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新书:2021年12月

 

空间的敦煌

走近莫高窟

 

巫鸿 著

ISBN9787108072825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

 

  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巫鸿:如何观看敦煌壁画?

 

 

 

铁袈裟

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郑岩 著

ISBN9787108071965

 

  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这一特定的形态,它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也因此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本书的取材范围不再限于绘画或雕塑等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郑岩:“铁袈裟”不是铁袈裟

 

 

 

探掘梵迹

中国佛教美术考古概说

 

杨泓 著

ISBN9787108072740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历时千年兴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佛寺等遗迹,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文物,成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一项专门分支,成果显著。除了敦煌莫高窟、法门寺地宫等世界级的考古发现,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闻名于世的石窟群,近些年在山东青州,河北曲阳、邺城等地出土的造像窖藏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藏阿里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清理出多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更新了世人对于佛教传播历史的认识。凡此种种,于普通读者可能缺乏一个清晰系统的认知。本书通过石窟寺、窟前建筑、佛教寺院、地下窖藏、佛塔舍利几项专题,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我国佛教考古事业的全貌,使读者对于中国佛教美术遗迹的时空分布了然于胸。

 

 

 

现代日式绘画的创立

狩野芳崖以及对日本形象的探寻

 

[]切尔西·福克斯韦尔 著  黄继谦 译

ISBN9787108073129

 

  西方人在19世纪的世界博览会和出口商品商店发现日本绘画后,一下将日本艺术推到了在国际上广为人知的新高度。这种大行其道的状况随即招来了各种批评,西方的评论者开始哀叹日本艺术品中纯粹的日本艺术正走向消亡,同时其与西方文化混杂的态势却在不断上升。日本人以推出了“日本画”(nihonga)来回应这种批评,这是一种按照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要求,对日本传统绘画进行了重构的绘画门类。《现代日式绘画的创立》一书探索了“日本画”的视觉特征和社会功能,追溯了它与过去的艺术、当时的观众之间的关系,还分析了与现代日本国家相关的各种观念出现时的情况,通过对导致“日本画”出现的观众期待的根本性变化加以辨析,针对日本发展成现代国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看法。

 

 

 

尧风舜雨

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两册)

 

王军 著

ISBN9787108070982

 

  尧风舜雨,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而古代中国的营建与规划,其思想正在于达致这一理想。

 

  本书以中国古代典籍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天文考古学为研究方法,从元大都齐政楼溯源中国文明创制时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渊源与承续。全书分两篇,甲篇为《齐政楼名称方位考》,对齐政楼的名称、方位、中轴线制度加以考证,揭示了其取义《尚书·尧典》的意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继道统而新治统”的包容性与稳定性,其思想支撑了中国多元文化与民族的融合;乙篇为《元大都规划的阴阳法式》,结合古代天文律历数术之学,说明元大都作为古代中国营建制度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呈现了其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典型意义。

 

  忽必烈的元大都,以一座城市的建造,证明了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渊源以及重大意义,以不朽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缺席的岛屿故事

从头开始说台湾

 

杨渡 著

ISBN9787108073129

 

  本书的写作做了一个新尝试:将个人命运、生命故事,连接到历史脉络中,重新书写民众的社会生活史。在大历史的观照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孤独的,也不是无端无依的。甚至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港都夜雨》和《绿岛小夜曲》,既连接着冷战时代的大背景,也融汇着小人物的悲欣交集。历史也因为这样的生命、这样的歌,鲜活了起来。唯有从人的生命故事着手,历史才会有人性、有温度、有感情。

  ——杨渡

 

  从台湾岛的史前起源及十七世纪的历史开始讲起,用八十个故事,原原本本地理出一条贯穿台湾古今的链条。故事基本分三部:一、台湾的历史,包括先民的历史、荷兰及西班牙人的侵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结束郑氏家族的统治、中法之战及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殖民台湾;二、日据时代殖民者对台湾的管理、压制、掠夺和台湾民众的反抗;三、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的接收状况以及一九四九年后蒋氏家族对台湾统治的始末。全书配有珍贵历史照片,多方位地呈现台湾的历史、物产、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时代面貌以及生活习俗、文化艺术活动等。

 

 

 

东瀛世相

 

儿童的贫困

[日]阿部彩 著

 

