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与日本人的心灵[新知89]

作者:[日本]河合隼雄

编辑:徐国强 曹明明

ISBN:978-7-108-06125-6

出版日期:2021-03-12

定价:¥36.00

前言:

后 记


  早先我就有一个想法,企图通过日本的民间故事探讨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从1962年开始大约有三年时间,我在瑞士的荣格研究所留学,学习使用深层心理学的方法分析民间故事。从那时候起,我就对通过民间故事分析日本人的深层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时我就把关敬吾编的岩波文库版的《日本民间故事》读了好几遍。正如本书所指出的那样,民间故事能够超越时代与文化的差异,是具有共同性的存在。我感觉到在荣格研究所学习的理论,也同样适合用来分析日本的民间故事,这样的分析是有效的,但是在当时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回国以后,我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到了1977年出版了《民间故事的深层》(福音馆书店)一书,结果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响。通过《民间故事的深层》,我介绍了荣格学派的民间故事理论。当时的目的是想让读者了解荣格理论,为了便于日本的读者理解,我使用了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通过格林童话讲解荣格理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即作为一个日本人,一定要尝试一下,用日本人的理论分析日本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深层》出版后不久,岩波书店的大冢信一向我提出要求,写一本分析日本民间故事的书,我高兴地接受了,但是这项工作比我预想的进展要慢。首先是因为我发现照搬从西方学到的分析心理学的概念、方法,很难对日本的民间故事做出满意的研究。既然在日本,就只有用日本的思维方式、理论方法来研究才能行得通。正如本书所指出的那样,西方有些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分析日本的民间故事,为此我付出了极大的精力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自己长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对我自己认为能够代表日本人心灵的东西进行分析,终于总结出了一些有用的理论。可以说本书的写作,笔者不仅积聚了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而且在本书中出现的过往人物形象与现代人完全实现了对接(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事例)。
  在完成整体构思之后,本书终于从1980年春天开始执笔。当时笔者正担任大学学部长的职务。由于工作很忙,笔者曾经产生过搁笔的想法。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恰恰是因为写这本书,才使学部长的工作更加充实。现在我从内心感谢当时不厌其烦地敦促笔者、不断给予有益提示的大冢信一先生。
  笔者进行民间故事研究的基本素材,取自关敬吾等人编写的《日本民间故事大全》(角川书店)。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笔者专门编写了附录,收录了本书采用的日本民间故事和外国民间故事。附录中所收录的日本民间故事全部出自关敬吾编的《日本民间故事》(岩波文库,第三分册)。这些民间故事都是笔者在瑞士留学期间反复阅读和反复思考过的,因此附录将它们全部收入了。另外在将日本民间故事与西方民间故事进行比较时,主要参考的资料是小泽俊夫编写的《世界的民间故事》。在这里首先向以关敬吾、小泽俊夫为首的各位贤达以及本书使用过的各类素材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仅仅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而不是民间故事的专门研究家,因此在使用资料的方式、方法上,在其他有关知识的表达方面,肯定存在不少的问题,在此恳请各位贤达提出批评,我将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意见。
  本书第三章、第五章的内容是曾经在《日本的民间故事——笑的深层》(梅原猛、河合隼雄、作田启一编《创造的世界》第二十七号)、《浦岛与乙姬》(拙作《母性社会日本之病理》)上发表过。这次稍加修正、增补之后重新发表。
  正如前面已经多次指出过的那样,笔者曾经在荣格研究所留学,获得荣格派分析家的资格,但是在对日本人进行分析治疗的时候,不可能完全照搬荣格派的理论与方法。我的理论与方法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发生着变化。作为笔者的我感觉自己随时都在面对“日本人的心灵存在方式、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的课题,而这恰恰都与用什么观点研究、如何研究、评价日本的民间故事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笔者的这本书企图回答这些问题,因此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荣格心理学分析日本神话的书,而是从笔者作为心理治疗家的身份,通过大量的实际体验和自我分析之后写出来的。由于我的职业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笔者试图用日本人的观点解释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关于荣格学派的书问世,但是作为日本第一个荣格派分析家,我深深地感到有一种责任在鞭策着自己,一定要让日本的读者真正了解荣格理论。然而这次暂且放弃这个想法,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尽管还不知道将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但是我确实体验到了一种畅所欲言后的快感。
  起初笔者感到要用一条线把日本的民间故事贯穿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反复阅读民间故事之后,终于在笔者脑海中产生了本书所呈现的“整体形象”。而这个整体形象的贯穿工作则是笔者独立完成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方法而已,相信还会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法。至于笔者对民间故事的分析,究竟属于哪个研究领域(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学问),或者说使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本书并没有做正面的回答,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日后有机会时再予以说明。
  虽然本书的表达方式是极其日本式的,但是本书的完成的确让笔者有了“终于能够向荣格研究所返恩了”的感觉。借此机会谨向所有一直支持和帮助过笔者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1981年 师走
  河合隼雄

内容简介:
  含蓄、幽默的日本民间故事及传说,极具想象力和神秘色彩,同时蕴含着深刻的象征内含。本书作者以其独特方式解读精彩的日本民间故事,比较日本与世界各国神话传说的异同,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以及人类普遍相同的心理意识及其意义。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曾获日本第九届大佛次郎奖。
  作者以独创方式解读“浦岛太郎”“鹤妻”“烧炭富翁”等许多精彩的日本民间传说,与世界各国的故事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人类普遍的潜意识深层心理。另一方面,他以全书各章的故事演变,串连出纵向连结:在第一章“黄莺之家”中怀抱着怨恨而离去的女性,化身为第二章“不吃饭的女人”卷土重来,在“异类女性”与“有耐力的女性”故事中展现牺牲忍耐的精神,最终在第九章“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中,开拓出完整的女性意识及全新的视野。日本社会的表层结构看起来是父权取向的威权社会,然而就其深层结构观之,则是相当女性化的柔性社会。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性文化人物。他在年轻时恰逢日本战败,曾一心向往西方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不屑一顾。1959年赴美,1962年到瑞士学习荣格心理学,随之逐渐走上探求本国文化根基的路途,对日本民间故事展开深入研究,比较东西方神话传说,揭示日本与欧洲社会文化结构的差异。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