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开放的艺术史丛书(19种)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总序

 

主编这套丛书的动机十分朴素。中国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艺术史,或者是中国学者的艺术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有全球艺术史的观念,作为具有长线文明史在中国地区所生成的艺术历程,自然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这份遗产的认识与理解不仅需要中国地区的现代学者的建设性的工作,同时也需要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学者的建设性工作。多元化的建设性工作更为重要。实际上,关于中国艺术史最有效的研究性写作既有中文形式,也有英文形式,甚至日文、俄文、法文、德文、朝鲜文等文字形式。不同地区的文化经验和立场对中国艺术史的解读又构成了新的文化遗产。

 

有关中国艺术史的知识与方法的进展得益于艺术史学者的研究与著述。20世纪完成了中国艺术史学的基本建构。这项建构应该体现在美术考古研究、卷轴画研究、传统绘画理论研究和鉴定研究上。当然,综合性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学、文学史等学科的建构也为中国艺术史的进展提供了互动性的平台和动力。西方的中国艺术史学把汉学与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大陆的中国艺术史学曾经尝试过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分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经验。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多元方法对艺术史的研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选择一些重要的艺术史研究著作,并不是所有的成果与方法处在当今的学术前沿。有些研究的确是近几年推出的重要成果,有些则曾经是当时的前沿性的研究,构成我们现在的知识基础,在当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与方法。比如,作为丛书第一本的《礼仪中的美术》选编了巫鸿对中国早期和中古美术研究的主要论文 31篇;而巫鸿在 1989年出版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包华石(Martin Powers)在 1991年出版的《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柯律格(Craig Clunas)在 1991年出版的《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巫鸿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等,都是当时非常重要的著作。像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乔迅(Jonathan Hay)的《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ShiTao: Painting and Modernity in Early Qing China);白谦慎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杨晓能的《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Reflections of Early China: DécorPictographsand Pictorial Inscriptions)等都是200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中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学者的重要著作也会陆续选编到这套丛书中。

 

除此之外,作为我个人的兴趣,对中国艺术史的现代知识系统生成的途径和条件以及知识生成的合法性也必须予以关注。那些艺术史的重要著述无疑都是研究这一领域的最好范本,从中可以比较和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极其出色的艺术史写作,反思我们共同的知识成果。

 

视觉文化与图像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多次显示出来。这一现象也显著地反映在西方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以文字为核心的,而缺少同样理念的图像与视觉的新文化与之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丛书不完全是提供给那些倾心于中国艺术史的人们去阅读的,同时也是提供给热爱文化史的人们备览的。

 

我唯一希望我们的编辑和译介工作具有最朴素的意义。

 

尹吉男

2005417日于花家地西里书室

 

 

【丛书书目】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 著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 巫鸿 著  柳扬 岑河 译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 巫鸿 著  郑岩 王睿 编  郑岩 等译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  [] 巫鸿 著  梅玫 肖铁 施杰 译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 巫鸿 著  施杰 译

美术史十议  [] 巫鸿 著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 雷德侯 著  张总 等译  党晟 校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 白谦慎 著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 杨晓能 著  唐际根 孙亚冰 译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 乔迅 著  邱士华 刘宇珍 等译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 等译

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 孟久丽 著  何前 译

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吴欣 主编  柯律格 包华石 汪悦进 等著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 柯律格 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 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大明:明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  []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  石守谦 著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石守谦 著

行到水穷处:班宗华画史论集  [] 班宗华 著  白谦慎 编  刘晞仪 等译

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  [] 包华石 著  王苏琦 译(即出)

董其昌:游弋于官宦和艺术的人生  [] 李慧闻 著  白谦慎译(即出)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 

ISBN9787108073037

 

◎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原创系列首作

  清理习见,改变思考古代图像史的方法

◎  集二十余年精粹,呈现总结知识生成研究路径与思想源流

 

    我的目标是促进整个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这些事情很迫切。如果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中国和外部互动中的那些中间环节,以后的学术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不再是西方人提问题中国人回答,而是中国学者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引发全球的学者回答。到那时候,中国学术的生产时期就真正到来了。