儿童的贫困Ⅰ:对日本不公平状况的思考

 

王伟 译

ISBN9787108070791

 

  一般认为日本是富裕的发达社会,且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较小,但作者得到的统计数字并不如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的“格差问题”越发严重。作者尤为关注“儿童”(5-18岁)的贫困问题,从政府政策、母子家庭、学历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对日本社会存在的“儿童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详细的描述(并由对儿童问题的描述旁及日本社会结构深层存在的种种缺陷),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本书出版后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自2008年出版后,至2018年已经加印23次。它以丰富的数据为基础,较为客观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儿童的贫困”的现状,并对原因做了清晰的分析,可以和《儿童的贫困Ⅱ》参照阅读,以对日本儿童贫困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有系统的了解。

 

 

儿童的贫困Ⅱ:寻找解决方案

 

朱丹阳 译

ISBN9787108070807

 

  本书是阿部彩《儿童的贫困Ⅰ》完成5年之后续写的。在第一部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日本社会“儿童的贫困”的问题,在日本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导致日本国会提出并通过了《消除儿童贫困法》。本书则是作者为寻求对该问题在社会政策层面上的解决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儿童贫困问题错综复杂,单纯依靠解决温饱问题、完善义务教育,显然是不可能消除的。怎样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呢?是增加教师人数、完善课程设置,还是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而对于那些父母工作不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扶助?对于因母亲工作到深夜而导致其经常游荡于繁华街道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关爱?还有,援助家庭有两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及服务支付,哪种更利于孩子成长?普惠制度是否更具有优越性?针对贫困家庭的精准扶贫制度是否可行?此外,还有医疗、教育、餐饮、营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

 

  本书集中了日本国内外有关儿童贫困问题的众多研究成果,列出了多种选项并逐一阐述利弊,是社会政策论入门的佳作>>>花轮家和樱桃小丸子家的生活水平有差距,是社会问题吗?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从灵魂到心理

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孙飞宇 著

ISBN9787108072238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全新研究。

 

  20世纪,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英文“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作品全集”的翻译出版有着直接关系。本书从弗洛伊德作品的英译本与德文原著之间细微的文本差异入手,颇具理论想象力地展现了精神分析在从德国向世界范围(特别是美国)的传播中,如何从一项依据人类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兼具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实践,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核心“灵魂”和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在其传播变迁中经由“理性化”而成为了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

 

 

 

当代学术

 

跨语际实践

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刘禾 著

ISBN9787108072948

 

  著名学者刘禾的成名作,曾获得美国古根海姆(Guggenheim)学术大奖。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虚拟的等值关系中”,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刘禾:《阿Q正传》的叙述人

 

 

 

小说史学面面观

 

陈平原 著

ISBN9787108072160

 

  陈平原《小说史学面面观》讨论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史。他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遴选鲁迅、胡适、阿英、普实克、夏志清、韩南、严家炎、范伯群、赵园、黄子平、王德威和他自己,共计十二家,进行评述、延伸与发挥。用他的话说,这些研究者不一定业绩最佳,但都别具特色,很能引发思考与讨论。陈平原一向关心小说理论与小说史著合一的可能性,甚至追求如何在小说史学的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方法革新乃至理论创造。因此凭借突出的问题意识,在这本书中一再叩问“小说史学”的功能、方法及境界,以及小说史学到底能走多远等诸多问题。书中综合小说史的趣味、学术史的尺度、教育史的视野,既是灵光乍现,一挥而就,也是他长期积累,水到渠成的成果。

 

  本书依据2020年春夏北大讲稿整理而成,兼及专业论文与学术随笔。有时长篇大论,有时点到为止,“大珠小珠落玉盘”,灵活多样,且讲究节奏,同时穿插闲话,兼及师友逸闻。“十二人十二书”,既可看做学坛点将,也可视为名著解析,是打通学界与大众壁垒的一次有效尝试。>>>陈平原:胡适有关“历史演进”的“大胆假设”

 

 

 

文化生活译丛

 

但丁的生平

 

[]乔治·因格莱塞 著  游雨泽 译

ISBN9787108072726

 

  我们真的了解但丁吗?

