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作者:陈少明 等

编辑:苏诗毅

ISBN:978-7-108-08089-9

出版日期:2025-07-17

定价:¥78.00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的研究园地,并不是边界固定的场所;它是一个真正开放的思想园地,不同的人可以做不同的课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同一个问题。由此形成多种研究方法互补、并存甚至竞争的态势,经典和现代生活多层次的意义联系才能被更多地揭示出来。


  ——陈少明

前言:
内容简介:
  多年来,陈少明以“做中国哲学”为口号,直面本土经验,思索现实问题,尝试克服西方哲学定式和形而上学预设,以期回应学界“中国哲学合法性”“该中国哲学登场了”等关切。2015年,他的文集《做中国哲学》出版,引发广泛讨论。
  2021年底,来自不同研究领域、兼具中西学术背景的多位学者,围绕陈少明“做中国哲学”的方法和实践展开对话;本书记录了他们就探索建构有生命力和世界视野的中国哲学等议题提出的新思和新解

章节目录:

编者前言
陈少明  “做中国哲学”再思考


上 编  如何“做中国哲学”
陈立胜  通向“世界”的中国哲学
  ——路径与反思
陈 赟  面向日常生活经验与“做中国哲学”
程乐松  重访、拼图与激生
  ——“做中国哲学”的“手筋”
郑泽绵  反思“做中国哲学”的方向、领域与标准
周展安  “活的哲学”与“活的中国”
  ——“做中国哲学”的旨归与启示
李长春  做中国哲学
  ——从经验到实在
曾海军  从概念到观念的转换
  ——对陈少明“做中国哲学”的一种思考


中 编  中国哲学的当代视野
陈建洪  做中国哲学与加减法
朱 刚  回到中国哲学的实事本身
  ——从现象学看“做中国哲学”
雷思温  经验与概念
  ——面向中国思想的实情本身
张任之  在“之间”做中国哲学
张 曦  精神世界中的哲学操作


下 编  思想的手法
程乐松  设计思想景观的技艺
  ——读《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
孟 琢  游观
  ——范畴之外的中国哲学风景
刘 伟  原物
朱 承  新题、新证、新思与“做中国哲学”
宫志翀  “做中国哲学”与文明传统的新生
龙涌霖  言说方式、经典解释与中国哲学的未来
陈壁生  何谓“做中国哲学”?


附  录
“做中国哲学:思路、方案与实践”学术工作坊纪要
把哲学当作动词
  ——敬答“做中国哲学”工作坊上的朋友们
哲学是追寻意义的思想过程
  ——答《学衡》


作者简介: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问物》《梦觉之间》《做中国哲学》等。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即神即心》等。
  张  伟,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笔名张任之,著有《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等。
  陈壁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经学的瓦解》等。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