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汉译佛典

作者:[中国大陆]金克木

编辑:冯金红

ISBN:978-7-108-05845-4

出版日期:2017-07-25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辑录金克木先生对佛教典籍及印度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乃至语言的思考与阐释。尤其讨论了与佛典相关的诸种问题,如佛教文献的汉译、分类与解题;汉译佛典的文体、翻译与理解,并重点阐释了佛典中公认难读的《楞伽经》和耳熟能详但又难解其妙的《心经》。金先生还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将《存在与虚无》《逻辑实证论》和《心经》汇于一炉,力图打通“古今中西”,从一元与二元、语言与非语言等现代哲学的角度来尝试解说人类思想的歧异与贯通。

章节目录:

辑一
  印度哲学思想史设想
  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
  《蛙氏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试析
  附:蛙氏奥义书
  宗教信仰
  试论近代英印冲突的政治文化意义
  略论甘地在南非早期政治思想
  略论甘地之死


辑二
  古代印度传来的佛教文献(原名:三谈比较文化)
  关于汉译佛教文献的编目、分类和解题
  从鉴真东渡传梵本谈起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怎样读汉译佛典——略介鸠摩罗什兼谈文体
  再阅《楞伽》
  三自性论 世亲菩萨造
  《存在与虚无》·《逻辑哲学论》·《心经》
  《心经》现代一解
  古书断句
  是“上”?是“下”?
  佛“统”
  明太祖白话诏书
  传统思想文献寻根


附录
  如是我闻——访金克木教授


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曾用笔名辛竹、维谷、演慧、安琪等。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1930 年赴北平求学,1933 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翻译等,是三十年代新诗坛的重要一员。1935 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南下,辗转于武汉、长沙、香港、重庆、昆明等地,在报馆编写新闻,在中学、大学教授外语。1941 年经缅甸到印度加尔各答,任《印度日报》编辑;1943 年到贝拿勒斯鹿野苑随印度大学者憍赏弥老人读梵文、巴利文,学习、研究印度哲学。1946 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教梵文及印度哲学史。1948 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教梵文、巴利文、印地语、乌尔都语等。教学同时,发表多部作品,包括学术著作、散文、杂文、诗歌、小说、翻译等。历任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第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金克木先生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懂德语、拉丁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成绩卓著外,在国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