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浪潮里,人类如何坚守本真
未来的图景中,我们怎样智慧地立足
三场专为思考者设计的对话
挑战常规,开拓视野
智能的演化、生与死的困局、遗传学视角下的历史文明
科学、技术、人文——九位学者,三场主题论坛
聆听、交流、碰撞——在不同的维度中找寻自我
以知识与思想为镜,凝视人类的本质
在思辨的火光中,迎接未来,拥抱变革。
【时间】
2024年4月19日-4月30日
【现场】
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二层活动区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直播】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视频号、抖音号
【主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协办】
三联韬奋书店
* 本活动为中国出版集团2024年读者开放日系列活动
第一场
4月19日(周五)19:30
从鱼脑到人脑:智能的演化与未来
【主持嘉宾】
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对谈嘉宾】
卢 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葛鉴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彭 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生物智能在这个新时代中的地位与价值。从数亿年前的鱼类到现代人类,生物智能的演化历程展示了动物大脑的进化与完善。回望漫长的演化历程,我们或许可以说,正是因为四亿年前那条勇敢的鱼,才有了今天的人。最初的脊椎动物大脑分为五个部分,这一结构在现代人类中依然得以保留。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利用智慧和创造力适应各种环境,发明工具,最终成为“智人”。现今,我们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似乎又在挑战我们大脑能力的极限。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邀请动物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动物、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特性,深入讨论智能的本质和未来走向。
第二场
4月23日(周二)19:00
生死之间:生命与人性的终极之问
【对谈嘉宾】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院人文研究院)
路桂军(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
“死”曾与“生”一样,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医疗技术的进步让人类在生死之间拥有了有限的选择权。从增强患者自主权,到临终关怀的提供,再到关于安乐死的持续辩论,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在定义生命与死亡时所面临的复杂心理和伦理困境,这些困境挑战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传统理解。在本次沙龙中,我们将探讨个体在面临生命终结时的各种选择及其决策过程,深入分析这些选择背后的生物学和医学基础,以及它们在精神、文化和伦理层面的深远意义。通过讨论,我们不仅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理解生命的价值,还能更深入地探索人类对尊严、爱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第三场
4月30日(周二)19:30
DNA里的中国:遗传视角下的中华文明
【对谈嘉宾】
韩 昇(复旦大学历史系)
文少卿(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杜盼新(复旦大学表型组研究院)
DNA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理解自我和历史。通过提取、分析和比较古代与现代中国人群的DNA信息,结合遗传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学者们能够深入探索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社会结构变化、文化交流以及疾病传播等诸多重要事件。
在本次沙龙中,我们将邀请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隐藏在DNA中的中华文明遗传印记。从古代DNA的提取与分析到现代遗传学的应用,参与者将有机会见证科技如何助力我们重构历史脉络,重新理解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的进化过程。这不仅是一次学术的探索,也是一次文化的重温,让我们从遗传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和深远影响。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