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方内外:ARTFORUM当代艺术评论50年

作者:[美国]安静

编辑:杨乐

ISBN:978-7-108-05929-1

出版日期:2018-05-28

定价:¥48.00

编辑推荐:
  《白立方内外》中文版的出版对于中国艺术界系统追溯美国近五十年来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化源流无疑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颇有深意的是,观察ARTFORUM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成为权威杂志的过程中,它的页数逐年递增,理论文字越来越被日益精巧的艺术商业广告所淹没,以致让读者感到某种迷失。但这并没有减弱“正文”对于艺术在当代发展的敏感和深入反思。这种迷失感更让我们体会到对于当代艺术发展本身的警惕和批判的必要性。本书把 “正文”从杂志的原状中抽离出来,以示重新提纯的必要性。这种选择的确能促使我们对理论研究本身的使命再作反省。

序言:

  本书系文集与工具书的合体,它既是历史文献,也是一部20世纪下半叶欧美当代艺术简史,也许亦可以被视为艺术批评与理论发展史。其中收录的29篇文章均来自同一本具备塑造话语权之影响力的杂志。经过四年筹备、翻译与编辑,能够将这一巨大的工程呈现在读者面前,是每个参与者的光荣。谨以此书献给艺术家、学生、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与画廊从业者,以及所有艺术的爱好者。


  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每一位译者都充分理解为这些文章制作中文译本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尝试充分理解原文复杂性的同时,也承认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差池。在中文语境里百分之百捕捉到原文的魅力虽不免有些难以企及,但我们依然愿意去进行这堂吉诃德般的尝试。


  读者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在杂志50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如何精选出这里收录的29篇文章?首先我们听取了杂志现任主编郭怡安(MichelleKuo)与资深编辑伊丽莎白·沙姆伯兰(ElizabethSchambelan)的建议。笔者曾向她们提问:有哪些文章是现当代艺术史专业的必备材料?哪些文章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并与西方艺术家或评论家有着最深层次的呼应?哪些最值得研读?其实所有对西方当代艺术史略有了解的人都能够在几秒钟内说出《艺术论坛》杂志出版历史中的几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章——比如《白立方之内:画廊空间的意识形态》《艺术与物性》《对批评状态的反思(另类准则)》《医生律师印第安酋长》等经典史论——读者请放心,这些都收录在内。这里收录的文章不仅在它们首次出版时引发讨论,还曾多次加印并成为欧美各艺术高校经典的艺术史论教材。这些文本如同一座座历史遗迹,充盈着丰富的时空,在我们的知识考古现场中同时占据着多重地层。20世纪60、70年代的重要评论与我们已有一段距离,其历史性与影响力也因此相对明确,但到了80、90年代甚至2000年后,艺术界有太多兴趣点和历史脉络可供追溯,编辑工作的难度因此提高了。对于这个时间段的评论,我们挑选了那些最能与国内读者产生呼应,或跟国内已有艺术实践最具关联性的文章。全部收录当然不可能,而且2007年至今我们的中文网站artforum.com.cn已做了大量翻译工作,所以我们不重复使用网站内容,而是希望借助出版物填补艺术史上的空白,把重点放在尚未被翻译过的评论。最值得骄傲的是,本文集为全中文读本,暂无英文版出版计划,专为国内读者定制。


  读译过程中,笔者时时会感到内容所具有的当代性,偶尔又会感到与今天现状的历史距离。这种貌似过时而粗浅的理念必须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去思考与分析,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理解今天被视为理所当然、有现实意义的概念是如何定义了“当代艺术”的内涵。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国内的艺术史和非西方、“边缘”国家的艺术史如何能够融入本书所呈现的大历史叙事中。这才是我们挑选并编译这些文章的目标。每篇文章都经过了无数双眼睛的审视,经受了编辑、译者与作者的反复斟酌与修正,最终结晶成为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如果本书能够提供某种改写历史的动力,就可算是我们在朝向目标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读者能够从书中浏览到对《艺术论坛》创刊50年来重要的当代艺术写作,这些文本塑造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当代艺术的理论、实践与鉴赏原则。


