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中读文丛”与大众阅读

从《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谈起

 

 

   

    杨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入职三联。

    主要致力于“开放的艺术史丛书”“高居翰作品系列”“宿白集”等艺术及文史图书的编辑工作。

 

 

 

  Q1 作为“三联·中读文丛”新出版的《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一书的责编,能否讲讲你是如何理解“风雅美学”这个概念的?

 

  杨乐:谈到“风雅”,在现代语境下可能会从字面上被理解为“风流雅韵”之类,如琴棋书画茶诗等诸般闲事,总之是一种情调,离老百姓过日子比较远。但整体书稿读下来,如果要提炼核心主旨,“风雅”两个字又最为恰切,只不过我们要对它来重新理解和定义。首先,“风雅”的核心是“雅”,它指的是精英文化,具体到宋代,那就是由士大夫创造出的一整套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风”则指民间百态,也指风化、感染,雅的方式和追求能够真正融入民间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一种区隔阶层的炫耀资本或者装点门面的摆设。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雅”和市民生活为代表的“风”,正好体现了宋代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两个面向。

 

  书中有六讲集中于“雅”文化的形成与确立:邓小南老师的“宋朝再认识”是一个总起,全面介绍了宋代的立国形式和文化成就;杨立华的“理学”从北宋五子尤其是程颢切入,明确了“儒学复兴运动”之后宋代理学为儒家生活方式提供的道理和依据;王连起的“书法”突出了苏轼、黄庭坚、米芾开创的尚意新书风;朱青生的“宋画”着重于写实院画之外由文人开创的另一条道路,如何彻底改变此后中国绘画的面貌;廖宝秀的“宋瓷”涵盖宋代五大名窑,呈现了高度凝练的极简美学;叶放的“雅集”把文人活动经典化,成为后人追模效仿的理想方式。另外四讲,则更见出文人雅趣融入日常、化为民风的一面:康震的“宋词”提到了文人介入对市井唱词境界的提升和改变;扬之水的“名物”以金银器、花香、文房用品为例,结合古典诗文,展现了宋代生活中的精致日用;郑培凯的“茶事”,以点茶为核心,讲解了宋人击拂泡沫的风尚以及背后的审美理想;余辉的“清明上河图”解读则在对丰富细节的解读过程中抽丝剥茧地让人看到繁华背后隐藏的社会矛盾。十个侧面涉及思想、文学、艺术与日常,相互映照,使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璀璨的宋代文化。

 

 

 

  稍微个人一点说,我理解的“风雅美学”不是风花雪月的小情小调,而是精英文化与世情民风的统一体,审美是一种充满活力的令人愉悦的活动,能够为文化共同体内的成员提供知识和道德启迪,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冲击和洗礼,对生活产生更深的认识,对更好的可能性萌生希望。而产生这样的艺术,需要有良性的社会秩序和价值理念作为土壤。

 

 

 

  Q2 此书的副标题曾考虑过“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从文艺复兴到风雅美学,最后似乎还是美学稍占上风。从美学的角度进入宋代,和其他角度相比,特别之处在哪里?

 

  杨乐:副标题曾考虑过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是想通过一个简单的类比,使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和特色所在。提起欧洲“文艺复兴”,我们都知道它前面有一个“中世纪”,后面又开启了近世移风易俗的社会转变,在历史的激烈碰撞处,思想、文化、艺术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是我们理解现代世界必须要追溯的源头。而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正处于类似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一方面它重整残唐五代乱局,使中华大一统的主体文脉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与汉魏晋唐相比,它又在诸多领域独具开创性,其“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持、儒者之所守”,均较之前发生了明显转捩,且深远影响到元明清乃至近代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在中国文化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钱穆指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事实上,也确实有谢和耐、宫崎市定等学者把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代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出版过严肃的学术论著。最后之所以没有采用这个副标题,主要考虑到文稿的实际内容虽然也涉及政治、经济、思想,但大多还是与审美和世风有关,而且是十位作者就各自擅长的领域发言,并没有专对这一话题做深入阐发,我们不想给读者留下一个名不副实的印象。另外,不同的文明脉络背后深层的结构性差异还是很大的,表面的比较容易引发歧义,最终,我们选择回到中国文明内部,采用了一个相对传统但平实准确的副标题。

