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向往我的眼睛

作者:蔡天新

编辑:林紫秋

ISBN:978-7-108-07862-9

出版日期:2024-09-06

定价:¥78.00

编辑推荐:

  从特殊年代外国元首的访华行迹,到自己遍访世界的旅程——作者从童年便开始手绘旅行地图,并坚持至今。人生如飞鸟,勇敢与信念并存,共赴一场诗意漫游。


  这是一部融合了个人旅行与人生回忆的作品,是一位数学家的诗意漫游,也是一位诗人的精确导航。作者以手绘地图为翼,文字为舟,带领读者穿梭于童年的纯真、青春的探索与成年的深思,每一页文字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每一幅图都是对世界的深情凝视。跟随蔡天新教授的脚步,可以在数学的严谨与诗歌的浪漫中,发现旅行的无限可能。

前言:

  人的一生既漫长又过得很快,转眼之间,笔者已到了古人所说的“花甲之年”。这个成语出自9世纪的唐代诗人赵牧,他曾多次举进士不第,于是放浪人间以终。赵牧以英年早逝的“诗鬼”李贺为师,诗歌意象怪诞狂妄,名动一时。他的诗《对酒》表达了对生命的惋惜和无奈,开头有一句:


  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这首诗被收录在南宋诗人计有功编撰的《唐诗纪事》中。它通过描述种植黍米等劳作,以及手工制作代表60岁寿辰的花环(象征人生的循环不息)等情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匆匆的思考。


  回想20年前,我也曾编录诗集。那次我有幸约到9位擅长翻译的诗友一起遴选和评注,主编出版了《现代诗100首》(蓝、红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受到广大爱诗者的青睐。稍后我又如法炮制,编选了《现代汉诗100首》。将近十年之后,各册又添加了10首,精装出版(2014、2017)。之后,这套书一再加印。


  借着东风,在诗友们的助力下,我又编选了《冥想之诗》和《漫游之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每册遴选翻译20位诗人的诗作,每人5首,除了评注,还有一篇小文讲述诗人的写作风格和入选理由。而《地铁之诗》和《高铁之诗》(均为商务印书馆,2020)则收入古今中外佳作416首,我约请了数十位诗人、作家参与评注,还得到十多家大学、中学诗社同学的支持。


  另一方面,回顾自己的行旅生涯,我已出版多部游记,有《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德国,来历不明的才智》《美国,天上飞机在飞》《里约的诱惑——回忆拉丁美洲》等。而为了回答“您最喜欢的国度”和“您最喜欢的城市”这两个问题,我又相继写出了《欧洲人文地图》《美洲人文地图》《26城记》,前者已有两个版本。


  可是,有关中国的旅行,我却迟迟未曾动笔,仅在两部回忆录《小回忆》和《我的大学》中的部分篇章有所谈及,虽说我在学生时代便已到过2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秋天,我去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参加纪念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的解析数论会议,途经新疆逗留了5天,完成了对包括台港澳在内的中国每个省市自治区的探访。


  至于本人的旅行机会,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即数学交流、文学活动、公众演讲和自助旅行。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动因,那就是从童年开始的手绘旅行地图。触动我幼小心灵的一件事发生在1972 年2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访华。那次访问不仅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也开启了千万颗心灵深处的窗扉。


  那会儿我尚不满9岁,由于所受教育的局限,有点儿想不明白,我们为何要欢迎美国的总统。于是,我密切关注尼克松的动向,在他离去之后,画下总统先生的访华旅行图。之后,我记录下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位外国元首的访华行迹,主要依据是官方报纸上登载的新闻消息。


  而在10岁前后,我画下了第一幅自己的旅行图,那是跟着村里的大人徒步去邻县杜歧村赶集,而杜歧村恰好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前辈王士性的故乡。从那以后,我每次旅行归来最乐意做的一件事,就是依照地图上的比例尺,在空白笔记本上认认真真地画下自己的行旅图。


  不过,在上大学之前,我只有9次机会离开我出生的黄岩县域,温州3次,临海3次,温岭、仙居和宁波象山(南田岛)各一次。其中台州以外的4次是在杜歧赶集之前,依照母亲和我共同回忆绘制成的。那时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车便是轮船,而温岭那次是与中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徒步野营。


  至于如何手绘地图,我自有办法,你也将会读到。我的每幅手绘地图均有编号和日期,迄今已有800多次旅行,画满了8个笔记本。最初的两本大小像手机盒,后来的6本均为小16开,只是厚薄有别,实际上它们是速写本。有了这些真实的手绘地图册,回忆自己的旅行就容易了。它可以唤醒沉睡的记忆,其准确性不容置疑。


  还有配图,这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是不可或缺的。自从200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我的第一本随笔集《数字与玫瑰》,尤其是2008年在深圳书城举办我的第一个摄影展以后,我对旅途中的风景和人物都比较关注。每个人都有手机,每个人都爱摄影,因此只能从角度和趣味甄别。