 

  作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创者,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的但丁在他所处时代的文献中只留下极少的痕迹。传记作家们的讲述交织着真实的记录与添油加醋的传说。由于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了带有自传性质的痕迹,我们才得以找到释读的线索。

 

  作者认为,与其尝试第无数个带着小说味道的重构,不如提出一个将可信的史实与合乎逻辑的传说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同时,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对史学-语文学意义上的“确切”,有理有据的可能性,以及启发式的合理性的区分中来。

 

  因此,在不掩饰文本批评与历史-文学阐释之间差别的情况下,本书勾勒出了一种可能的“但丁自传”的轮廓。

 

 

 

王鼎钧作品系列

 

小学作文讲话

 

王鼎钧 著

ISBN9787108072658

 

  在为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撰写了“作文五书”之后,王鼎钧先生起意给小学生也写一本作文书。这本《小学作文讲话》和常见的小学作文指导不同,它既不板起面孔强调作文章法,也不罗列好词好句,而是春风化雨,用日常生活、小学教材中的画面和故事,带领孩子细心地观察世界,启发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将故事延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健康的人格教育贯穿于精心布设的主题之中,让孩子学习作文,也学习做一个健全的人。

 

 

 

重述张爱玲

更新传记与《小团圆》公案

 

金宏达 著

ISBN9787108072214

 

  本书作者是资深张爱玲研究专家,一度最具影响力的《张爱玲文集》编者。近些年来,张爱玲诸多遗作和书信纷纷出版,其生平与传记材料的来源豁然拓宽,本书是张爱玲生平与创作研究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最新成果,作者经过对已有大量资料的缜密研究,贴近事实,重理张爱玲生平,尤其是其后期经历与境况,揭示《小团圆》小说从成稿到被“拦截”再到被废弃,如何映照出张氏一段重要的人生与心路历程,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秘辛。借助于这一研究,本书完成了一次对张爱玲故事回归实情的重述。

 

 

 

信息、信任与法律

 

张维迎 著

ISBN9787108072825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文章合集。在本书中,作者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边界,进入社会学和法学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和法律,系统分析了信息、信任、法律和社会规范在深刻地影响社会秩序与经济增长上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

 

  本书初版于2003 8 月,2006 9 月出版了第二版。此次第三版增加了《国家的刑法与社会的民法—礼法分野的法律经济学解释》一文。此文结合了近年来法律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对社会规范及其与法律之关系的研究,对礼法分野进行了重新思考。作者认为,礼法分野在社会治理层面上的法律部门分工,更多是小政府下的社会分权治理模式,对维持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年来的稳定和统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本书的主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平衡国家法律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维持社会秩序,作者在本书中的这些洞见并没有过时,依旧鲜活如新,具有思想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深思。>>>信任和中国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新知文库

 

肤色的迷局

生物机制、健康影响与社会后果

 

[]尼娜·雅布隆斯基 著  李欣 译

ISBN: 9787108072320

 

  尼娜·雅布隆斯基(Nina G. Jablonski),是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研究者,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人类学特聘教授,也是TED大会演讲者。其研究横跨人类学各领域,从灵长类演化到人类的两足站立等不一而足,但其研究有一个共通的特色,即着重观察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既然皮肤是生物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自然也是雅布隆斯基理想的研究主题。作者另著有《皮肤的自然史》(Skin: A Natural History2006)。

 

  这是第一本研究从史前到现今肤色社会史的书,它展示了我们身体最明显的特征如何以深刻而复杂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交往。在引人入胜的广泛讨论中,作者从皮肤色素沉着的生物学和进化开始,解释了随着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肤色是如何变化的。她探索了黑色素和阳光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快速迁徙、度假和选择可能导致肤色和环境不匹配的其他生活方式的后果。

 

  本书插图丰富,解释了为什么肤色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生物特征,一种带有文化感知的进化产物。它考虑了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如何创造和使用刻板印象,以及对于深色皮肤的负面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并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作者举例说明了美国、巴西、日本、印度和南非等国对肤色的态度有何不同,她认为了解肤色的演变和社会重要性有助于消除基于肤色的歧视和种族主义。

 

 

 

七个世纪的非法携运

 

[]西蒙·哈维 著  李阳 译

ISBN9787108072795

 