 

  19世纪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说:“伟大的民族用三种方式为自己立传:行为之书、言辞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是最后一部。”我们中国人习惯于从文献记载来进入历史,但艺术和审美能够超越时空,带给人直观的感受,就像电影《降临》里外星人留下的环形文字,它能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共时性地呈现在你面前,等待你去深入领会和破解。尤其是宋代的艺术,极具视觉和精神上的美感,令无数人尊崇向往。面对“雨后天青”的汝窑青瓷、范宽的《溪山行旅》、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很难不被震慑和打动,它们保留和昭示了人类文明可能具有的可贵品质。因此,在编排图文的时候,我们精选了近三百幅高清书画、器物图片,尽量给予充分的版面来呈现细节。除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还有丰富的图像史料,读者翻开书,不仅可以读到司马光的政治理念、朱熹的思想世界、辛弃疾的豪迈诗词,还能看到带有改动痕迹的《资治通鉴》手稿、遒劲有力的朱子大字书法,以及稼轩传世的唯一墨迹,这些都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Q3 作为一名现代人,今天去了解宋代时应该特别留意什么?

 

  杨乐:其实吕正惠先生的《第二个经典时代:重估唐宋文学》已经对这个问题做过很好的回答。宋代是近世的开端,士族门阀的时代已经过去,普通人可以通过读书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都听说过范仲淹早年“断齑画粥”后来当上宰相的故事。但他们努力的目的只是为了出人头地、自我实现,做很大的官、挣很多钱吗?不是。经过社会秩序的剧烈变动与佛老思想的冲击,摆脱了出身门第束缚的宋代士人,集体展现出“文以载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魄与人格,重新划定了个人与天地自然、家国人伦的关系,为儒家理想的生活方式找到了道理和依据。他们进退于庙堂与山林之间,一方面主动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一方面又兼具多方面修养,看重内在自我人格的实现,呈现出文雅、洒脱、有趣的人生。

 

 

吕正惠 著《第二个经典时代:重估唐宋文学》

“三联精选”系列,三联书店2019

 

 

  吕先生认为,跟唐人相比,宋人是比较理智的。他们也有理想,也有执着的追求,但他们在经历了种种困境后,也能够认清现实,并且了解到,人生本来就是“不美满”的。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感到幻灭与失望,他们会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毅力,提升自己的人格。他们了解,人生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生命的实践找到自我人格的完整。如果说,理学是从思想上为这种人生观建立一种体系,那么,当我们阅读宋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时,具体地理解他们感情和理智的成长过程。相对于唐人的激切,宋人的人生观对我们现代人也许更具有启发性。

 

  此外,我也特别欣赏宋人把自我、自然、社会打通的状态,“理”一惯之。他们的胸中有人格理想、有山林丘壑、有天下百姓,没有哪一部分旁逸斜出,产生压倒性的优势;他们的眼里万物等观,无论是花鸟草虫还是黎民众生,都能够在画家笔下得到惟妙惟肖的呈现,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恰到好处,个人的艺术表达与日常感觉、社会观念和谐共存。这种大的文化氛围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共享的,因此无论皇家、士大夫还是民间,我们从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物质遗存中都能感受到一种从容均衡、绝少过度修饰的品质,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审美。

 

北宋 崔白 寒雀图卷(局部) 绢本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局部) 绢本 台北故宫博物藏

 

 

