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前夜的中国(1931—1937)

作者:王旸

编辑:柯琳芳

ISBN:978-7-108-08065-3

出版日期:2025-05-28

定价:¥79.00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这段历史。这六年间,中国国内由动荡纷争到团结御侮,日本由侵占中国东三省走向全面侵华,美、英、苏等西方大国的对华对日政策不断调整。作者对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线索、历史事件与人物做了分镜式描述,从一个更加全面、更为系统的视角,展现了那场恢弘壮阔的全民族抗战到底是如何打响的。

章节目录:

序论


第一章 突变与耻辱   
一、日军开启侵华之旅 
二、“不抵抗”之下的退却与耻辱 
三、日军进侵华北与华北政局的更迭 
四、美英苏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远东政策 
五、国民政府在日军进侵下的应对


第二章 妥协与抗争   
一、抗日救亡与局部抗战 
二、日军侵吞华北方针的确立与华北危局 
三、英美对华政策的微妙变化 
四、国民政府谋求中日关系的改善 
五、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 


第三章 苦撑与蓄力  
一、日本侵华政策的继续深化 
二、宋哲元集团在日军侵压下的妥协与抗争 
三、中日就华北问题的交涉 
四、两广事件与宁粤纷争的结束 
五、增强国力之举 


第四章 希望与转折 
一、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国共两党秘密接触与谈判 
三、地方实力派与国内的团结统一 
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五、西安事变与一致对外 
六、冀察政权“中央化” 


第五章 侵略与抵抗 
一、大战前夕美英苏的对华政策 
二、国共两党的抗战准备 
三、日本确立新的侵华方针:“对华一击论” 
四、宋哲元集团与卢沟桥抗战 
五、“最后关头”与全民抗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王旸,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主要作品有《新时期党的干部制度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优选与严管:解读中国干部制度》(外文出版社2011年中英文版)、《中国1931—1937:动荡下的希望》(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党代会代表:从一大到十九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版)。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