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珩
编辑:张静芳
ISBN:978-7-108-08002-8
出版日期:2025-05-12
定价:¥128.00
《五十小物》应该说是一本体例特殊的小书,它既不是文物画册,也非有关收藏的著述,而只是从我家保存的文献和实物中选取略有代表性的部分小物件,稍加梳理编辑而成的一些旧物展示。
近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和大变迁,而每一个家庭与个人也都身不由己地随着这样的动荡和变迁与之俯仰,许多旧物也自会在这种动荡中湮灭或消失。今天的年轻人能知道三代以上的事迹者已属鲜见,更不要说父辈或祖父辈的遗物了,其实我家也与大多数家庭一样, 经历了百余年的动荡与变迁,能够保存下来的东西仅是十之一二罢了,即便如此,也算得十分侥幸。
从我的太高祖开始,出了三代进士,即太高祖达纶,高祖辈的文颖、文起兄弟,曾祖辈的尔震、尔巽、尔萃兄弟,我的亲曾祖尔丰虽非进士出身,也做到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于是才有了“一门六进士,弟兄两总督”之声誉。其实,书中所收录的“小物”多已与我的家族无关了。
这本小书所遴选收录的旧物十分芜杂,于是分别编成五辑,第一辑是由近及远的若干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如我七十多年前在协和医院的出生证和产房腕带,父亲和祖父的墨迹手泽,曾祖辈的印章,高祖的楹联墨迹和太高祖的《枣花轩试帖》,以及如陈半丁为母亲结婚画的荷花、启功赠父亲的扇面、我家祖孙四代小时候都玩过的玩具等。这些虽算不得什么珍贵文物,但是对我来说都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第二至三辑多是一些颇有意趣的陈设与文玩,如,祖父和父母用过的一些文房小物,母亲在50年代收集的一些中外文玩等。有几件黄花梨和紫檀的家具,也都是几十年来使用的东西。这些也都算不得珍贵文物,但却承载着我许多难以磨灭的记忆。
第四至五辑是从现存的自家收藏中拣选的部分扇面、成扇、书画、碑帖等,这些东西大多是祖父藏品的一点遗存罢了。我的祖父赵世泽(字叔彦,号拙存、小鸥波馆主人)可算是京津地区比较有名的收藏家,与津门的韩慎先、张叔诚等都有往还,彼时北京琉璃厂肆的东伙也经常穿梭于我家。20年代景朴孙(贤)去世后,许多藏品由我祖父购买收藏,尤其在书画碑帖方面,可算北京一大家。可惜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北平沦陷,祖父坚决不仕,杜门谢客,深居简出,于是变卖度日,几至殆尽。至今藏于故宫的若干件书画碑帖仍可见祖父的鉴藏印。这里也只是选择了几件劫后尚存的祖父所藏书画和碑帖。
……
由于百余年来社会巨变的影响,一家一姓能保存下来的物件十分有限,多是一两代而已,苏州过云楼顾氏能承传五代的已属罕见。我家寒素,并非收藏大家,也就是到了祖父这一代才有些积蓄而已。父亲也从未将其视为财富,而仅仅以此作为对先人的追念。何况,以一家之力而世代承传,虽是许多收藏家美好的意愿,但是确实没有这样的先例。历代藏家如项子京、梁清标者也不过一代而终,天籁阁圮,秋碧堂空,这也是收藏者最终的归宿。然而,通过民间的收藏而使许多文献和文物能得以保存,却是功莫大焉,善莫大焉。《五十小物》也只是从尚存的小物件中撷取若干,谈不上是什么“著录”,更没有“子孙永宝之”的奢望,但是,对文化承传的愿望却是在的。
《五十小物》即将出版之际,谨此弁言,是为序。
自序
辑一
出生证
父亲的日记
母亲的山水册页
陈半丁赠母亲的《同心多子图》
启功赠父亲的书画扇页
祖父的两方印
祖父的戏曲剧本
老祖母的小陈设
曾伯祖的印章
太高祖与高祖的两件遗物
两代人的《兰亭》
四代人的玩具
我的动物邮票
辑二
韦奇伍德提梁小罐
巴伐利亚小蝴蝶
俄罗斯烟盒
金毛龟与红木架
日本莳绘嵌螺钿文具箱
七方椟盒
宣德款铜炉
青白瓷香薰
茄皮紫釉陶案
明代铜鎏金佛像
“气死猫”城门柜
紫檀半圆桌
田家青、王亚雄制工艺小品
辑三
东里润色砚
四明万经铭抄手砚
石函澄泥砚
番禺何氏青蛙砚
澄泥臂搁
象牙剔黄鞘裁刀
田菊畦制紫檀方尺
四方印章
辑四
董祖源山水册页
王宸山水册页
明贤山水手卷
李流芳花卉山水卷
清名贤集册
杨文骢《枯木竹石图》
蒋衡《朱竹图》
赵之琛《无量寿佛图》
《秋菘图》与《骑驴图》
明清扇页选萃
成扇一组
辑五
《郙阁颂》“校致攻坚”四字不损本
南宋翻北宋缉熙殿本《九成宫》
宋拓《兰亭》“况”字三点“蹔”字有贼毫本
翁方纲考订停云馆晋唐楷帖
《黄庭》集拓册页
后记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