  做封面的时候,我们也想尽可能把宋人这种整全的精神状态呈现出来。封面上的形象素材由宋徽宗的《听琴图》、米芾的《潇湘图》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叠加,重新组成了一幅坐观云山的画面,苏轼的书法既映照出文人的内心世界,也带给人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事实上,宋朝的历史确实远非强盛太平,其高度昌明的文化成就恰恰是在内忧外患、举步维艰的环境下取得的,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去用心体会。

 

 

 

 

 

  Q4 请分享一下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最难忘的细节或故事。

 

  杨乐:这本书源自中读《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朝美学十讲》音频课。这是中读上线最早、关注人数最多的一门课,目前显示热度已过百万。但是在接到书稿以后,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在于市面上扎堆的“宋朝热”已经扑面而来。在内部,有周刊记者采写的《我们为什么爱宋朝》,虽然不是名师主讲,但角度和框架与这本书很类似;在外部,有吴钩的说宋系列以及诸多相关出版物,如何在众多同类品中找到我们自己的特色,是编辑过程中着力的重点。最终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从比较深入的精神层面来把握宋代,这其中也加入了对中华文明脉络的理解。

 

  美编蔡煜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帮了很多忙。她曾经在“汉声”工作,特别擅长将对文字的深层理解视觉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图文书编辑。与一般编辑定稿、交由美编设计的流程不同,我们在做这套书的时候,因为涉及很多图像呈现效果的问题,只能边做边排,中间几易其稿,蔡煜不仅及时协助编辑实现头脑风暴后的设想,还创造性地加入了很多视觉串联工作。例如讲到汝窑瓷器,她逐一查找了选用器物的实际尺寸,然后按照比例把相关的一组器物放在同一页面,使读者一目了然。当第一次看到这个页面时,我心里是特别感动的。另外,为了使十个侧面能够有机组合在一起,我们一起商量用宋代的传统颜色来做篇章页、一起斟酌能够入选书中的每一幅图片,在这个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分享各自的心得,这种理想合作本身就是一段美好难忘的经历。这套“中读文丛”的其他几种也是由蔡煜来担纲设计,每一本都很精彩,花费了不少心思。

 

 

 

 

 

 

  Q5 在一次直播中你曾提到,希望通过“三联·中读文丛”提倡一种有尊严的大众阅读,能否结合这套书展开讲讲你理解的“有尊严的大众阅读”?

 

  杨乐:在大家印象里,三联因为出版了现代西方学术文库、陈寅恪作品集、钱钟书作品集,以及大量思想文史著作而显得学术色彩更浓一些。其实,回顾历史就知道,无论是30年代宣传进步思想、引导大众启蒙;还是80年代创办《读书》杂志、译介西方现代学术前沿以及文化生活译丛,引发读书热潮;还是90年代以后出版原创学术著作,成为国内的学术出版重镇,三联始终没有走上专业化出版的道路,而是更强调做面向更多读者的大众阅读。只不过,我们所谓的大众阅读更偏重于人文思想和历史文化。三联的很多标志性读物都不是某一领域的学术专著,但却能对人的精神产生真正的影响,给予人以力量。

 

