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庚子年历:为美好生活积累素材

 

2020年,很快就要到来了。很多日历,即将结束销售期,然而,三联日历《古人的日子:庚子年历》却将迎来销售的旺期。因为,《古人的日子:庚子年历》采用农历纪历,正月初一才是这本日历的首日。

 

 

 

《古人的日子》系列日历,已经连续出版了三年,三联有个宏大的计划,是以一纪十二年,来讲述古人的日子。庚子年历的内文延续了之前“一日读诗、一日释物”的方式。西汉文物青铜衔物鼠的造型,通过烫金的方式印在氤氲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朱砂红色封面上,提醒着大家,喜从新岁来,我们即将送走己亥猪年,迎来庚子鼠年。

 

 

 

今人读古诗,常常一知半解,这并不是因为词句障碍,即使每个字都认识,但对于什么是“銮铃”,什么是“枕屏”,什么是“连筒春水远”,什么是“更买江鱼双贯柳”,终究无法想象。于是,选择一句古诗,寻找一件与其搭配的文物,以诗释物,以物解诗,从诗歌和文物的角度切入,再现古人的日子,于是便有了这套日历的创作灵感。

 

 

 

扬之水、廉萍两位好古之师,以特殊的构思与组合,突破纯诗词文字的界限,配上可以感知的古代名物图片,按照一页诗词,一页名物图片这样搭配编排。诗与物相证,物与诗相辉。诗词因名物而达诂,因了名物的佐证,让读者对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名物因诗词而耀彩,因了诗词的附丽,让古人的日子变得摇曳多姿、活色生香,一下子拉近了现代人与古人的时空距离。

 

《古人的日子》,向今人一页页打开曾经散落在古人生活里种种耐人玩味的物,以及浓缩于古人诗里词间的种种引人入胜的境。

 

廉萍老师是解读诗词的高手,扬之水先生是研究古代名物的专家,二人的联手可谓是珠联璧合、默契无间。两位老师又都是英华内敛、含蓄蕴藉之人,不论解读名物还是解读诗词惜墨如金,没有多余的废话。偶尔在适合发挥的地方点拨两句,往往出语清空,人淡如菊,又如梅花照水,一枝横斜。

 

 

 

廉萍老师曾这样描述她与扬之水先生的合作:“扬之水先生甚至有闲心比作‘斗草’。比如她会问:我这儿有件东西,你有诗吗?于是廉萍老师就踅摸踅摸,掏出首诗来。或者廉萍老师问:这首诗挺好玩,您那儿有东西吗?扬之水先生就翻腾翻腾找找照片。一旦对上,都很高兴。找不到就先放着,指不定哪天碰上。一本新的日历,就这么又成形了。”当然,说起来轻松,实际上,为了这本日历,两位老师花费了很多功夫和精力去寻找、选择、解读、校正……

 

 

 

戊戌年历与己亥年历出版后,曾有读者留言,说:“这都是有钱人的日子啊,普通百姓怎么可能这么过?”有道理。绝大多数底层毫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历史里,无从打捞。但是,富足欢欣,祥和安定,精致温暖,免于匮乏和恐惧,不正是所有普通人都期待和应该过上的日子吗?贫无立锥,颠沛流离,才是不正常的。这本日历,大致可以为美好生活种种细节,提供一点线索。所以廉萍老师也在日历的第一天“正月初一”选择了“喜逢新岁来”这样的诗句。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事清明,岁月静好,应该是古往今来,所有普通人过日子的共同期盼吧。

 

也有读者反映,完全没看出来《古人的日子》中,诗和物有什么联系。豆瓣上甚至有人说“一半诗歌都快进了”。在沮丧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是不是我们在版式上不够直观,不够亲近读者。所以今年,在文物那一页,我们加上了相关诗句,以示醒目。另在每月开篇,还加上了各个月份的别称,如杏月、桂月之类,算是补充一点小趣味。

 

 

 

《古人的日子:庚子年历》中的文物图片,绝大多数是扬之水老师和老伴李志仁先生看展所摄;小部分来自各博物馆和各类图册。这些个原本无声地躺在博物馆内的物,因为“诗的释”,让读者看到了蕴藏其中妙不可言,言之不尽的细节。那些物入了此册,算是活过来了,古人的日子,也因此被它们唤醒了,入了今人的心心念念。

 

 

 

《古人的日子:庚子年历》竟然可以将古时如许贴近今日,一天天领悟到的意趣,积累起来,浓得再也化不开……于是在翻动之间,眼之所及,心之所感,平常的日子便也显得雅趣起来。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