——尹吉男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汇集了尹吉男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此前积累的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几乎每篇都引起相当的反响,并形成了某种写作范式。作者追问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关于风格的类型标尺等问题,从图像的视角观照历史,引领艺术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风格研究与主题研究之外,讨论了图像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由此带出了他对中国古代图像史的总体思考,即要超越审美”“超越真伪,尊重的独特性,并且努力思考的意义,别具方法论创见>>>尹吉男:《杏园雅集图》与“江西文官集团”

 

 

 

武梁祠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巫鸿 著  柳扬 岑河 

ISBN9787108050281

 

《武梁祠》为巫鸿教授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扛鼎之作,曾获美国汉学著作的最高荣誉——由全美亚洲研究学会(AAS)颁发的李文森奖(Levenson Prize)。作者融合东西方学术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角度,通过对佛教流行于中国之前一处最重要的石刻画像遗存武梁祠的全面描述和分析,梳理了近千年来中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诸多解读汉代画像的创见,在解读画像的同时,向读者揭开了一幅汉代儒家知识分子展示自己思想世界的画卷。>>>一个人的史记——武梁祠

 

 

 

礼仪中的美术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巫鸿 著  郑岩 等译

ISBN9787108052964

 

收录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论文31篇。这些论文围绕着礼仪美术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建筑、雕塑、画像和器物等各种视觉形象的组合以及与人类行为及思维的有机联系。其分析对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图像.而包括了对视觉环境的复原以及对艺术品的创作动因、社会环境、礼仪功能以及观者反应的考察。文章中的讨论往往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除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考察,还反思有关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相当一批论文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特殊物质性和视觉传统对重新思考中国美术史的叙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学界中,这些文章对近年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已产生重要影响。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史前至先秦美术、汉代美术、中古佛教与道教美术及古代美术沿革。书后附有访谈录、论文出处。书中插配古代美术品照片、拓片、线图,地图等图像600余帧。

 

 

 

时空中的美术

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

巫鸿 著 梅玫 肖铁 施杰 译

ISBN9787108052971

 

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巫鸿先生认为,时空的观念与表现是另一条可供理解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线索。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废墟: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审美

 

 

 

黄泉下的美术

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巫鸿 著 施杰 译

ISBN9787108052988

 

墓葬文化在古代东亚,特别是古代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持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在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墓葬传统不但锻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形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特别是和中国人生死观和孝道思想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墓葬艺术还没有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那样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或“亚学科”,发展出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为什么墓葬艺术在传统中国历几千年而不绝

 

 

 

美术史十议

巫鸿 

ISBN9787108052995

 

“美术史”是一个问题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美术史作为人文科学的一支新军,也得以在人类最近的历史时期中萌芽并成熟。但是,在著名美术史学者巫鸿的眼光中,这一广受尊重、日显重要的学科本身仍然是一个年轻的问题,其相关讨论还远远没有充分展开。

 

在《读书》杂志所开的专栏“美术纵横”,巫鸿发表了十篇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的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摄影图像对美术作品的“误读”

 

 

 

万物

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张总 等译  党晟 校

ISBN: 9787108066596

 

作者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教授,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本书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汉学界有相当影响,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

 

雷德侯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按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他们不寻求忠实地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的官本位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本书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傅山的世界

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白谦慎 

ISBN: 9787108072528

 

十七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十七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关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从傅山到吴大澂 | 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第五季课堂笔记汇总

 

 

 

另一种古史

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杨晓能 著  唐际根 孙亚冰 译

ISBN: 9787108060358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图形文字和装饰图案以其神秘性、难解性著称。当年郭沫若先生曾提出 “族徽”理论,以解释青铜器的部分“徽识”,对理解中国青铜时代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郭氏理论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破绽”。究竟什么是这些神秘装饰和图形文字的正解?

