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致榕
编辑:卫纯
ISBN:978-7-108-04297-2
出版日期:2024-07-29
定价:¥69.00
如何高效率创办一所一流大学?
这里不光有升腾跌宕的创业故事、机敏高效的管理智慧,
还有家国情怀、一腔热血、为未来育人的理念,
以及,各种生动的人。
三年创立香港科大,是国际高教界公认的奇迹,要了解这个奇迹为什么会诞生,就要先了解:创办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到底有多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回归前的香港正面临一个持续十几年的移民潮,十年内流失了几十万精英,什么人那时会逆流去香港?港科大完全由“海归”华人知识精英创办,这些少数创校学者,如何说服几百位国际知名学者放弃他们在海外二三十年的功业根基,毅然回去?回去以后他们如何凝聚共识,共同努力?科大如何吸引并留下众多有成就的学者?香港那时没有捐款办学的传统,政府支持也很少,科大如何捐募创校时所需的研究设备费用的?科大创校时,实现了很多高教界的创举,他们有哪些卓见,如何做到的?
作者钱致榕教授被香港科大任命为学术副校长,是创校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书中不仅展示了创校过程的幕后故事,更多是关于建立研究型大学,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怎样的条件,各种经验足可供人借鉴,令人深思。书中对两岸四地,以及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的对比,从宏观到具体,从公共经验到个人得失,无不给人以启迪。而钱致榕首次在国内大学提出的SCI评价体系、讨论如何进行通识教育等问题,穿插在重要的历史记忆中,读来也让人耳目一新。
我和港科大的缘分,是因为致榕的建议,想约我加盟,阴错阳差,未能成行。然而,却因为致榕的关系,港科大自创校以来的诸项筹划和发展,我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没有致榕在领导班子中,也就不会有港科大的今天。本书中,他将自己的经验公之于世,畀得学界内外的同仁及读者,了解创业之艰难。致榕以当事人的身份,娓娓道来,令人更有亲切的感觉。
——许倬云,历史学家
钱致榕教授、他的姐姐钱宁和他的长公子钱其斌,对我来说,都产生了不小的间接影响。本书以他回顾港科大的创建过程为主,穿插他的学业和背景。他的直接工作影响了很多人。回顾我对钱致榕教授及其家人的了解,更感到,人不用统计直接影响,而不可计量的间接影响,可能更有趣、甚至更有效、更有意义。
——饶毅,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本书对大学的规划建设和日常运营极具启发性、指导性,值得大学同仁特别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中国大学管理与服务者细细品味,必然大有帮助。
——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前校长
用全世界的人才,三年时间成功创办新型的研究型大学,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奇迹。钱先生对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观察与思考,超越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更接近卢梭《爱弥尔》的教育理念。我向中国的官员、学者、父母和青年热情推荐《敢为天下先》这本史无前例的教育创业史。
——陈平,笔名眉山剑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钱致榕先生将港科大的建设历史娓娓道来,将自己的办学思路、理念、管理经验及操作方法详为介绍,既是珍贵的历史书,也是人生的参考书。在各地建设新型大学方兴未艾、高速发展的今天,近距离研读港科大的建校历史与发展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王贻芳,实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