  当然,部分读者能够察觉到,在整个西方论述处在发展期的同时,中国的艺术理论叙事在“竹幕”背后虽有内在的发展脉络,但在国际舞台上一直缺席。“竹幕”是冷战时期美国学者对铁幕现象在亚洲扩展的命名,即目前世界文化“西方”与“中国”两级区分的原因之一。冷战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又被以欧美为中心的前卫艺术理念推到边沿位置,其独特的艺术与历史线索被绝大部分从外往里看的评论家、策展人所忽略,艺术实践当中的“中国因素”与类似有关“他者”的观看方式的问题也由此产生。在全球艺术界开始感兴趣多元文化的同时,国内艺术家也逐渐开始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冲击。“中国当代艺术”一跃成为主流话题,不过不必附加“中国”这辅助的形容词,因其已转为“全球艺术”的一部分,具备自身的权利、市场与内在问题。但如果国内的艺术家试图参与到全球的艺术话语讨论中,或想更深地理解中国独特的历史立场,我们希望这些翻译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用以详细解读西方(引申为“全球”)艺术史论的发展史,并且开始把自己写进此历史。虽然中国艺术界就其本身而言是成熟的,但本书的意图是让英文的艺术理论语言变得明白易懂,便于中国读者阅读。这一番尝试,希望可以给未来铺上苗床,创造出一种多语种、多中心、繁杂多元的“全球艺术界”,让更多的人既关心艺术创造也能读懂艺术作品,让语言不再成为障碍,更不必在民族、身份问题上纠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12年《艺术论坛》杂志创刊50周年直接启发了本文集的编纂工作。关于杂志的历史,我们编辑部都很熟悉:1962年《艺术论坛》创办于旧金山,1967年搬到纽约直至今日。从那一刻起,纽约逐渐取代欧洲和巴黎的沙龙,成为艺术界的新“中心”,美国的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与美术馆等收藏机构集中到纽约,并快速创建了自己的重心。其气氛可想而知,如同今天北京、上海或香港的艺术区。


  从创立之初,《艺术论坛》便致力于独立的艺术批评,同一家画廊的广告与对其展出艺术的严格批评并存,因此常常被画廊痛恨,但得到了艺术家(与观众)的珍视和爱护。独立于市场之外的批评促进了艺术实践与讨论的繁衍生息,最终所有人都在其中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席之地。罗伯特·史密森(RobertSmithson)、丹·弗拉文(DanFlavin)、罗伯特·莫里斯(RobertMorris)与阿伦·卡普罗(AllanKaprow)等艺术家的写作也为杂志增添了更大的权威性。在短短的时间内,这本杂志没有辜负它的名字,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和公开辩论的论坛。读者群体通过专题、评论、艺术家的原创栏目和“读者来信”等不同形式,与编辑和写作团队形成互动并建立起了一种共同体。21世纪初,杂志进军网络出版,并在2007年由查尔斯·加里诺(CharlesGuarino)创立了首个外语版本,即中文网站,田霏宇(PhilipTinari)担任第一任编辑。此文集是中文网站的延伸工作,也是它的成果展示。它诞生于一种理想主义的实验,最终成为汇集大量重要文本的思想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教科书和史料库。


  通过艺术、影片、社会、政治经济等丰富的讨论交叉点,中国读者可以通过文集中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世界美术史全景范围内定位自己的文化体系,同时感受英文艺术史论写作风格的演变。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思想者之一,罗伯特·史密森的两篇文章《熵和新纪念碑》与《在尤卡坦的映照旅行》也许是史上最难翻译的文字,其中《在尤卡坦的映照旅行》是游记和观念艺术事件的结合体。丹·弗拉文与艾格尼丝·马丁(AgnesMartin)诗意的写作风格也以各自的方式显露出他们对艺术写作的态度。


  理论家的风格也发生了显著的演变。1967年,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在《艺术与物性》一文中攻击了极简主义及其所包含的“物性”与“剧场性”,从此改变了艺术家对作品与观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此后不久,1968年,杰克·伯纳姆(JackBurnham)在《系统美学》中提出的“系统”改变了整个艺术创造的未来,它们是针对形式美的一种反发展(countertrajectory)概念:伯纳姆的“系统艺术家”将形式置于内容之下,他们的创作不仅是“后形式主义”,也是“后极简主义”艺术。伯纳姆的“系统美学”很快颠覆了形式美,让艺术实践能够合理地吸收更加急迫的问题。