 

杨晓能先生所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纪性的重大考古学课题。作者兼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美术史四大学科,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青铜纹饰、图案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功能做了新的探索,发现一种介于文字和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作者讨论了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和“图像铭文”三者的起源、背景及其相互关系,找到了三者在史前文化中的源头,论证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和礼制的发展密切相关。进而指出,这三大类别视觉媒体在中国青铜器时代早期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实际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承载了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信息,因而是中国古史的另类记录,对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书在英文版基础上了进行了全面修订,纳入了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插图近480组。所收集的资料,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史前到商周时期的全部器物装饰主题和“徽识”,且分门别类,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并对以往有关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的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所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都具独创性。>>>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石涛

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乔迅 著  邱士华 刘宇珍 等译

ISBN: 9787108056504

 

石涛16421707为中国明清画坛巨擘,创作风格独特,深受时人与后世推崇。本书是西方出版的第一本专论石涛的著作,主要聚焦于1697年至1707年间,即石涛身处扬州且留存至今作品数量最多的晚期阶段。

 

作者综合运用中国传统画史研究、西方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分析,以及因20世纪70年代英美学界“新艺术史”兴起而形成的社会诠释模式,探讨石涛的社会、政治、心理、经济和宗教等五大面向,揭示其绘画实践的复杂性。作者以现代性架构来理解石涛的生平与艺术,并以自主性、自我意识与怀疑来界定石涛绘画的主体性。阅读此书,或可获得一种与阅读其他艺术史著作不同的体验。>>>模棱两可的士人:石涛画作的社会空间

 

 

 

祖先与永恒

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 黄洋 吴晓筠 译

ISBN9787108060297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二十余年,长期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1994年后又执教于牛津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专业教授,是目前中国艺术与考古领域最为活跃的西方学者之一。自从学生时代起,她就致力于通过物质文化来研究古代中国。在过去三十五年的学术生涯中,她试图了解常出土于墓葬中的青铜器、玉器及其他工艺品是如何被使用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这些器物的制作造者的技艺、生活和信仰。

 

本文集收录罗森教授的研究论文17篇,内容涵盖青铜器(4篇)、复古维新(3篇)、墓葬(5篇)、中西交通(2篇)、装饰系统(3篇)五个方面,大部分完成于2000年之后,尚为首次以中文结集发表。通过这些文章,罗森教授希望能够和对古代中国有兴趣的读者来分享她的思考和见解。其中许多文章源自她在牛津大学的讲课。>>>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道德镜鉴

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 孟久丽  何前 译

ISBN: 9787108047861

 

钱穆认为,若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文化之特殊精神,则在其偏重于道德精神之一端。无论中国第一部画论著作谢赫《画品》中谈到的“明劝戒,著升沉”,还是唐代最成熟的画史著作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所提的“成教化,助人伦”,都将图像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艺术史中的这个重要领域并未得到广泛的梳理和讨论。

 

本书的前半部分(一至四章)考察了中国叙事画的早期状况,并回溯了其功能、传统以及形式风格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1世纪的演变。第二部分(五至八章)追溯文人审美兴起后,叙述性图画在精英视觉文化中持续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示了皇帝、官员、学士、普通人,如何通过对道德故事的不同描绘,来表达他们对政权合法性、公众道德以及个人修养的关心。古代的楷模或反例,恰如一面镜子,揭示了潜藏于人事下的宇宙法则,而图像使得这些法则为世人所见。

 

 

 

山水之境

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吴欣 主编  柯律格 包华石汪悦进 等著

ISBN: 9787108050717

 

这本有关中国山水园林文化的论文集,有选择性地收入柯律格、包华石、汪悦进等海内外学者的相关论文12篇,试图从艺术、文学、建筑、考古不同方面,展示中国园林文化的历史面貌。

 

作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观进行剖析,重点在于揭示和澄清中国文化本身对“万物”的理解——也就是在现代启蒙思想框架影响下开始接受西化的“自然”概念之前,中国人对景观环境的看法。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发展和变更,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山水就是中国文化之镜。从后汉到前清,可分为三个大的变化阶段:山水文化在魏晋南北朝的全面生成;在唐宋之纪山水逐渐偏向于文人个性的表达;元明清期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种时间上的历程正是本书甄选和组织文章的内在线索。

 

 

 

雅债

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柯律格   刘宇珍 等译

ISBN: 9787108063885

 