  所谓“有尊严的大众阅读”,无非是想表达要尊重读者、尊重作者、尊重编辑。一提到“大众阅读”,往往给人感觉就是“通俗读物”。但我理解的“大众”是不囿于某一专业领域、保持着长期阅读习惯、愿意从书中获取知识和快乐源泉的人。在我心里有一幅理想读者的画像:他们兴趣多元,不那么功利,对生活有敏锐的感受;喜欢读书,不满足于市面上流行的一些套路说法,希望寻求独立思考;既有的知识面广且深,有相当的阅读水平,对世界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为他们写作其实对作者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跳脱出专业学术的语境,抓住关键问题,找到融通的表达方式,唤起更多共鸣,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用标准化、商业化的模版来约束作者,必须尊重作者独立的研究和思考,了解他们真正长期用心之所在,鼓励他们把最有心得的成果付诸文字,而这正是编辑的职责。去年9月出版的《范用存牍》,收录了近2000封我们社的老前辈范用先生与作者的往来信件,从中可以看到,与他相知相交的文化人当时很多都在落难,出书并不容易,如果不是范老热情主动地寻找他们、鼓励和催促他们写作,就不会有后来的《傅雷家书》《随想录》《干校六记》等名作的出版,正是这些三联前辈“为了书籍的一生”,才让我们看到编辑业务是怎样一门默默无闻的幕后艺术,它需要长期坚持的沉潜,在不断适应时代的过程中寻求思想智慧特质,坚守人文品格。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当2017年“中读”上线的时候,他们强调的介于传统书籍“慢阅读”和手机碎片化“快阅读”之间的“中阅读”,与我们图书本部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中层读物不谋而合,合作推出了这套“中读文丛”。这几本书都是在中读热销音频课的基础上脱胎而成。但这不仅仅是音频的文字转化。不论在前期的课程策划、约请作者、设置讲题,还是在后期的成书设想、编辑加工等环节,我们都跟中读的同事保持了密切的沟通,我们的目标是把课程内容延伸到一本经得起推敲和阅读的书。在我们看来,这不是音频课程快餐化的副产品,而是正如“中读”品牌所界定的,旨在向大众提供一种介于流行普及阅读和专业学术阅读之间的中层读物,真正做到把新媒体和传统出版的优势相叠加,为读者提供升级迭代的知识内容和更好的阅读体验,把这些书做出三联应有的品质和味道。

 

 

 

  Q6 目前这套书距你的理想还有哪些差距?

 

  杨乐:从百家讲坛到音频课,读者对单纯从讲课转为图书的方式早已不再新鲜,但我们理想中的普及读物还是要有扎实的知识、独到的视角、敏锐的观点,能够及时将前沿厚重的学术信息融入其中,搭建学术与普及之间的桥梁。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认真对文稿进行了润色修订,重新调理结构框架,增补了图片、图表、知识点和延伸阅读,尽量编排得让人更有收获。

 

  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目前的面貌距离我们理想的大众阅读肯定还有差距。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多人合作,写作角度和风格各有侧重,一些核心问题难以得到聚焦呈现。但是希望我们的这种尝试,能够唤起更多专家学者为非专业领域读者的写作兴趣。无论读者、作者、编辑,都是因为阅读才联系在一起,总归是盼着读到的文字更有含金量一些。

 

 

 

  Q7 从“开放的艺术史”到“三联·中读文丛”,你如何理解自己这些年来的编辑经历?

 

杨乐:在三联工作十余年,是不断打开知识面、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文化共同体的过程。刚入职的时候,编辑们都是带着自己的专业背景进来的,但有经验的老编辑总会特别提醒我们,在术业有精专、扎稳立足点的同时,也要跳出自己的专业局限,从更广的读者的角度来考虑,什么样的书值得出版,什么样的书适合三联。除了学术思想领域前沿,编辑部一直都在做不同层次的尝试,只不过我们的要求是要“分层一流”。心里有读者,有文化趣味,有多年积累起来的谱系和脉络,这是我觉得三联与其他出版社相比最特别的地方,不是首先考虑让读者怎么花钱买书,而是首先考虑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如何定位?怎样编排更有新意、更能见出思路?经过这么多年,这确实已经内化为我个人的判断标准和工作方式。

 

 

 

 

 

三联·中读文丛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荣新江 辛德勇 孟宪实 韩昇 葛承雍 于赓哲 李四龙 西川 苏泓月 尹吉男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3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邓小南 杨立华 王连起 朱青生 康震 廖宝秀 扬之水 郑培凯 叶放 余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陆建德 余中先 刘雪岚 戴从容 吴晓东 毛尖 林斌 陈众议 袁筱一 文铮 范晔 董强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刘斌 许宏 唐际根 高大伦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段清波 杨军 刘瑞 崔勇 樊锦诗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7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