  无数历史上重要的评论家都曾出现在杂志早期的页面上:1972年有列奥·施坦伯格(LeoSteinberg)的《对批评状态的反思(另类准则)》与年轻的研究生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Krauss)的《现代主义观》。虽然未能选入译文,杂志的出版历史中包含更多的重要评论家,如1979年的哈尔·福斯特(HalFoster),1992年的伊夫-阿兰·波斯(Yve-AlainBois),等等。


  本书谈到的议题多种多样:“前卫艺术”(avant-garde)及其遗产与中国有很多关联,相关讨论曾被冷战与语言障碍切断;安妮特·迈克尔逊(AnnetteMichelson)在1973年的《暗箱,明箱》中找到了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iEisenstein)影片中的“蒙太奇”与斯坦·布拉哈格(StanBrakhage)的关系;另外,20年后的1993年,J.霍伯曼(J.Hoberman)分析了苏联时期的视觉文化对美术的影响,中国的读者应该可以在他对“苏联波普艺术”的分析中找到与自身传统相关的某种呼应;艺术家玛莎·罗斯勒(MarthaRosler)在《私与公:加州女权主义艺术》中展开了对地方性女性艺术的讨论;艺术家丹·格雷厄姆(DanGraham)与建筑师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则分别探讨了身体、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性文章包括理论家本杰明·布赫洛(BenjaminBuchloh)一系列有关德国艺术的文章,这里收录了有名的《弗朗西斯·皮卡比亚、波普与西格玛尔·波尔克中的戏仿与挪用》;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在《星形的美国》里观察了“新世界”的文化;托马斯·麦克埃维约(ThomasMcEvilly)的译文对纽约现代美术馆1983年主办的“原始主义”展览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亦是针对西方中心主义前所未有的批判,打开了全球化陷阱中的现代主义讨论。


  90年代,阿瑟·C.丹托(ArthurDanto)在《艺术终结后的艺术》一文中,展开叙述了他的“艺术世界”理论并宣布“艺术的终结”,读者可以更多地去理解他所说的“后历史艺术”是如何从“模仿/摹仿”(mimesis)中解放出来的。最后一篇《边界问题:全球主义标志下的艺术世界》是华人艺术史家帕梅拉·M.李发表于2000年的批评文本,谈的则是当下急迫的问题之一:全球化。走完一圈艺术史论,最终落回到身边的即时问题。


  最后,需要向读者们简要说明一下如何把这本书当作工具来使用:本文集按照时间线索整理,如果从头到尾阅读的话,你会发现近期的文章开始引用前面的概念,比如,帕梅拉·M.李提到阿瑟·C.丹托,J.霍伯曼提到杰克·伯纳姆等。为了使其更易于阅读,每篇正文前面都有笔者整理的作者短文介绍,全部由《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刘倩兮翻译。另外,这次出版,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许多人名、观点与艺术运动的翻译是最规范的。书的最后设有索引,便于查找人名、关键词与流派。


  每篇翻译我们都倾注了大量时间,希望读者也能仔细阅读并感受、吸收其深厚的内容。有人可能会问:网络是否能改变艺术?的确,《艺术论坛》的写作形式、角度与深度的变化也反映在我们的编年体排版上:读者会自然感受到60年代的写作方式与90年代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所谓的当代艺术世界内,我们习惯从“不同”说起,寻找地域性或民族性在艺术创造上的差别。虽然这也算是一种分析与研究的起步,但完成本次具有挑战性的编译项目之后,笔者深感曾经处于两个极端的文化在知识结构与追求方面越来越缠结在一起,一同共享着彼此的未来。过去的文章以其历史性感召我们,昭示我们当代的问题不仅属于当下,更在于塑造将来的艺术史论体系,扩大其共同体的边界。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对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品的传统媒介和样式被大大解放,一切对创造的观点都在逐渐改变。如今,中国艺术也正在融入这一变化之中,了解之前西方发生了什么,对当下的读者会有所借鉴。美国重要的当代艺术杂志ARTFORUM创刊50年之际,杂志的主编与其他高级编辑们一起讨论了杂志最有历史性的31篇文章,编选成这本能够体现美国当代艺术评论历程的文集,其中60年代12篇,70年代8篇,90年代以后5篇,侧重有历史价值而难得介绍的老文章,同时亦体现出艺术史的变迁。这些文章都是伴随着艺术发展的鲜活记录和评判,已经成为美国、欧洲美术史论阅读的基本文献。学生、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画廊人员、建筑师、设计师——在其中都能找到许多关键思路和熟悉词汇的源头。