  一扇地下室的门在半夜里吱吱作响,或者一只手快速地溜进一件风衣——最引人注目的交易肯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走私可以使人联想到流行文化中的冒险和反叛,但正如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所显示的那样,它也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照亮了七个世纪黑暗的历史,照亮了一个充满阴谋和财富的世界,这些阴谋和财富取决于鬼鬼祟祟的欲望和那些愿意实现它们的人。

 

  改变世界的违禁品从探索时代的丝绸、香料和白银,到帝国时代的黄金、鸦片、茶叶和橡胶,以及今天的毒品、人口和滴血钻石。枪支、文物和艺术品一直被走私,最危险的违禁品——思想——也是如此。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并非总是)声名狼藉的“合法势力”——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西班牙帝国的显赫人物、拿破仑·波拿巴、纳粹当局、苏联战利品部队和美国中情局,他们都把走私作为自己生意的一部分。而在较小范围内,我们看到无处不在的微观经济在日常货物、贵重物品和人口的走私中蔓延,作者将这些故事绘制成了一幅地下世界地图,上面走私者的路径纵横交错。总之,这是一个关于市场颠覆法律的不懈努力,以及将全球缝合在一起的不见缝隙的故事。

 

 

雨林里的消亡

一种语言和生活方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终结

 

[瑞典]唐·库里克 著  沈河西 译

ISBN9787108072696

 

  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人类学家唐·库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泽地中央,人口仅两百的小村庄嘉普恩,记录一门濒临消亡的当地语言——泰雅博语。到达后他就深深领悟到,如果不理解说这种话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这门语言:你必须要了解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争吵、八卦和开玩笑。在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时光中,他反反复复拜访当地,每次都停留数周到半年多的时间不等,亲眼见证了语言环境日渐稀薄,记录下他所能学习到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与世界,与他们的悲欢和命运产生了交融。

 

  本书英文版出版当年,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当季必读书目和《美国国家地理》当季最佳旅行类图书,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读者好评。

 

 

如果不得不离开

关于衰老、死亡与安宁

 

[]萨缪尔·哈灵顿 著  丁立松 译

ISBN978710872887

 

  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的与世长辞才是好的选择?有超过30年从医经验塞缪尔·哈灵顿(Samuel Harrington)博士,通过自己与其父母、病患的亲身经历,对“如何走好最后这一程”,给予了详尽且深入浅出的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了何谓“更好的死亡”,以及医疗体系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的虚假;第二部分描述了六种主要慢性病的进程和临终阶段的状况,第三部分提出了临终关怀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本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的更大意义,是让我们重新看待“死亡”。或许现在就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为这最后一步做出打算永远都可以再早一点。如果你依然觉得有些困惑,那么对你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迈出这一步。等到了恰当的时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为最后一程做好规划,就能让自己保有哪怕一点点自主和一点点尊严。

 

 

跑步大历史

 

[]托尔·戈塔斯 著  张翎 译

ISBN: 9787108072252

 

  这是一次令人钦佩的尝试,本书不仅涵盖了跑步现象的文化和历史范围,而且涵盖了它的哲学。跑步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自古以来人们进行这项疲惫痛苦却又令人振奋的活动的诸多原因和方式,如印加帝国的信息网络要靠专业跑手来维护,而古埃及的法老为证明自己生命力强健、配得上享有权力而当众奔跑。阿甘坚持着一个简单的信念:“奔跑,向前奔跑!”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和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多想,只是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村上春树则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一边崩溃,一边坚持,不管是生活还是马拉松。

 

 

 

彩图新知

 

帕斯卡尔

心灵与理性

 

[]-马克·夏特朗 主编  丁若汀 译

ISBN: 9787108071804

 

  帕斯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神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音乐家、教育家、气象学家。本书依据帕斯卡尔研究中重要的三个方面——身体的秩序、精神的秩序、心灵的秩序——架构了本书的主体,借由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帕斯卡尔作品数量为全世界之的优势,通过帕斯卡尔尊贵的手稿、论文、手写本、古老的印刷本、物件、绘画和版画、图片以及他本人大量的论述,也包括许多对他的评论与分析,全面的地介绍了帕斯卡尔伟大卓越的一生,展示了其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广度,以及含括他探索过的所有领域:数学、物理和发明,以及哲学、道德和神学的成就。

 

 

 

三联精选3

 

飞鸟集

 

