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岩波定本)

作者:柄谷行人

编辑:冯金红

ISBN:978-7-108-06559-9

出版日期:2019-07-10

定价:¥42.00

编辑推荐:

  本书并非文学史,而是对包括古典在内的文学史之批判。作为通过追溯“起源”的方式进行的批判,同时也就是对“起源”的批判。比如,民族主义者跑到现代以前的时代里去追寻日本文学的“独创”性,实际上是对“起源”的忘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英文版后记》

序言:

岩波版定本序言
文 | 柄谷行人


  我开始思考本书涉及到的事情,是在1975年至1977年于耶鲁大学讲授明治文学的时候。如果不是在那样的异国, 我可能不曾思考这些问题。而写作本书之际,也没有考虑到要在美国出版。想到要以英语的形式出版,是在后来有了《作为隐喻的建筑》《跨越性批判》等系列性的工作实绩之后。我是在日本文艺评论的现场,撰写了这些文学批评。它们与其说是学术的,不如说是实践性的批评工作,而我对此反而感到光荣自豪。
  然而,1983年有人提出要将此书翻译成英文,我则感到有些犹豫不决了。因为,我想这样不加修改的话,外国人恐怕读不懂的。那时,虽然同意他们翻译,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要大幅度修改。但是,其后就渺无音讯,直到1980年代末译稿突然寄到了我的手中,使我颇感焦虑。因为实际上,为了修改原书我已经新写了几篇文章。最后,我还是妥协了,只增加了一篇“文类的消灭”,而放弃了做大幅度修改的念头。而且,我对自己也对他人强调说,这也不错嘛。
  可说真的,我是不满足的,并一直想找机会修改。同时,又想到这样的机会恐怕永远没有吧。这回,终于得到出版我的著作“定本集”的机会,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另外,我还把为本书德文版、韩文版、中文版所写的序言,一并收入其中。因为,这些也是自己思考的一部分。另外,增补了一个与书中所论事项相关的年表。
  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日


内容简介:
  后现代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已有英、德、韩、法等数个译本,影响广被东亚与欧美。
  作者主要以日本明治中期(1880—1900)前后的文学为对象,抓住“言文一致”这一语言变革运动与明治国家体制——议会、法制、医疗、教育、征兵制度的建立之同步关系,考察了文学在语言形式、思维方式、文体表现等方面全新的观念之生成过程。全书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探讨了“风景的发现”“内面的发现”“儿童的发现”“病的意义”“自白制度”等,考察它们如何以“颠倒”的方式与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一系列制度一起诞生。作者的批评范式以及对核心观念的提炼与表述影响深远,自三联2003年出版中译本以来,已成为国内批评理论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次翻译以2004年作者对讲谈社初版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删和修订后推出的“岩波定本”为底本,相对于初版,这个全新译本“几乎成了一本新著”。

章节目录:

中文新译本前言(赵京华)
“岩波定本”序言(2004年)


第一章 风景的发现
第二章 内面的发现
第三章 所谓自白制度
第四章 疾病的意义
第五章 儿童的发现
第六章 关于结构力——两个论争
第七章 文类的消灭


后记及各语种译本序言
初版后记(1980年)
文库版后记(1988年)
英文版后记(1991年)
德文版序言(1995年)
韩文版序言(1997年)
中文版序言(2003年)
注释
年表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他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于200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

书  评:
  在这本书中,柄谷行人划时代地重构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现代化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形象……它打动我们的主要理由,不在于他用“后现代”方法分析了由明治维新建构起来的现代自我、书写、文学和科学的客观性等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另类历史”;而在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巨大的日本现代化的实验室,在此,我们可以用新颖的慢镜头方式,看清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特点。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重叠的现代性镜像》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