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漫游——一段书店与文学的寻访之旅》:全世界的书店都在这里

 

| 苏白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

 

 

  书店永远处于危机之中,总会面对新书和内涵的矛盾,书店总是处于文化批评的漩涡中心。书店是流动性的、暂时的,当经营不佳时,它就可能从世界上消失。

 

  当你走进一家街边小书店时,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安静包裹,可能发现令人惊喜的图书,可能被典雅的装潢吸引,但更加可能的是——发现书的摆放有些令人费解。大文豪本雅明在《巴黎拱廊街》中写道:一家书店会把爱情故事和彩色插画集摆在一起,把描写拿破仑的书放在某位少女回忆录上方,在梦的解析中夹杂着一本菜谱,描写英伦风土人情的书会挨着福音书……

 

  如今不少书店已经沦为旅游景点,也不少成了咖啡厅的配件,一家书店是不是真正专业,真正服务于阅读,爱书人一眼便能看透。“每一家书店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缩小体,书店是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地图。”《书店漫游——一段书店与文学的寻访之旅》(下文简称《书店漫游》)中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想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座城市,先去它的书店吧。

 

 

《书店漫游: 一段书店与文学的寻访之旅》

[西班牙]豪尔赫·卡里翁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6

ISBN: 9787108060815

 

 

  几天前,我见到了《书店漫游》的作者、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教授豪尔赫·卡里翁。卡里翁年过五十,在学校除了开设文学创作等课程外,还教授了一门并不熟悉却听来有趣的“旅行理论”。热爱旅行的卡里翁利用他丰厚的假期与出国访学机会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便来到北京,沿大运河一路南下游至江南。几十年间中国的变化天翻地覆,再次来京的他不免震惊,眼前一切与他记忆中的城市已截然不同。

 

  在每个城市游览时,卡里翁都会去当地有名的特色书店或周末书摊逛逛,带回几本当地经典书目作为纪念。《书店漫游》中他将几十年去过的书店尽数写入书中,伦敦的敦特书店、巴黎的书友之家、莫斯科的作家书店、柏林的查特文书店、旧金山的青苹果书店、巴塞罗那的阿泰尔书店、雅典的波德里亚书店、剑桥的三一书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维拉书店、都灵的卢森堡书店、热那亚的博齐书店、墨西哥城的钟摆书店、伊斯坦布尔的鲁宾逊书店、开普敦的朗知书屋、圣地亚哥的重金属书店……那些或新或旧的书店目睹着历史的推进记录着各种各样的动人故事。

 

 

历史的当事人

 

  危地马拉的思考者书店是卡里翁去的第一家有影响力的书店。书店诞生于战乱之中,它引进了大量引领思想的书籍,举办文化派对和展览,很快就成了抵抗和开放的中心,一度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在思考者书店,卡里翁买了许多“正常书店”不会卖的书,比如《够了,危地马拉》和《暴力的手段》。不过,这家书店只存在了短短十二年,在2006年就关门了。

 

  “没有人知道,我曾在这家书店中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卡里翁说,如今书店来来去去,似乎消逝地很快,“对于书店的探索也是我自己人生发展轨迹的探寻:哪些书店已经关门歇业了,哪些换了地址,哪些开了分店,甚至把分店开到了国外,哪些改变了经营策略,哪些开了网店。”正如他这些年所见,当下很多书店正处在衰败或消失的过程中,它们迫切地需要被记录下来,书店的生存状态需要人们的关注。在许多国家,思考者这样的书店都在消亡,或是只有网上书店,但许多书店都与思考者书店一样,曾在文学和历史中站在舞台中央:鹦鹉书店在十七世纪的经营者曾是莎士比亚的编辑;“全球规模最大的书店”福伊尔书店辉煌时期,其举办的“文学午餐”远近闻名,从1930年至今,有超过1000名作家在书店用过午餐,包括萧伯纳、丘吉尔、艾略特和约翰·列侬。南丁格尔常光顾的斯坦福书店也有着与名人的不解之缘——小说中,福尔摩斯正是利用了斯坦福书店绘制的地图成功破解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一案。

 

  最有名的关于书店与文豪之间的故事莫过于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所写到的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笔者记得其中有一章就叫《莎士比亚图书公司》。那时海明威任美国驻欧洲记者,战乱中生活十分困窘,还未成名的他囊中羞涩时路过这家书店,女老板亲切与他交谈。他借了几本书,但窘迫地是身上并没有带足够的钱。女老板笑着告诉他,以后有时间再来付钱。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怀揣着几本珍贵书籍的海明威激动又感动。日后他经常光顾这家书店,与庞德、菲兹杰拉德、乔伊斯等大作家在书店中畅聊,书店成了文豪们的派对之所。这对海明威的影响巨大,他写下的“假如你年轻时有幸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巴黎都与你同在”这句话在今天成了巴黎的文化名片。

