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本]乔秀岩
编辑:冯金红 钟韵
ISBN:978-7-108-05968-0
出版日期:2025-03-19
定价:¥59.00
《义疏学衰亡史论》三联版编后记
笔者读研究生阶段,读书范围非常有限,只有唐疏和清人著作。经文注文是遥远的天书,虽然读唐疏、清人著作必须参考,但根本不是自己可以阅读的对象。因此本书附录版本的讨论,也局限于义疏部分,那时候对经注版本没有兴趣。都不认为自己有可能读懂,自然不会有兴趣了。
后来,有种种因缘,笔者也开始学郑玄注《论语》《礼记》等,又学版本,编辑出版各种古籍,发现郑玄注也能读懂,版本也能理解,逐渐开阔了视野。2015年编辑《孝经述议复原研究》,有机会认真读《孝经述议》及《孝经孔传》,又获得了本书中没有提及的新认识。
现在重看本书,知道这里讨论的问题,也可以放在长段的学术史中理解。传统义疏学,尤其《三礼》义疏学,不妨理解为郑玄经学的延续。不是说传统义疏学遵奉郑玄学说,而是传统义疏学讨论问题时的思考习惯,与郑玄的思路非常类似。传统《三礼》义疏学,可以评价为用郑玄之法治郑玄注的学问。刘炫他们从根本上否定这种研究方法,又可以理解为杜预经学的延续。郑玄研究经书文本的内在逻辑,是为经学而经学的专业性文献研究。杜预探讨经书所指历史遗迹,用事实为检验理解妥否的标准,因而否定汉代学者不根据事实,单纯从文本创造义例的做法。前者为专业经学,后者为合理主义,从汉到唐,学界主流是前者,而时不时地出现后者批评前者的局面。班固、王充等否定繁言寡要的章句学;王肃、杜预等否定后汉偏重文本与义例的经学;刘炫、王劭等否定为经学而经学的义疏学,并以王肃、杜预为楷模;王元感、刘知几等也否定当时主流的经学,又以刘炫、王劭为榜样。其中,刘炫他们的批评力度最大,随后孔颖达基本接受刘炫,但也保留传统义疏的因素,统合成《五经正义》。一百年后,王元感、刘知几想要对义疏学孑遗进行追击,恰遇玄宗用国家力量直接干预学术,导致专业性经学的彻底消失,为后来啖、陆等“大义”经学准备了舞台(请参《孝经述议复原研究编后记》)。
这种学术史脉络,不是不可以讲,但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能当真。定式化概括容易蒙蔽自己,忽略很多并不符合简单概括的大量现象。以往有关经学史的诸多概念,如今文古文、郑学王学、南学北学、汉学宋学以及唯物唯心等等,都曾严重妨碍我们用自己的双眼虚心观察实际情况。如果一个中医看什么病都要用“阴—阳”来做解释的话,我怎么也不敢服他的药。本书提出隋代学术革命的概念,并非笔者的重点所在。通过本书叙述,笔者想要说明经学文献的可读性。
今日有关南北朝至唐初义疏的评论,可以追溯到的直接源头在《诂经精舍文集》。《诂经精舍文集》收录十三篇《六朝经术流派论》、五篇《唐孔颖达五经义疏得失论》,都是学生作业。其中除了周中孚指出六朝经学的资料有限,讨论这一问题有待今后研究,表现其冷静客观之外,其他学生都依靠史传材料介绍某人用某氏注,以义疏所据注家为评论流派的主要根据,完全不去分析诸家义疏的具体学说。清人真正研究义疏的实质内容,应该以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为先锋,而后继无人。(刘毓松《周易、尚书旧疏考正》单纯套用刘文淇的分析方法,并无创获。顾千里对注疏有神解,算是例外。)近代讨论义疏学最出色最重要的论文当推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而牟先生除了介绍《论语义疏》科段说之外,也完全没有讨论义疏的具体内容,甚至将备录经文注文的《礼记子本疏义》误认为单疏本。要之,以往学者有关义疏的评论,都不是真正研读义疏著作的成果。清代以来很多学者重视注疏,是因为可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注疏并非他们研究的直接对象。
笔者想要读懂贾、孔义疏,探究贾、孔疏每一句每一字的所以然。结果能够摸索出贾、孔编辑义疏的基本思路,而且在贾、孔背后又看到南北朝旧义疏学与刘炫、刘焯新说的碰撞。有了这些认识,读贾、孔义疏较有把握,可以读得更好。笔者后来也发现郑玄注有郑玄独特的思路,尽管没有办法一下子全部都弄明白,但确实有很多地方已经知道他那些乍看有些奇异的注文背后存在的逻辑。最近年轻朋友们都开始探索《毛诗传》、何休《解诂》的立说思路,令人振奋。唐代以前的经学著作,语言习惯、思考习惯都与宋代以后很不一样。因此,明白他们叙述的含义及立说的逻辑,我们会感到大开眼界。其实,宋代以后的经学著作,一样也值得探索。那么多学者对同一个经学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都有他们自己不得不然的理由。探索他们为什么提出那种答案,就是读经学著作的乐趣。
本书原为1999年提交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博士论文,题“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导师倪其心教授,作者姓名“桥本秀美”,答辩请了曹道衡、傅璇琮、吴小如、楼宇烈四位老师。2001年作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之一,由东京“白峰社”出版日文版,书名改为“义疏学衰亡史论”,作者“乔秀岩”。2013年由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版,基本依照博士论文,而措辞有所调整,也有补注,书名改从日文版。这次承蒙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吴飞两位老师的热情推荐,由三联书店冯金红编辑接受出版计划,乃以万卷楼版为基础,通体一律改为简体字,又经责任编辑钟韵的仔细校对,改正了一些错字。
本书内容包含大量义疏引文,行文又不顺畅,思想之幼稚也到处可见,但恨笔者没有能力重新撰写更成熟完美的文章。在此对耐心翻阅本书的好心读者,致上由衷的谢意。各位老师、朋友长年来的指导、支持,笔者铭感在心。
2017年3月乔秀岩谨记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