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张爱玲

作者:[中国大陆]金宏达

编辑:卫纯

ISBN:978-7-108-07221-4

出版日期:2021-12-07

定价:¥88.00

前言:

后记


  张爱玲去世到现在,已有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曾经有过一种说法:“说不尽的张爱玲。”现今,张爱玲似乎有些说尽了。当我计划写这本书的时候,曾向一位台湾的资深研究者提起过,她多少有点好奇地问:“张爱玲现在还热吗?”


  对张爱玲的研究,现在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热了,但对她的作品的阅读,好像并未降温。老一代“张迷”随时光渐行渐远,新一代的“张迷”又接踵而至。他们从张爱玲的作品了解她,也从有关她的传记书籍和其他文章了解她。


  著名华人学者王德威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严格来说,50年代中期张爱玲已写完她最好的作品。以后的40年,与其说张爱玲仍在创作,倒不如说她不断地‘被’创作;被学院里的评家学者、学院外的作家读者,一再重塑金身。张爱玲‘神话’的发扬光大,你我其实皆与有荣焉,1995年才女遽逝,我们怅然若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想象中国的方法》第24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诚然,当代很少有一个这样的文学“造神”工程是由海内外如此众多的学者、作家共同参与的——从时间上看,“张爱玲热”先在海外燃起,再向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大陆蔓延;“造神”工程肇始于海外评论界,而后大陆学者也纷纷投入。在一个色彩驳杂的历史背景上,“张爱玲神话”呈现出颇为微妙乃至诡异的特点——她作为一个并未在台湾写作与生活过的作家,被台湾的评论界奉为文学偶像;而后,作品复归于其成名所在的祖国大陆,在文学的舞台上,从边缘又走到了中心。海外点燃的“张爱玲热”,在大陆,不仅放大了广度,也提升了温度。遍观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还没有一人像她这样。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个特别的话题,这里确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值得回顾与寻思。


  二十世纪末,“张爱玲热”传导到大陆之后,陆续有一些张爱玲的传记出来,特别是她去世后不久,各种版本的传记更是风起云涌。这些传记书籍的材料来源大都指向:一、张爱玲的作品,特别是她的散文,尤以自叙家世及生平的如《私语》《烬余录》《童言无忌》《对照记》等为最;二、与张爱玲有特殊关系或有过交往者的回忆文章,最有名的,当数胡兰成《民国女子》、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与季季合作)、宋淇《张爱玲私语录》、司马新(郑绪雷)《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林式同《有缘得识张爱玲》等;三、不同渠道流出的少量张爱玲的信函。


  近些年来,随着张爱玲自传性作品《小团圆》于2009年问世,宋以朗编《张爱玲私语录》(2011年)、庄信正《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2012年)、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2014年)陆续出版,以及张爱玲的《雷峰塔》《易经》《重返边城》《异乡记》《少帅》《爱憎表》等遗作推出,还有如周芬伶《哀与伤——张爱玲评传》(其中有作者独家寻获的张爱玲致赖雅的信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苏伟贞《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其中有作者珍藏的张爱玲信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冯晞乾《在加多利山寻找张爱玲》(其中有由宋以朗提供的张爱玲信件与文稿,香港三联书店2018年)等各书的出版,特别是不久前《张爱玲往来书信集1·纸短情长》与《张爱玲往来书信集2·书不尽言》出版(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9月),让张爱玲生平与传记材料的来源豁然拓宽,甚至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新的材料中占很大比重的私人信件,在作家生前都带有极大的私密性,因而,也具有记载其思想和境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是其他文字如第三者的采访与回忆等无可比拟的。
  如众周知,张爱玲后期完全过一种避人的生活,她不接电话,不见访客,只和极少几个人通信——信件几乎是她和外界联系的唯一管道,也自然成为我们今天一窥她当时真实境况的主要窗口。她的生平传记中,后期一直是个薄弱部分,由于材料相对稀薄,往往失于简率,有些只能归于推测,影响了对她生平全貌的了解;而这些新材料中的信件,对于我们了解她的生平,特别是她的后期生活,无疑极具价值。