  小时候,我没有机会学习任何才艺,唯有手绘地图属于我,它是我心中的小秘密。当下,出版社对使用官方印制的地图小心翼翼,手绘地图显得尤为珍贵。有时候我甚至想,如果不画这些旅行图,去了也会忘记,与没去过相差不多。而手绘一幅旅行图,比日复一日地写日记要简单得多,也就是10分钟,最多一刻钟的事情。


  “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制作地图”。当我读到丹尼斯·伍德《地图的力量》一书时十分惊喜——“一种地图用途,多种生活方式”“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地图使过去和未来显形”“地图使得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这位美国作家、艺术家和制图师曾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书中这几句话道出了我的心声。幸运的是,该书中文版出版人邀我作序,因此第一时间便拜读了。


  树枝从云层中长出
  飞鸟向往我的眼睛


  乡村和炊烟飘过屋顶
  河流挽着我的胳膊出现


  青年时代,我曾在一首名为《梦想活在世上》的小诗开头写下了上述两小节。此时离我第一次迈出国门飞越太平洋尚有三年多的时光,甚至离我第一次飞上蓝天去成都参加全国数论会议,也还有一年半的时光。那时候,我还是地上的一只青蛙,但因为有了手绘旅行地图,也因为有了数学和诗歌,已经有了追随飞鸟的勇气和信念。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记录了作者过往数年旅行和成长经历的“笔记”,作者除了分享旅途,还配上了多幅手绘旅行线路图。全书分六章,前三章分别是有关童年、少年大学生、青春期读研时的旅行,后三章回忆的是作者工作后的旅行。到2017年,他的足迹已遍及每个省市自治区,包含港澳台和鲁、皖、苏、浙、闽、赣六省的每个地级市。


  作者每次出游归来,都会按比例尺绘制一幅旅行线路图,注明时间、方向、交通工具、事由和旅伴,一部分旅行线路图也会在本书中随文呈现,作者至今已画满八个大小不一的笔记本。而更有趣的是,本书收纳了7条20世纪70年代外国元首访华的线路行程图,也均为作者亲笔绘制。最早的一张是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访华线路,当年8岁的作者密切关注并手绘了这位美国前总统的访华行程图,之后他又按照报纸上的新闻报道,记录下那个年代多位外国元首的访华行踪。 

章节目录:

一、水上或陆上的童年
1、缘起,三部露天电影
2、从尼克松到田中角荣
3、蓬皮杜与尼雷尔
4、希斯与施密特
5、南田岛,第一幅地图
6、二乘三,温州和临海
7、白日梦,温岭和仙居


二、少年,迟来的火车
8、乘上去天堂的汽车
9、开往泉城的绿皮火车
10、扬州和我的圣诞阿姨
11、上海,十六铺码头
12、泰山,岱宗夫如何
13、不到长城非好汉
14、海河和黄海的记忆


三、缪斯,我的青葱岁月
15、长江和黄山,诗意与算术
16、冬日远足,西北之旅
17、北京中关村,数学之梦
18、漓江山水,红豆生南国
19 、为了忘却记忆的旅行
20、从大连到长白山天池


四、西湖,世事如梦
21、杭州,春风又绿江南
22、北方,藕断又丝连
23、青岛,旅途中的邂逅
24、巴蜀,第一次飞行
25、厦门,芙蓉湖的雨
26、足球,或神秘的岛屿
27、香港,第一个签证


五、踏遍青山人未老
28、正交的胡焕庸线
29、博台线,东北篇
30、新疆行,西王母之邦
31、寻根篇:关中和中原
32、地上文物看晋冀
33、冬日,批评家之旅
34、苏南行:环太湖之旅


六、风景这边独好
35、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36、江西,风景这边独好
37、绕道而行,云贵高原
38、曾经的法租界广州湾
39、从海南岛到珠三角
40、瞧,这些外国驴友
41、在台湾海峡那一头
42、跟着唐诗去旅行


附录 手绘外国元首访华行程图


作者简介:

  蔡天新,浙江台州人,曾是少年大学生,山东大学理学博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数学学院博导。他提出了形素数和加乘数论的概念,有关新华林问题的研究被英国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阿兰·贝克赞为“真正原创性的贡献”。


  蔡天新也是诗人、作家,已出版数学、文学和游记类著作30多部,外版著作20多部,其中英文版7部。他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多次荣获国际诗歌奖。他曾入选杭州首届10大创新力人物和当当网第8届影响力作家,并受邀参与央视《东方时空》《朗读者》节目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8岁那年,蔡天新突发奇想,手绘了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访华路线图,随后他把70年代访华的外国元首行程逐一描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与此同时,他也记录了自己每一次旅行的足迹,迄今已画满8个笔记本。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