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物

作者:陈少明

编辑:蔡雪晴

ISBN:978-7-108-07891-9

出版日期:2024-09-13

定价:¥75.00

编辑推荐:


打破传统形而上学的窠臼,将哲学落地为一门具体的“手艺”


以物为中介,探索“做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内容简介:

  受西方哲学影响,当代中国哲学长期以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为对象,而忽视对经验领域具体的人、事、物的思考,这与中国古代典籍对人物与故事的重视背道而驰。为此,陈少明倡导将“做中国哲学”当作一门与经验领域息息相关的“手艺”,以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代替抽象的概念分析,辅之以“溯源”和“拼贴”的手法,从而跳出“从概念到概念”的窠臼,以“物”为中介探索进入和诠释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是陈少明近十几年对“物”及其意义结构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与物、道与器、经典世界与历史世界的关系,涉及对孔子“在陈绝粮”、王阳明“南镇观花”“特修斯之船”等历史典故和哲学公案的全新讨论,以及对商周青铜器、王羲之《兰亭序》书帖等具体的“物”之精神内涵的发掘与阐释,体现了建构与西方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学”的宝贵尝试。

章节目录:
自序 哲学的手艺
一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
二 “心外无物”
  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
三 说器
四 道器形上学新论
五 作为精神现象之“物”
六 物、人格与历史
  从“特修斯之船”说及“格物”等问题
七 经典世界中的《兰亭序》
  一个哲学的视角
八 什么是存在?
  再论《兰亭序》的经典化
九 什么是“经典世界”?
十 “精神世界”的逻辑


作者简介:
  陈少明,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系、博雅学院双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兼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齐物论>及其影响》《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等著作十余种。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