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作者:董丽慧

编辑:唐明星

ISBN:978-7-108-07806-3

出版日期:2024-08-19

定价:¥99.00

编辑推荐:

  ★独特装帧设计,让历史探索充满惊喜:封面之上,肖像被“刮刮乐”轻轻覆盖,如同历史尘埃静待拂去。轻轻一刮,瞬间穿越百年时光,“真容”跃然眼前。刮开此层,不仅是图像的显现,更是对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历程的深刻审视。此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辅以创新的呈现方式,引领读者步入一段既真实又引人深思的文化探索之旅。


  ★珍贵第一手史料,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本书广泛引用了丰富的文化史文献,包括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如清宫档案、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记录,以及早期摄影艺术的文献等。在坚实的历史事实支撑下,书中生动再现了众多引人入胜的历史场景,使其成为一部既具学术价值又富有阅读趣味的佳作。


  ★中西文化对比与融合,视觉文化转型的全方位探讨:书中不仅详细梳理了中国传统肖像艺术的发展脉络,还将其与西方视觉文化进行了深入比较,揭示了中西文化在近代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从“御容”的跨国塑造到民间图像的跨国制作,从摄影术的传入到摄影观念的流变,本书全面探讨了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转型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深刻剖析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视觉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的力作。依托丰富的史料支撑与近二百幅珍贵图片,作者从绘画、摄影、画报、工艺美术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审视了近代中国肖像艺术的演变轨迹,以及“写实”与“真实”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的深刻重塑。书中尤为聚焦于两大视觉文化现象:一是传统“御容”艺术如何跨越宫廷界限,实现向民间的视觉转型;二是现代“真相”观念如何在视觉文化中确立,并影响深远。


  本书的研究视野广阔,不仅触及权威统治者的“御容”艺术,亦深入普通中国人的“照相”世界,从宫廷到民间,从传统到现代,细腻描绘出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多元图景。作者巧妙地将“肖像”视为集偶像崇拜、图像传播与形象想象于一体的复合体,深入剖析其多重属性与意义。


  全书结构严谨,分为“看见御容”“制造幻象”“寻找真相”三个部分,从表象、潜流、本质三个层面,勾勒了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三重进路。通过对慈禧肖像公开化的深入剖析、写实艺术对现代视觉观念的塑造,以及民间对真相的视觉探索等议题的详尽探讨,作者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视觉文化领域内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权威与民间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对话与交融,同时阐述了以慈禧肖像为核心的清代宫廷肖像的制作及其国内外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及近代西方摄影术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渐渐“东方化”的现象。

章节目录:

序一 高名潞
序二 彭 锋
前言


导论 肖像:视觉文化转型的一个议题


上 编 看见“御容”
第一章 新政:“御容”禁忌的千年之变
第二章 博弈:宫廷肖像的跨国塑造
第三章 大像:油画“御容”的制作始末
第四章 小像:宫中行乐图及其公共传播


中 编 制造幻象
第五章 复魅:走向民间的清宫扮装像
第六章 误读:中西之间的民间图像交流
第七章 融合:民间图像的跨国制作与展陈
第八章 图说:艺术史的三种读图方式


下 编 寻找真相
第九章 祛魅:中国近代摄影进程的一般叙事
第十章 重构:晚清摄影观念流变
第十一章 本土:重审中国早期摄影史料
第十二章 对流:视觉现代性的一种跨文化趋势


结 论 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进路及超越


后 记


作者简介:
  董丽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研究领域为视觉文化、跨文化艺术学、当代艺术理论等。出版专著《西洋图像的中式转译》。近年在《文艺研究》《美术》《艺术设计研究》《装饰》《美术研究》《文艺理论研究》,Glob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人大复印资料”多次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项目三项。曾获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艺术设计研究》和《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年度优秀论文奖等。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