  新的材料中,《小团圆》一书存在的疑问较多,争议也大。一方面是张爱玲自己承认它带有“自传性”,即她所谓“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1975年7月18日致宋淇夫妇信,转引自《小团圆》第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而且,作品主人公的家世、经历、人物关系与她自身状况基本相符;另一方面,她所取的小说体裁又容许虚构和改动,这就容易造成真假相混难以分清的情况,在引用其为生平传记材料时,需要细心辨别与求证。然而,毫无疑问,这部自传性作品对她不为人知一面的暴露,对无他者在场的隐私界面的曝光,确是其他文字所不可替代的。


  提出这个看法可能不为一些人接受,因为引用某些材料或会“降低”张爱玲,尤其是《小团圆》中的盛九莉,如果拿她与张爱玲画上等号,后者的形象必将有损。这里牵出一个问题,就是张爱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怎样的作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讲述张爱玲的故事?这将是一个文学史上绕不开的问题,对待这个问题,我想答案只能是求真,求实,而后才能是价值评判。


  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平视张爱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其中提出,看张爱玲有三种角度,一为俯视,一为仰视,一为平视。俯视,含轻视,乃至摈斥,这不可取;仰视,则过分拔高、美化,对所不愿见的东西加以遮蔽,也是一种盲目;而当以平视较为恰当。平视的好处,是以求真、求实的眼光,全方位,多看看,不虚美,不讳言,尽可能还原其真身。当年夏志清重新评论张爱玲,被人认为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功业——他把她摆到“今日中国最重要最优秀的作家”的宝座上,就开了一个仰视的头。后来,又经过许多人用各种理论、方法,不断解读,诠释,几乎造成了一种张爱玲“咳唾成珠”的局面,连同她的生平行状,也被视为令人向往的“瑰意琦行”。这个过程中,经意和不经意地加入了过多个人的情感和想象。


  回到张爱玲自己——她在丈夫赖雅去世后的近三十年里,一直过着独身幽居的生活,尤其是在伯克利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遭到解雇之后,她极力避免与人交接,一些人称之为“清坚决绝”人生观的体现,更有人以之作为一种人生风范,其实是不了解她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和她性格与心理上的挣扎与嬗变。她的生平、生活原本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有官宦世家出身的煊赫背景,却在一个急剧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与战乱的劫难;在大学辍学之后,她以写作为谋生的无奈之选;曾因作品一度走红,却遇人不淑,与一个汪精卫政府高官婚恋而声名污损;此后,远走美国,谋求生存与发展,又屡屡受挫,生计困难;她在华文世界文名重振,获得众多读者,却孤身幽居,遭受病痛折磨,最后凄凉以终。


  在美国很长时间里,她的第一位问题是要生存。她曾称自己是“长期没有半点安全感的人”(1968年7月21日致宋淇信,《张爱玲私语录》第18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她的实际生存条件让她玩不起文学,更玩不起人生。夏志清在回答她后来的创作为何不尽人意的提问时,说过四个字“为了生活”,非常切中肯綮。她可以避人,但要生存下去,却不可以完全避世、出世,这就像她自己说过的是“‘双手擘开生死路’那样的艰难巨大的事”(《我看苏青》,《流言》第237—238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为了生活,她于写作与出版,要考虑有“生意眼”,要接各种“订单”,写各种“应需”文字;在无任何职业收入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如何维护和扩大自己的版权收益,如何与盗版苦斗;即使在颠沛流离之际,也要考虑存款放入哪家银行比较保险,有限的积蓄是以美元还是以日元来理财,如何因应需以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来定。更不用说,还有各种使她备受折磨的病痛——她要不停地看医生,做医生布置的“功课”,用她自己的话说 ,“成天只够伺候自己”。(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第319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特别是为躲避经年累月袭扰她的“虫患”,还要不停地奔走,更换住处,扔东西,再去买补给物品,搬家搬到实在搬不动,直到最后,还想过移居拉斯维加斯,移居新加坡等等,却终究再也没有气力了。她装的电话,本为应急用的,这时,却拿不起来,只能独自躺在那儿,等待死亡……


  任何人的生平与命运都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相关,张爱玲自不例外。她的存在,位于现代文学史的一个特殊段落,这里应该容纳更多素朴的事实,用一句名言说,事实比看法应该更有生命。张爱玲曾说过,存在于事实之中的是:“无穷尽的因果网,一团乱丝,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隐隐听见许多弦外之音齐鸣,觉得里面有深度阔度,觉得实在,我想这就是西谚所谓the ring of truth━━‘事实的金石声’”(《谈看书》,《重返边城》第58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对张爱玲,我们有必要把她“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我看苏青》,《流言》第236页),让它以本真的样貌加入文学史,这会让人感到它里面的“深度阔度”,增加它的沉厚与沧桑感。