文徵明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以“明四大家”之一员留名画史。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注重形式分析,柯律格教授于本书中聚焦其作品的制作情境,例如时机与场合,尽可能地利用当时的文献(特别是诗文)与作品,参合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艺术史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自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的生平与作品,探索其如何在各种活动场域中建构主体与自我,从而拓展了世人对这位伟大人物的理解。

 

全书共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种场域、某一组特定的关系类型作为参考架构,这两者不仅定义了文徵明的自我认同,同时也是他据以待人接物的出发点。第一部分的三章处理了与文徵明前半生有关的场域,包括家族、师长、同侪;第二部分是通过官场与地缘检视其社交关系,援引的材料横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则着重处理他后半生的场域,包括顾客与弟子。最后一章检视在文徵明死后如何凝聚出一个一贯且鲜明的“伟大艺术家”形象。>>>柯律格:“绘画”绝非文徵明定义自我身份的要素

 

 

 

长物

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 柯律格  高昕丹 陈恒 译 洪再新 校

ISBN: 9787108063731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的经典著作。>>>柯律格 |“多于之物”实则为“必须之物”

 

 

 

大明

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ISBN: 9787108064080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明朝。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帝王的更迭,没有面面俱到介绍明朝的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大轮廓地勾勒明朝的兴衰,而是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动与止的观念,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娱乐、暴力和年龄的观念……甚至讨论明代灭亡之后的“明代”,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是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的。作者通过强调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相动往来,挑战了明代中国固步自封、孤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存在的观点。

 

书中运用的插图资料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 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用以阐明明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作者还广泛考察了现代的影像和创作资源。明代作为中国文化资本的宝库,一再被加以阐发和利用。《大明》为所有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与早期现代世界领域相关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富于启发的素材。

 

本书源于作者柯律格2004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八次“斯莱德美术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在本性上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乐而忘世”:古时贤者的“幽居乐事”

 

 

 

从风格到画意

反思中国美术史

石守谦 

ISBN: 9787108052001

 

本书收录石守谦教授自19942007年间陆续发表的十五篇论文,共分五个单元,以元明绘画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纪。作者以中国绘画史的论述架构为经,以不同研究论题为纬,探索并示范中国绘画的研究方法。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观看中国绘画的方式。「画意」一词原出自中国传统画史,但作者试图从艺术品与观者互动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将作品还原至创作初始的文化情境来理解其「画意」。全书以「画意」一旨贯串,於风格分析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开展新议题,一方面对传统的议题提供新视角,如以族群冲突、交融的观点解析丰富多元的蒙元绘画、或以区域竞争的角度观察地方画派等,其中对於「文人画」发展的重新审视与解读,更是前所未发之真知灼见。

 

作者就不同研究个案的题材与性质,选择切入视角与适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展现了艺术史微观的深入与宏观的渊博。本书不仅可提供中国绘画爱好者一窥中国绘画精髓的管径,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一组多元、开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错过的一部佳著。"

 

 

 

移动的桃花源

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石守谦 著

ISBN9787108053121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

 

书名“移动的桃花源”——意指10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这几个世纪当中,山水画发展成为东亚文化世界中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将之视为研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之间文化互动的考察对象。>>>石守谦:日本禅僧文化中的桃花源意象

 

 

 

行到水穷处

班宗华画史论集

[] 班宗华 著  白谦慎 编  刘晞仪 等译

ISBN9787108059871

 

尽管班先生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维度很广,从五代绘画到20 世纪的中国画家,从浙派院体画家到八大山人这样的文人艺术家,他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和研究,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始终对“宋代画家那不可比拟的成就抱有最高的兴趣”,这也使得他成为国际艺术史学界公认的宋画研究权威。

—— 白谦慎

 

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是美国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史研究学者,这本文集收录了他致力画史研究以来的20篇重要论文,主要集中于宋画,兼及元、明及中西交流与影响,既有早年之作,也有新近的文章,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早期绘画的鉴定问题以及欧美收藏中国绘画史的持续关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毕生的学术成果,可资借鉴。 >>>班宗华:行到水穷处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