中国抒情传统”学术型态中重要学者,多年来致力其发展。所撰《中国抒情传统》(台北:允晨,1999)对此作初步理论思考;The Chinese Garden as the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Story of Stone(密歇根:密歇根大学,2001)探讨此传统在明清文人生活文化和近代小说世界中的延伸;与柯庆明合编《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上、下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回顾此学术四十年发展。20世纪末以来,倾心研究中国主要思想背景下抒情传统的观念史,三卷本《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玄智与诗兴》《佛法与诗境》《圣道与诗心》,台北:联经,2012)是历时十二年研究的成果。这本《诗与它的山河》呈现了作者近年最新的关注点和研究进展。

 

 

    — 内容简介 —

 

  最早认识自然山水之审美价值并持续进行书写,是中国文学令人瞩目的一项成就。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萧驰花费七年时间,以十次实地考察为基础,写作了《诗与它的山河》这部新著。作者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了此期间最重要的十五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白居易。每章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本书亦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作者更向世人发起呼吁——中华山河不仅为古人吟咏的对象,亦是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广阔语境,一旦被横加破坏便再难复现。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