  当然,也还另有探索和解密的兴趣吸引我们前往,这就是《小团圆》的秘辛。在我看来,《小团圆》在当年对于她简直就是一场“生死劫”。她在刚写完这本自传性作品时,浑身还有难以遏制的兴奋劲儿,已提前布局在海外报刊连载,却遇到挚友宋淇夫妇的“拦截”,阻止她拿出去发表,劝她作重大修改。这一改就近二十年,经过长时间审视与反思,她在遗书中嘱宋淇夫妇要将它销毁,而当时稿本在她手上又未处理,其遗产的下一代继承人决定将其公之于世,是稿本还是原稿,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似有太多未解的谜团。


  为要解开谜团,我们必须返回现场,查勘她写作时的现实场景,寻觅一些线索和逻辑,了解她为何写,又是如何写的。可以看出,根据新的材料,重新观察、审视她后期的生活,对于解密《小团圆》又是多么切迫的需要——以下正是循着这一思路前行,在体例上,由于不是一般传记,故不采取通行的传论合一的写法。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上编,按“知人论文”的原则,要重新厘清张爱玲的生平,特别是借助新出现的材料,了解她后期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况,如前所述,这对识解《小团圆》小说的写作与放弃十分重要。第二部分即下编,进入《小团圆》的公案,从里至外,对所有近缘的作品,进行一番认真探察,以提出我们的结论。看上去,这两大部分似乎有各自的独立性,其实,落脚点就在《小团圆》。


  这样一来,本书就等于重述了一遍张爱玲故事——《小团圆》之内,是张爱玲讲自己的故事;《小团圆》之外,围绕《小团圆》,她的故事又有起伏延展。在我自己,是早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即讲述过张爱玲故事的(《张爱玲文集·前言》等),经过几十年闻知的增益与参辨,现在这一道叙述,大抵亦可谓之“重述”了,故书名之为《重述张爱玲》。


  书稿初成之时,赶上张爱玲冥诞一百年,说不上是纪念还是什么。命运多舛的这位作家已属于历史,我们尚在的人,用她引过的一句古语说,只能“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吧。


  2020年3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资深张爱玲研究专家,一度最具影响力的《张爱玲文集》编者。近些年来,张爱玲诸多遗作和书信纷纷出版,其生平与传记材料的来源豁然拓宽,本书是张爱玲生平与创作研究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最新成果,作者经过对已有大量资料的缜密研究,贴近事实,重理张爱玲生平,尤其是其后期经历与境况,揭示《小团圆》小说从成稿到被“拦截”再到被废弃,如何映照出张氏一段重要的人生与心路历程,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秘辛。借助于这一研究,本书完成了一次对张爱玲故事回归实情的重述。

章节目录:

引言


上 编  更新传记
第一章 天津、上海、香港
 第一节 家世与童年
 第二节 天才的古怪女孩
 第三节 求学与港战
第二章 上海
 第一节 沦陷区文坛新星
 第二节 “热情故事 ”
 第三节  找补“初恋”
第三章 香港
第四章 美国(上)
 第一节 异域与婚姻
 第二节 笔耕生涯
 第三节 校园独行
第五章 美国(下)
 第一节 幽居时光
 第二节 躲避“虫患”之旅
 第三节 生命的最后岁月


下 编 《小团圆》公案
第一章  社会小说写作与《少帅》
第二章 《小团圆》 近缘作品之一——《雷峰塔》
第三章 《小团圆》 近缘作品之二——《易经》
第四章 《小团圆》面面观
 第一节 写作动机、被阻出版与修改方案
 第二节 主题与结构
 第三节 人物
 第四节 情色、语言及其他
第五章 《小团圆》 近缘作品之三——《对照记》《爱憎表》及拟写的《小团圆》散文


结 语  文学地位与其他


作者简介:
  金宏达,人文学者。著有《鲁迅文化思想探索》《中国现代小说的光与色》《大师章太炎》《平视张爱玲》《重述张爱玲》及散文集《金顶恒久远》《达观》等书,与于青合编四卷本《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