 

 

三百岁的书店

 

  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店是哪个?光看开张时间可不够。一家书店存活至今,要有完整连续的经营记录。中途没有关张过,意味着要躲过近几百年了大大小小的战火纷争、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多次国籍变动而屹立不倒。

 

  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上写:“贝特朗书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店。”这座位于里斯本的书店如今已成一家“网红”书店,无数游人争相对着书店红色牌子拍照,牌子正中大大的字母B是“贝特朗”的首写字母,下面骄傲地写着书店的成立年份“1732”。贝特朗书店自成立至今近三百年不但经营不断,留下了翔实的资料佐证。相比之下,巴黎的德拉曼书店就不那么幸运了,虽然建立于1700年,但中间遭遇过一次火灾,令书店历史记录被焚毁。

 

  早期的书店是什么样子呢?《书店漫游》中写道,那时的书店“充满了古旧和庄严的气息”。旧书店真正流行起来是在十八世纪,那时的书店大多是出版社旗下所有,出版社兼具出版与卖书的功能,书店相当于出版社的展示柜与门市部。一些流动的书贩也会背着装满书的大包挨家挨户推销图书。那时的书店里不仅有印刷图书,还有许多珍贵的手抄图书,甚至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定制图书,当然私人订制的图书价格不菲,对普通人来说类似奢侈品。相比之下,那时人们更偏爱手抄图书,直到二十世纪,印刷图书才完全取代手抄图书。

 

  当时有两种存放图书的方式,一是用书架,二是用抽屉或箱子。图书是不带封皮的,顾客可以亲自为选中的图书挑选封皮,也就是说同样一本书,光看书封面可能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在欧洲,图书被统一装订的习惯始于1823年,那时装订器开始普及,“书店与图书馆越来越像”。卡里翁作为一个爱书人,家中有五千多本图书,他会定期补充新书,将看过的旧书捐出,保持着数量的稳定,这相当于一座私人图书馆。

 

 

网络时代的消费主义

 

  大约从十二世纪末开始,图书成为了一种商品,因为图书的稀有,其价值甚至可以用来做财产抵押。据《书店漫游》考证,图书典当行业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中期,直到复印机的出现才消失。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图书逐渐成为了可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物品,书店也因此成了城市中受人喜爱的地点。但如今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的书店都在转型中寻求生存,一方面网络书店的零成本让实体书店的经营每况愈下,另一方面电子阅读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令整个出版业风雨飘摇。

 

  卡里翁告诉笔者,在他的国家西班牙,图书定价是由政府机构统一评定的,出版社不能随意定价,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图书不能随意涨价;同时网络书店不能以很高的折扣促销,图书不能随意打折。卡里翁听说中国的网上书店许多图书的定价在四到七折时相当震惊,连连感叹,如果这样打折,那么实体书店就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所以与中国的书店相比,欧洲的书店还是相当幸运的。

 

  “世界上的许多书店都在触觉上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例如英国的托平书店就雇佣木匠制作木质书架。”卡里翁说。不过更多的书店会在装潢设计上下功夫,打造“最美书店”。从众多书店的生存之道可以看出,一个书店想要长久立足,吸引年轻人是一大法宝,书店的经营者必须具备足够敏锐的文化嗅觉,如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就曾是“垮掉的一代”的潮流聚集地。

 

  如今,书店将全世界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梵·高用过的笔记本在米兰设计出来,可以在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买到,笔记本的生产地来自中国。

 

  连锁书店同样成为了现代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许多连锁书店就像星巴克那样,以飞快地速度攻城略地,引领着书籍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在美国,大型连锁书店的竞争对手是亚马逊。

 

  卡里翁采访了连锁书店水石书店的成功秘方,这家书店的老板清楚地意识到,要与网上书店竞争,就要发挥实体书店的独特价值,用人文关怀和与读者的独特互动弥补价格上的差异,这些是读者在亚马逊无法体会到的。书店一方面给店员很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书,而不允许出版社在书店买展台做广告,另一方面书店在为爱好文艺的人提供服务时,也不能把其他顾客拒之门外,任何人都会在书店感到自由自在。

 

书店的未来是什么?谁也说不清,但至少卡里翁的记录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以后你去旅行,请留意那些不起眼的书店,买上几本书。如城市之光书店墙上的标语:欢迎你,请坐,开始阅读吧!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