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国: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探索

作者:吴小安

编辑:陈富余

ISBN:978-7-108-08074-5

出版日期:2025-06-06

定价:¥79.00

序言:

  本书是在一个特殊的节点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集体完成的专业尝试。特殊的节点,既有个人的元素,更有国家的背景。一方面,这是我离开北大、加盟华侨大学创建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前后的主要学术关怀;另一方面,研究院以华侨华人为独特视角的区域国别学定位,恰逢国家设置区域国别学为交叉门类的一级学科。
  鉴于此,本书问世,可谓水到渠成。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从不同维度揭示了成书过程的不同阶段与不同方式。
  第一部分是跨学科的探索。2022年6月,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典礼前后,在我与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仲伟民教授的一次电话交谈中,他特别提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将会刊发区域国别学论文,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当即达成了由我再次组织一个专栏的约定。是次五篇专栏论文组稿特别注重跨学科与跨地域的背景,特别注重中青年学人参与。随后我分别邀请了人类学、政治学、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人准备论文,主题涵盖中国、东南亚、北美和非洲等不同区域。
  第二部分是历史学的探讨。2021年5月,拙著《区域与国别之间》在科学出版社举行新书发布会,会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杨艳秋研究员以《史学理论研究》主编身份邀请我组织一个“区域国别学”专栏,并要求年底完成组稿。于是我分别组织了有关中国史、美国史、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史等的四篇论文,从历史学的不同领域探讨区域国别学究竟为什么、应该是什么等问题。
  第三部分是圆桌讨论与个人访谈。七篇头脑风暴式文章与上述专栏专题论文体裁完全不同,更具个性与感性、随机性与专门性、互动性与批判性。他们分别是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侨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组织的专题研讨,结合个体研究经历从不同维度阐释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
  毋庸赘言,本书是广大同仁团队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晶。除期刊论文作者的通力合作外,这里需要特别感谢参加相关圆桌论坛讨论的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清华大学仲伟民教授和达巍教授、复旦大学任晓教授、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杨斌教授的真知灼见;感谢清华大学李宇晴博士、王霆懿博士和熊星翰博士组织的圆桌讨论与提问;感谢南京大学王婉璐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柴英博士的专业访谈;感谢分别以杨艳秋研究员和仲伟民教授为首的《史学理论研究》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团队的给力支持!
  本书是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全球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族群、文化与历史的比较视野》(项目编号“22SKBS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衷心感谢华侨大学慷慨给予的研究资助。借此机会,特别感谢华侨大学徐西鹏书记、吴剑平校长、何纯正副书记和王丽霞副校长等校领导对于我的大力支持与呵护关心。时在北大历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陈非儿同学负责整理了《融通——区域与国别、中国与世界、世界史与中国史》圆桌讨论文稿;办公室王爽老师协助进行了烦琐的文档编辑整理,这里一并致谢。
  是为序。


吴小安
2024年7月于纽约州伊萨卡


内容简介:
  区域国别学是国家层面呼应百年之未有世界大变局与全球中国发展而出台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显著特征的,同时是以某一专门学科为厚实依托的。本书由精心挑选的十六篇区域国别专题文章组成,分别从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中国区域国别学:其一,跨学科的探索;其二,历史学的探讨;其三,圆桌讨论与个人访谈。本书是区域国别与国际问题研究、跨国家与跨地区研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必读重要参考书目。

章节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跨学科的探索
中国区域国别学:全球视域与亚洲研究脉络下的理论探讨
近代通商口岸与区域国别问题研究——以汕头为中心
区域国别研究与中国视角——关于“族群”“社区”“文化”的人类学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
“科学”与“政治”之间:20世纪国际非洲研究的知识生产


第二部分 历史学的探讨
试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路径选择与专业书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区域国别研究——基于美国实践的省思
国别思维与区域视角
区域国别视野下的中国东南亚史研究


第三部分 圆桌讨论与个人访谈
《区域与国别之间》导读:兼论中国区域研究的热潮与学科构建
融通——区域与国别、中国与世界、世界史与中国史
实现交叉融合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区域国别学探讨
百年大变局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对华侨华人研究意味着什么?
田野与星空:访华侨大学吴小安教授
华侨华人是区域国别研究的独特视角
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需要警示的三个基本问题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吴小安,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历任厦门大学助教、讲师,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曾在欧、美、日、东南亚、大洋洲等十几所大学研究凡15年。现任华侨大学讲席教授兼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创院院长。
  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研究、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最近出版著作为《学术志:田野、星空与飞燕》(2023)和《学人记:大地的思想与行走的历史》(2023)。中文专著《区域与国别之间》(2021)荣登《中华读书报》当年度优秀图书百佳榜单。英文专著《华人商业与马来属邦的形成1882—1941》(Routledge, 2003;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2010)荣获提名并最后入围美国“亚洲学会”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05年度东南亚研究最佳著作奖 “Harry J. Benda Book Prize” 全球六部著作的短名单。主持两卷本合作译著《东南亚的贸易时代》(商务印书馆,2010;汉译世界名著版,2013、2017),受邀参加撰写《剑桥全球移民史》第二卷(2023)。共同主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展望》《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等四部华侨华人专题著作,出版诗集《燕寨集》(上海三联书店,2021)。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