章节目录:
序言 安静(Lee Ambrozy) 1
1963年 美国波普艺术 约翰·科普兰斯(John Coplans) 5
1966年 偶发艺术已死,偶发艺术万岁! 阿伦·卡普罗(Allan Kaprow) 10
1966年 熵和新纪念碑 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 16
1966年 一些评论……选自一个有脾气的期刊 丹·弗拉文(Dan Flavin) 26
1967年 艺术与物性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 32
1967年 观念艺术断想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 54
1967年 序列性态度 梅尔·博赫纳(Mel Bochner) 59
1968年 系统美学 杰克·伯纳姆(Jack Burnham) 67
1968年 大地艺术和新如画主义 西德尼·提利姆(Sidney Tillim) 77
1969年 雕塑笔记:超越物体 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83
1969年 在尤卡坦的映照旅行 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 92
1970年 我的暑假是怎么过的 菲利普·莱德(Philip Leider) 102
1972年 对批评状态的反思(另类准则) 列奥·施坦伯格(Leo Steinberg) 113
1972年 现代主义观 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 133
1973年 暗箱,明箱 安妮特·迈克尔逊(Annette Michelson) 142
1973年 反思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 157
1976年 白立方之内:画廊空间的意识形态 布莱恩·奥多尔蒂(Brian O’ Doherty) 160
1977年 私与公:加州女权主义艺术 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 171
1979年 艺术与建筑/建筑与艺术 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 188
1981年 建筑与限制II 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203
1981年 建筑的暴力 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207
1981年 最后的出路:绘画 托马斯·劳森(Thomas Lawson) 213
1982年 弗朗西斯·皮卡比亚、波普与西格玛尔·波尔克中的戏仿与挪用
本杰明·布赫洛(Benjamin Buchloh) 225
1984年 星形的美国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235
1984年 医生律师印第安酋长 托马斯·麦克埃维约(Thomas McEvilly) 242
1992年 图像转向 W. J. T. 米切尔(W. J. T. Mitchell) 257
1993年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 阿瑟·C.丹托(Arthur C. Danto) 269
1993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斯大林到苏联波普艺术 J.霍伯曼(J. Hoberman) 280
2003年 边界问题:全球主义标志下的艺术世界
帕梅拉·M.李(Pamela M. Lee) 292
索引 298
文章关键词 312
内文图注 319
封面图注 327 书目资料与首次发表 331 鸣谢 332


作者简介:
  ARTFORUM是美国一本重要的当代艺术杂志,创刊于1962年,以学术性强以及独立批评的立场著称,见证并参与了美国战后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很多艺术家、流派的介绍、批评文章,都是在这本杂志上首次发表;名为“论坛”,自然也少不了针锋相对的论争,可以说,ARTFRORUM就像美国当代艺术界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其多元且不断更替的样貌。
  本书主编安静(LeeAmbrozy)生于美国,2005-2008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现在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同时她也长期负责ARTFORUM中文网站的编辑工作。

书  评:

  ARTFORUM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当代艺术杂志(只有很少几种同类杂志可与之媲美),它在美国艺术界的地位极高。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年的蓬勃发展,国内艺术界也开始关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因此ARTFORUM的选集,对于中国艺术界,甚至整个学术、文化界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沈语冰学者


  《白立方内外》中文版的出版对于中国艺术界系统追溯美国近五十年来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化源流无疑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颇有深意的是,观察ARTFORUM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成为权威杂志的过程中,它的页数逐年递增,理论文字越来越被日益精巧的艺术商业广告所淹没,以致让读者感到某种迷失。但这并没有减弱“正文”对于艺术在当代发展的敏感和深入反思。这种迷失感更让我们体会到对于当代艺术发展本身的警惕和批判的必要性。本书把“正文”从杂志的原状中抽离出来,以示重新提纯的必要性。这种选择的确能促使我们对理论研究本身的使命再作反省。
  —侯瀚如策展人


  《白立方内外》精选了ARTFORUM从60年代“波普艺术”到千禧年“全球主义”40年来的文章,尽管那个时间段的中国当代艺术仍处于这些“白立方”的论述以外,但它却是迄今以来欧美当代艺令人瞩目的学术结集,大量精彩的中文翻译像迟来的礼物,平行勾勒了甚至是洗涤了我们曾经对西方“白立方”的渴望与臆想。
  —曹斐艺术家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