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香港]和文凯
编辑:张婧
ISBN:978-7-108-06364-9
出版日期:2024-03-12
定价:¥68.00
美国社会学学会巴灵顿·摩尔著作奖获奖作品
历史研究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深度结合之作
深入比较中英日三国财政制度转型的历史进程,回应大分流问题
现代财政国家的出现给政治经济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政府集中管理税收,将其作为资本从市场调动长期金融资源,极大增强了国家能力,显著提高了政府管理经济的效率。
本书聚焦现代财政国家的制度建设路径,细致比较、分析中英日三个国家在制度发展关键期(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明治维新时的日本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中国)的具体历史过程。各国当政者面对既有公共财政系统的崩溃,积极找寻解决财政亏损问题的方案,并在税收办法、信用体系等方面展开多种尝试。最终,英国和日本从其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成功开发出公共财政工具,确立了现代财政国家制度,为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却未能成功。作者以宏阔的视野、新颖的框架、扎实的史料回应了“大分流”的问题,对清政府未能实现财政转型的解释极富洞察力。
序 言
导 言
现代财政国家
国家与市场发展
现代财政国家的重要性
如何解释现代财政国家的兴起
第一章 现代财政国家兴起中的信用危机
财政困难的制度背景
崩溃和不确定性
克服外生信用危机而产生的因果机制
第二章 英国之路径,1642—1752
财政集中化之路
信用危机与现代财政国家的兴起
第三章 明治日本财政的迅速集中化,1868—1880
信用危机的根源
王政复古后的不确定性与废藩置县
信用危机对制度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日本现代财政国家的诞生,1880—1895
信用危机与财政集中化
松方紧缩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经济动荡和中国纸币发行的失败,1851—1864
货币问题与国家纸币
改(银)票为(铜)钞
第六章 中国分散型财政的延续,1864—1911
分散型财政运作的延续
厘金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个反事实的推理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