[]泰戈尔 著  松风 译

ISBN9787108072337

 

  我受过难,绝望过,体会过死,我很高兴,生在这个伟大的人间。

  叶子的生生死死,是漩涡的飞旋,它那更为宽广的波轮在星辰间缓慢移动。

  ——泰戈尔

 

  本书是《飞鸟集》的全新译本,由学者刘锋翻译。译文准确而富有文采,融入了作者对于泰戈尔的理解,忠实还原了《飞鸟集》的精彩语言和深邃哲思。书中附有学者戴潍娜的长篇精彩导读、进一步阅读书目和作者生平及创作年表,让读者对于泰戈尔有更深入的了解。书前精选了3张泰戈尔的绘画作品以及初版《飞鸟集》的书影,正文中选取了俄罗斯画家尼古拉斯·罗列赫的8幅蛋彩画,和正文的诗作互为映照、相得益彰。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著  李晖 译

ISBN9787108072306

 

  我现在要是嫁给希斯克厉夫就等于自轻自贱;所以他永远都不要知道我有多爱他;而且,这不是因为他长相英俊,奈莉,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俩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和我的都一模一样,而林登相比起来就像月光之于闪电,冰霜之于烈火。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上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品,小说中浓郁的地方写实特色内蕴着原始创造的力量;借助被解构的语言与不可靠的叙述者,艾米莉让我们反思语言是否能够表达真相;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炽烈而极端的爱以及小说中并未提供单一意义的纷纭反复的象征意象构成了强大的阅读吸引力。>>>三联精选:呼啸山庄

 

 

小癞子

 

[西]佚名  杨玲 译

ISBN9787108072245

 

  “看不见自己,倒嫌弃别人,这样的人世上不知有多少呢!”

  “拉撒路啊,伤你的东西也能医治你,你说是不是?”

  “吝啬鬼给的总比穷鬼多。”

  “上帝啊,像他这样的人,你在世间播散下多少啊!他们为了那倒霉的所谓的面子愿意吃苦受罪,而为了你却不愿意。”

  ——《小癞子》

 

  作为流浪汉小说的开山扛鼎之作,《小癞子》以小拉撒路为叙事主体,讲述了其许多不幸又可笑的遭遇,勾划出了一幅幅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贪婪恶毒的瞎子、狠心吝啬的神父、破落卑微的贵族等。随着小拉撒路的流浪足迹,16 世纪西班牙社会的真实现状跃然纸上,整部作品妙语连珠,以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把世间的污秽和疮痍一块块抖了出来。>>>三联精选:小癞子

 

 

 

古典新读3

 

历代名画记

“气”的艺术论

 

宇佐美文理 著  赵侦宇 译

ISBN9787108075049

 

  《历代名画记》是晚唐士人张彦远的代表作。作为画史之开端与绘画百科全书,它对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有莫大的影响。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历代名画记》的成书过程,也图文并茂地介绍、解读了绘画作者的人物评价与作品评价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与老庄思想共通的“气”之思想与用笔理论等,以及这部名著的种种魅力。

 

 

 

“职”的哲学

 

[]木下铁矢 著  凌鹏 译

ISBN9787108072283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什么呢?依靠做什么,人才能在这个由“天、地”所创造并养育成的自然世界中,占据与“天、地”并称的位置呢?朱熹的思考正是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本书从朱熹的生平入手,回到时代与历史交错的现场,认为朱熹在社仓的实践中开启了他的理学世界的构建。同时,他从秦汉以来的“职”的政治含义和宋代以来对君权的讨论中汲取思想。最终,朱熹拈出“职”这一个字,串联起“理”“事”“性”“命”等核心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万物“各禀天职,精进不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理学世界。人类置身其中,要明白自己的“天职”,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在自然面前,践行“作为人的职责”。>>>朱子:“职”的哲学

 

 

 

超越忧愁的诗人

 

[]兴膳宏 著  杨维公 译

ISBN9787108072627

 

  在杜甫的一生中,他的诗歌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成长,各个时期的诗歌都开创了新的诗境。要想理解杜甫,就要先破除“忧愁一生”这种标签化的解读,从杜甫人生的不同阶段的诗歌入手,贴近杜甫的生活。日本学者兴膳宏精选了杜甫不同时期的72首诗歌,串起了杜甫的一生,其中有对酒仙们漫画式的刻画、对妻儿无限的怜爱和关怀、对朋友李白的深切怀念、对自然万物体察入微的表达、对黎民苦难的同情和悲悯悲悯,这些诗句共同塑造了杜甫多面的性格,揭示了杜甫丰富的内心情感。本书既是杜甫的一个精简的传记,也是一部提纲挈领的杜诗选集,带我们走入杜甫的诗歌世界。>>>杜甫:超越忧愁的诗人

 

 

 

潮汕往事·潮汕浪话

 

马陈兵 著

ISBN9787108071750

 

  往事如溪烟,浪话浮万古。潮汕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文化源远流长,潮汕方言既古奥雅正又反映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本书包括《潮汕往事》和《潮汕浪话》二部分,前者乃作者在潮汕成长生活经历的自传体散文,后者围绕以“浪话”为代表的一系列潮汕方言流行词挖掘、生发一个个陌生而鲜活的“潮汕故事”,两个文本形成个人史与社会史的微观映照,凸现一个充满生命温度与文学肌理、文化积淀与灼热诗意的“浮地”潮汕。

 

  作者马陈兵为历史学者、作家,中年离乡游学四方,丰富的阅历使其得以超出地方文化与边地视野的限制,体悟、揭橥本人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在故土特殊的成长经历,并借此观照这个大变革时代潮汕以至中国社会生活的某些深刻变化。由此,本书既是“远活者的悬浮成长史”,亦是“潮汕话的波谲云诡记”。

 

  马陈兵亦擅书画,本书数十幅彩图、插图均其自绘,内容更为丰富多元。

 

 

 

古埃及穿越指南

 

[]唐纳德·P. 瑞安 著  张波、刘金亮 译

ISBN9787108072269

 

  本书是图文系列书“古都穿越指南”之一。埃及考古学家唐纳德·P.瑞安将带您穿越时光回到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沿尼罗河而上,遍览孟斐斯、金字塔、底比斯等名胜之地,在宴会上享用啤酒、荷花,欣赏舞蹈,在卡纳克或者卢克索的神庙里见证盛大的节日庆典……书中还娓娓道来,如何才能符合埃及人习俗和期望,并欣赏其神秘的文化内幕。埃及一直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主题,这本书以时光旅游的形式,让读者得以深入探索这一古老又神秘的文明。>>>一本书带你穿越古埃及

 

 

 

撄心者说

论鲁迅的政治与美学

 

董炳月 著

ISBN9787108072290

 

  鲁迅作为出生在绍兴的破落户子弟,少年时代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祖父犯案入狱,父亲病故,家境败落,备受歧视,艰难的生活在他少年时代的心灵上留下了多重创伤。这样一位破落户子弟,能够成为世界级文化巨人,关键在于他离开了绍兴,生活、成长在南京、东京、仙台、北京、上海等城市之中。

 

  对于鲁迅来说,“幼者本位”是根本性、原理性、结构性的观念,与“立人”“中间物”“进化论”“革命”等重要命题直接相关,深刻地影响着其各类话语活动。1918 年开始“呐喊”的鲁迅,经过 1922 年《端午节》的叹息、呻吟,1926 年陷于“彷徨”。不过,这一过程并非悲剧性的。鲁迅在此过程中重建了价值观,重获了主体性。

 

  当具有投枪、匕首功能的杂文被界定为“文学”的时候,文学干预社会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学的功利性与艺术性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在此意义上,成为杂文作者,是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鲁迅的最佳生存方式。>>>撄心者说:论鲁迅的政治与美学

 

 

 

书与人

 

梁治平 著

ISBN9787108072092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收录于其中的作者历年谈书的各类文字,长短不齐,体裁不一。既有读书感怀,也有学术性的书评;有序与跋,也有发表于不同场合的图书评论;还有作者对前贤与故友的追念。其内容及于古今中外历史与人物、思想与文化、法律与社会、信仰与秩序、心性与行动的种种。透过这些文字,作者表达了对书、对人以及这些书与人所涉及的广大世界的看法。

 

 

 

 

 

 

地址:中国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 电话:8610-64001122

Copyright © 2013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云章科技

ICP备 案 号:京ICP备12011204号-3